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想要得到的東西該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2.31W人 

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與父母們良好教育分不開。那麼問題來了,孩子小時候想要得到的東西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與父母們良好教育分不開。那麼問題來了,孩子小時候想要得到的東西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小時候想要得到的東西該怎麼辦

解決之道從來不在於滿足或不滿足,甚至也不在於”過猶不及“,而在於父母應該在"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信任的基礎上,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讓孩子逐步學會自我管理並獲得勝任感"。

如題。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一直受限制,想要的零碎東西幾乎都得到拒絕,且家長目的是爲了不嬌縱他,讓他知道這世界並不都是順遂自己的,這與一個從小各種要求都會被家長滿足的孩子相比,什麼樣的教育思想纔是比較合適的呢?長大後會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爲了不嬌縱他便樣樣都拒絕他?哪怕合理的也拒絕?真夠有想象力的。這樣孩子還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同時覺得自己值得被愛)嗎?

可以想象他開始經常會有的受挫感和對父母的怨恨,到後來麻木和不抱希望了。自然,他幾乎沒有機會吃糖吃巧克力玩玩具,“匱乏”這個惡魔卻讓它們有了更大的難以抗拒的誘惑力。對父母的感情冷了,對物質的渴望卻熱了起來,這是教養的初衷嗎?此外,不讓孩子有滿足的機會也就意味着孩子壓根沒機會面對慾望(哪怕是合理的)練習自我控制?好比從沒下過水練習游泳的孩子,以後在面對人生各種各樣慾望的洪流時還能不被卷挾走嗎?

至於一個從小要求都會被滿足的孩子,雖然沒有了前述的煩擾,卻有了另一種煩惱:你見過一起牀就要看電視的孩子嗎?躺在牀上或斜靠在沙發上讓爺爺邊喂邊看,有時昨天被老師批評了,噢也可能是今天下雨了,便嚷着不去幼兒園,稍微勸說了一下無效也就“依孩子”了,“反正還小,幼兒園一天也學不了什麼”,於是越來越不願上學,”學校受約束,還是家裏自在”。

家裏除了電視,當然他想吃就可以吃各種東西甜甜圈炸雞翅巧克力糖(題主不是假定孩子要啥家長都滿足),總之不費力好吃好玩不用思考的這類事情,孩子多半喜歡。再下去的發展……似乎不用寫都可以了,一切會很有邏輯且有條不紊地發展着……到最後,估計很多人都見過嬌縱型的孩子是什麼樣。

”過猶不及“的說法還太簡單,似乎中庸就是最好。其實不然,孩子適當的需要父母自然應該去滿足,那包含着一份親子間的愛,孩子也會帶着信任去探索世界。然而,不必過於刻意,仍舊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家長卻也應該有所限制,比如”巧克力和炸雞翅不能吃太多“,”Ipad 裏的動畫片不能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記着,家長最終的目標是讓孩子學會去面對內心願望,學會適當的自我滿足,也學會自我控制,權衡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得失。

媽媽和五歲的小鴻約定:“恩,你很喜歡看《海底小縱隊》(Octonauts)是嗎?你願意看哪一集你來選,但我們每天只能看一集,看完之後,你自己關掉 IPAD”。小鴻很開心地答應了。雖然第一次看完一集有點捨不得關還想看,但小鴻還是做到了,媽媽也很鼓勵和肯定他。之後他自己看完後,關得越來越自然,甚至有兩三次媽媽出去了,沒有其他人管他看幾集,他也是這樣。(這是真事。媽媽給予的愛和信任,讓孩子在自我管理中逐步獲得勝任感)

自然用這樣的方法,上述的對話中動畫片還可以換成巧克力、糖、玩具和電子遊戲,孩子如果願意,也歡迎他加入協商,比如小鴻說“週末比較有時間能不能看兩集?”,完全可以討論嘛,爲什麼不呢。(推薦家長們深入學習《父母效能訓練手冊》,托馬斯·戈登著,這本書專注於家長如何傾聽孩子並進行溝通協商)

解決之道從來不在於滿足或不滿足,甚至也不在於”過猶不及“,而在於父母應該在"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信任的基礎上,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讓孩子逐步學會自我管理並獲得勝任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