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良好睡眠的8個策略

本文已影響1.33W人 

嬰兒如果無法建立睡眠規律,可能出現各種身心健康問題,如:發育遲緩、多動症、智力障礙、嬰兒猝死症等。


  嬰兒如果無法建立睡眠規律,可能出現各種身心健康問題,如:發育遲緩、多動症、智力障礙、嬰兒猝死症等。

◆睡眠不足,會影響嬰兒腦部及身體發育。

讓寶寶良好睡眠的8個策略

◆睡眠時間過長,不利於視覺、聽覺、肌張力等的發育;甚者,寶寶的智力也會受到影響。

◆晚間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寶寶,可能有動作欠協調、注意力缺損、多動、行爲障礙、情緒失調、記憶困難等問題,還可能有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內分泌失調(身高不足、體重過輕或過重)、新陳代謝失調、發育遲緩等問題。

人們通常以爲,兒童的成長是持續不斷地在進行着的,實際上,生長激素在白天只有少量分泌,夜間11點到清晨4點睡眠時,它的分泌最旺盛。所以,臺灣有句諺語“嬰仔眠眠困(嬰兒乖乖睡),一瞑大一吋(一夜大一寸)”,充足的睡眠確實是長高的關鍵。

獲得良好睡眠的8個觀念與策略

1. 認識嬰幼兒的睡眠型態

從出生到成年,孩子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日夜合計)隨着年齡增長而遞減。即:出生一週時,需要16.5小時(夜8.5小時、日8小時)、滿月時需15.5小時(夜8.5小時、日7小時),兩歲時需13小時(夜11.5小時、日1.5小時),3歲時需12小時(夜11小時、日1小時)……到18歲時爲 8.2小時。

2. 親子同房分牀睡

很多媽媽覺得“母嬰同牀”方便餵奶與安撫寶寶,但小嬰兒容易受成人睡眠時的翻身、上下牀、掀被、說話等動覺、觸覺、聽覺的干擾,而中斷睡眠。所以,最好爲寶寶準備一張屬於他的牀,有助建立歸屬感及安全感,爲日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及培養獨立的性格奠定基礎。

3. 配合睡眠週期來控制光線

光線透過視網膜影響腦內的生物鐘,“晝明夜暗”的環境使腦細胞活動形成規律;但如果環境是“晝夜皆明”,腦細胞的活動會發生混亂。

新生兒的睡眠是4小時一個循環,因此,餵奶時間定爲4小時一次。餵奶時應開燈,適當的視覺刺激讓寶寶清醒、精神充沛、吸吮有力,多看多聽會有助於腦部的發育;當寶寶鬧着想睡時,應關燈,幫助腦細胞從亢奮狀態緩和下來。

4. 讓寶寶嘗試自我安撫

1~3個月大的嬰兒,睡眠與意識清醒的週期循環,逐漸由4小時轉成24小時,他們白天的清醒狀態維持較長,而夜晚則睡得較長。到3個月大時,嬰兒可能整晚處於睡眠狀態。所以3個月以上的嬰兒夜間哭了,父母不要急着去安撫他,給他時間,讓他自己試着通過吸手指、嗅毛毯等,調整神經生理狀態,再度入睡。

5. 小嬰兒睡覺時周遭應安靜

9個月以下的嬰兒,意識尚未與外界感覺完全隔離,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出現受驚而無法安眠的現象。但9個月之後,嬰兒在躍動式睡眠過程中,腦電波、行爲舉止和視覺反應,開始與成人的意識隔絕狀態相似,睡眠不再那麼容易受外界刺激的打攪。

6. 以孩子爲中心的生活作息

全球0~3歲嬰幼兒睡眠狀況的調查發現:香港是全球嬰兒最遲睡覺,睡眠時數最短,睡眠質量最差的地區。這與父母下班晚、回家晚、睡覺晚密切相關。

基本上,父母應優先考慮寶寶身心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創造支持體系,如親友、保姆等,幫助寶寶建立良好、規律的生活作息,因爲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寶寶腦部及身心發展的作用實在太重要了。

7. 善用溫和的觸覺、聽覺引導入睡

在孩子睡前半小時,爲他洗溫水澡,做全身按摩,如此血液流向身軀與四肢,較容易入睡。接着,在光線暗暗的房間裏,父母用輕緩的聲音唱歌、講故事,舒緩孩子的情緒,有助催眠。

8. 睡午覺以減少夜驚

據調查,3歲幼兒中20%有夜驚的困擾。夜驚,是一種睡眠障礙。有效的預防方法是:

★ 白天,不要讓寶寶玩過於刺激的遊戲或活動,如在遊樂場玩得太興奮等。

★ 規律午睡,至少1小時。爲避免寶寶晚上不肯上牀或早睡睡不着,滿週歲之後,白天午睡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