產後42天“子宮保衛戰”

本文已影響2.16W人 

衆說紛紜之下,不少產婦就給弄糊塗了。尤其是惡露持續時間比一般人長但又沒有特別不適的產婦,更是猶豫不決:究竟誰說得對?有沒有必要看醫生呢?

產後42天“子宮保衛戰”

產後42天:惡露乾淨爲正常

胎兒出生後,胎盤也隨之娩出。之後,陰道會排出一些棕紅色的液體,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細菌及黏液等,醫學上稱爲“惡露”。專家說,很多產婦都知道觀察產後惡露是否正常要看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如果惡露顏色總是深紅色、呈膿性、量多、有臭味、伴有腹部疼痛等,往往會引起產婦的警惕。但若沒有這些症狀,只是惡露持續的時間比一般人長,就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實際上並非如此。

專家說,惡露持續時間的長短也是子宮恢復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反映。“一般情況下,惡露在產後4周即28天就會乾淨了。有的產婦拖的時間長一點,但正常情況下最長也不會超過42天。因爲從分娩後2小時到產後6周內爲產褥期,在這段時間內,產婦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逐漸恢復,包括子宮在內,也會回覆到正常、健康的狀態。這就意味着產後6周即42天是子宮恢復正常的一個期限。無論順產、鉗產、剖宮產、臀位助產,惡露都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內乾淨。一旦超過42天還有惡露,即視爲異常。”

42天之後:惡露不乾淨,提示子宮復舊不良

過了42天惡露還不乾淨,則提示子宮復舊不良。如果同時伴有上述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應首先警惕子宮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盤殘留引起子宮收縮無力,又如細菌從陰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時存在隱性感染而分娩後沒有消除,還有子宮剖宮產傷口恢復不好等,都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對症治療。

不過,子宮復舊不良也可由非病理性原因引起,如果就診後排除了疾病可能,則應考慮與產褥期的飲食、睡眠、個人衛生有關係。“第一是不給產婦吃蔬菜水果,覺得是寒涼生冷的東西,會導致經血不暢,結果導致大便乾結、便祕,由消化系統疾患引起全身不良,影響子宮創傷恢復;第二是多吃中藥、補藥,如人蔘、鹿茸、花旗參,覺得有補氣血的作用,結果引起‘血妄行’,本來子宮就有傷口,越補出血越多,更難復原;第三是吃黑木耳,覺得可去淤血,結果黑木耳反倒是降低凝血功能,惡露即將乾淨時吃黑木耳又會出血;第四是吃薑醋、豬腳,吃多了導致熱氣重,影響睡眠質量甚至會導致失眠,也不利於傷口恢復。”

42天之內:專家稱內外護子宮

專家說,接近正常的飲食就是最好的飲食。所以,產褥期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而中藥、補藥則不太必要,至於黑木耳和姜醋豬腳,前者不宜多吃,尤其在剛出院時要避忌,後者則應在產後一週後逐漸、少量吃。

除了飲食外,產婦個人衛生對子宮復舊也極具意義。產後汗腺、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出油多,最常見皮膚感染。如果外陰長期不清洗,可導致子宮體發炎,但用盆浴同樣容易引起感染。最好在順產3天后、剖宮產7天后洗澡,每天用花灑裏的清水淋浴,並採用從腹部沖水,讓水自然流下,並用手輕輕撫摸外陰的方式。

產後不建議用盆浴,即使是使用高錳酸鉀,在家裏也不可能做到醫院那麼無菌,由於產後子宮和陰道相通,細菌不單到了陰道,也會上行到子宮。但傷口裂開、癒合不良者例外,因爲利大於弊,外部理療能促進傷口癒合。

提醒:無論是已生產女性,還是未生產女性,禤慶山說保持子宮功能正常只要做到“少損傷”。首先是保持外陰陰道清潔,降低細菌感染機率;其次要避免過多性伴侶,以免染上陰道炎、宮頸炎,再上行性感染致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再次是做好避孕措施,多一次人流便多一次子宮損傷,損傷後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月經期不要性生活,以免傷口開放易使陰道感染細菌。

Tips:如何區別產後惡露和月經

問:我是順產的,產後42天去醫院時還有一點惡露,可到第二天就沒有了,連着有十天都沒有,現在是53天,又有紅紅的東西,不知是月經還是惡露?請問如何區別?

答:這也是一種產後子宮恢復不良的表現,子宮早期恢復後,可能由於近期休息不好、過度勞累、細菌感染抑或是進食過多補品,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產後月經恢復,在不進行母乳餵養情況下,最早也要產後三個月纔會出現第一次月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