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回事 家長該怎麼訓練

本文已影響7.94K人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回事?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可能受到家庭環境和自身體質的影響,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在家做好日常的語言訓練和矯正就可以恢復正常。

原標題:語言發育遲緩發生率之高,也許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回事?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可能受到家庭環境和自身體質的影響,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在家做好日常的語言訓練和矯正就可以恢復正常。


在我國,兒童2歲時發生語言發育遲緩的概率高達17%,3歲時仍然存在語遲的也有兒童總量的7%左右。語言能力發育的遲滯會影響兒童社交能力,對將來的閱讀、理解、計算各個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是永久性的損傷。

傳統觀念不可取,但仍舊支配家庭行爲

語言發育遲緩在語言障礙中是非常特殊的一個類型,它是伴隨着嬰幼兒的語言發育產生的。在前些年我們對其不甚瞭解時,一些傳統的認知仍然廣爲流傳,但這些思想卻沒隨着科學的發展而馬上消失。

就拿我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貴人語遲”來說,依舊被老一輩的人,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老人奉爲至理名言。孩子開口說話晚,就有貴人之相,以後肯定大富大貴?這種看起來可笑的說法卻被普遍認可,或者說被寄予厚望。

一些家庭在面對孩子說話晚、不會說話時,其行爲和育兒方式並沒有因爲問題的發生而發生改變,卻因爲幾句不明所以的傳統觀念耽誤了孩子的發育。他們奉這些觀念如神明,好像幾句話就能決定孩子的未來一樣。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貴人語遲”不僅不會保送孩子大富大貴,還有可能導致智力的永久性損傷。語言是認知能力的一種體現,而認知能力會轉化爲智力水平,認知能力的高低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兒童未來發展的高度。所以,家庭行爲不能被傳統觀念所左右,尤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觀念。

危險因素在身邊,父母學歷也是關鍵

根據2017年武漢和上海的一項聯合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年齡、母親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職業具有統計學意義。也就是說,孩子是否會罹患語言發育遲緩和上述3個因素有直接關係。

根據統計數據表明,母親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其子女發生語言發育遲緩的機率是母親文化程度在大專及以上的5倍有餘。可是,城市出生、生活的孩子發生語遲的人數也不在少數,甚至有超過鄉鎮的趨勢。

這說明很多統計數據並不能全面概括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因素,有些方面是家長自以爲做到位其實並沒有達到效果的。比如說語言刺激的數量和質量、大人對孩子變化的關注度以及兒童與電子產品接觸的時長等。

因爲是自家的孩子,所以不少家庭對寶寶的要求多少會有些鬆懈。專家建議5歲以下兒童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長最多40分鐘,但鮮有家庭可以做到。在我們的印象中,甚至有孩子抱着手機不撒手的情況。

因此,如果家長自身的條件並不出色,那麼就要在其他育兒方式上下功夫。嚴格遵守科學育兒方法只是基本,在孩子身上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是語言發育遲緩家庭的常態,大人不能因爲種種原因而鬆懈,畢竟危險之風常會吹拂在身邊。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回事 家長該怎麼訓練

認知功能訓練+語言矯正+家庭訓練

想必有很多人是這麼認爲的。可是,3歲之後依然患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大多伴有其他問題,光是着眼於語言是不夠的。

首先,很多語遲兒童都有理解和表達的雙向障礙,既不會說話,又聽不懂別人的話,這是認知能力低下引起的。認知是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也是語言習得的基礎。

孩子的認知能力合格才能更好地認識周圍世界,也爲語言這種具體事物的表徵符號發展的基礎。所以,想要語言能力過關,就先要將認知能力訓練成熟,這樣孩子才能完整地將具體事物和抽象語言聯繫在一起。

其次,語言矯正是解決語言發育遲緩的重頭戲,一部分認知能力的訓練也是在語言機構完成的。語言矯正不止針對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理解能力也是語言矯正的重點。孩子接受語言矯正有一個前提,就是其生理異常已經解決或即將治療完畢。

最後,合理科學的家庭訓練既是解決語言發育遲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矯正工作的輔助項目。很多諸如實物訓練、場景訓練等碎片化工作只有家庭能夠提供,也只有父母才能讓孩子更好地融入訓練環境,在寶寶熟悉的家中完成語言矯正的配合訓練。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回事 家長該怎麼訓練 第2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