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陽三首其三賞析

本文已影響2.98W人 

岐陽三首其三賞析,這是金朝詩人元好問寫的組詩中的第三首,是抒寫詩人的胸中之氣的一首詩,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岐陽三首其三賞析

岐陽三首其三

金-元好問

眈眈九虎護秦關,懦楚孱齊機上看。

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徼盡天山。

北風獵獵悲笳發,渭水瀟瀟戰骨寒。

三十六峯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閒。

翻譯:

遙想當年,九虎猛將們目光炯炯,凜然守衛在巍巍秦關——孱懦的齊楚何曾在眼,直看它好似肥肉在砧!

《禹貢》記述的土田啊,要推那“陸海”最是肥沃;漢朝當年的邊界啊,蜿蜒着伸過遙遠的天山。

慨嘆今日,獵獵的北風呼嘯不已,悲壯的胡笳隨風遠傳;瀟瀟的渭水嗚咽難撫,河邊的戰士屍骨正寒。

空自有華山的三十六峯啊,仍然像長劍屹立——只可惜倚天的雄奇仙掌啊,只落得徒自空閒!

岐陽三首其三賞析

註釋:

“眈眈”句:公元1218年(金宣宗興定二年),置秦關等處九個守禦史。

“懦楚”句:以虛弱的齊國楚國比喻金王朝的衰敗。

禹貢:《尚書》中的一篇,記敘了我國上古的疆域。

陸海:指地勢高平、物產豐饒的地區,古代以陝西爲“天下陸海之地”(《漢書·東方朔傳》)。

徼(jiǎo):邊境,邊界。此兩句說,關中地勢如此雄壯,漢憑它擴大疆土,直至天山,而金竟不能守。

獵獵:風聲。

“三十六峯”句:嵩山三十六峯,可以做防堵敵人的屏障。

仙掌:華山有仙掌峯。這兩句是說,大好的天然屏障,不予利用,太可惜了。

賞析:

這首詩從金朝當年全盛時寫到今天衰敗的可悲,慨嘆由於政治腐敗,抗敵不力,險要的山川沒有起到屏障作用。

詩的首聯寫面對積弱不振的現狀,詩人痛苦地反思過去,回顧歷史,希望從中找出重振國家的良方妙策。頷聯這兩句和前兩句都是描述金朝全盛時的景況。詩人有好幾處運用典故,意在說明往日的繁盛與強大。頸聯連用兩個象聲詞,極其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岐陽城的荒涼與冷清,與往日的繁盛熱鬧人聲鼎沸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尾聯這樣寫不僅是慨嘆由於人爲的防備不足,使險要的山川、天然的屏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也隱含着元好問憤憤不平的書生意氣。元好問在本詩中以倚天長劍比喻險峻的華山。意在提醒金朝統治者要加強防務,可謂在沉痛中見警策。

這首詩抒寫詩人的胸中之氣,一、二聯作者回顧了昔日的繁盛強大,三聯以悲景抒寫今日金朝的衰微,在強烈的對比中自然引發了胸中鬱積的悲憤之氣。結尾把華山三十六峯比喻成倚天長劍,象徵着作者胸中蘊含着不滅的精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