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家長放手的分寸怎麼拿捏?

本文已影響1.11W人 

家長:我們要給予孩子的,就是真正的“愛與自由”。

家長放手的分寸怎麼拿捏?

一説到育兒法則,大家都會很雞湯地説“愛和自由”“讓孩子做主”。可“自由”的分寸如何拿捏?有多少家庭教育都敗在了“分寸”二字上!分寸火候的把握,絕對是個技術活兒。

我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在剛剛過去的五個星期的寒假裏,各科老師或多或少都留了一些假期作業。我觀察到周圍的不少孩子都沒完成,甚至是遠遠沒能完成作業。比如語文老師建議寒假看三十本書(繪本也可以),但有的孩子只看了一本。

寒假臨近尾聲時,朋友圈被“孩子趕寒假作業”給刷屏了。有的孩子起早貪黑、奮筆疾書,連乘車都帶上作業。有的孩子看到堆積的作業太多,完成無望,乾脆放棄。家長見孩子無法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心裏又擔心又着急,一催孩子就來情緒,大家兩敗俱傷;不催孩子又怕開學時無法向老師“交差”。家長既想放權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承擔未按時完成作業產生的後果,然後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又擔心放權之後,孩子養成了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壞習慣,進而對自己降低要求,放任自流。家長的各種糾結,我覺得都是因為分寸沒有拿捏好引起的。

在兒子上小學之前,我曾暗下決心,絕對不管他寫作業的事,他愛幾點寫,愛寫成什麼樣子都行。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與我無關。兒子剛上小學時,下午放學照例出去玩,晚飯後才想起寫作業。作業雖少,但由於孩子剛學寫字,不會握筆,不懂筆畫,寫了擦,擦了寫,來來回回浪費很多時間。又加上剛學拼音,不入門,拼讀音節一塌糊塗,每天聽錄音也花去不少時間。完成作業已經九點多,孩子還掛念着他喜愛的玩具、圖書、水果、寵物等等,可時間不等人,必須馬上衝涼睡覺,明天早上七點多還要起牀呢。孩子各種不情願,覺得一個晚上都在寫作業,喜愛的事情卻沒空做。而作為媽媽,我看到的是,他只有一丁點兒作業,卻磨蹭到九點多,也忍不住怒火中燒,難以淡定。

我不再“靜待花開”了,我要“出手施肥”了。我幫他羅列了每天放學後的事情,大致有做作業、外出玩、吃晚飯、吃水果、閲讀、玩玩具、逗寵物。然後建議他把吃水果、完成書面作業和外出玩放在晚飯前,其餘口頭作業、閲讀、玩玩具等放在晚飯後,其中作業是比較重要的事情,要留充足的時間,其他事情他根據情況可以自行調整自由安排。為了提高作業質量,我提醒他在寫字前先觀察書本上的筆畫範例,然後再落筆,如有必要,在描紅本上先描一兩次,避免擦擦寫寫。之所以把功課分別放在晚飯前後各完成一部分,是避免孩子陷入疲勞,失去興趣。對於收拾書包,也和他一起做了個列表,清晰標明哪些東西是每天必帶的,哪些是根據情況選帶的。建議他書包的每個夾層都放固定的東西,這樣尋找書本文具會比較高效。

這樣經過幾天的實踐,孩子做功課及收納的效率大大提高,他也有時間在功課之餘做喜愛的事情了。

尹建莉:家長放手的分寸怎麼拿捏?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凡事都有兩面。放手,意味着把決定權交給孩子,能夠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和決定,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另一面就是孩子有可能對問題缺乏全面認識,對困難估計不足,最終很被動地把事情搞砸了。搞砸之後,有的孩子能夠反思,吸取教訓,後來做得越來越好,但也有孩子備受打擊,開始懷疑自己,自信心下降。期末考試後,兒子的老師總結説,這次考分落後的孩子恰恰就是平時課堂上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也就是説,考試成績也反映了考生某方面能力的缺失。在孩子尚未走上良性循環軌道時,家長的引導、陪伴或許比放手來得更加實在。

在猶豫是否要對孩子放手時,我們不妨評估一下風險和收益,同時設定一個“熔斷機制”。以做功課為例,如果我們認為孩子基本有能力安排好時間完成作業,並且孩子和家長都能承受沒安排好帶來的後果,那麼就放手吧。切記,放手後,不要焦慮,不要干涉,不要吐槽,既然選擇了承擔後果,那就讓這個後果自然來臨吧。然而,任何事情都是動態發展的,如果事態的發展超出預期,後果不能承受,那麼請立即熔斷,收回權利。

如果我們對孩子自行安排時間沒有信心,或者孩子無法面對未完成作業引起的後果,那麼請不要貿然放手。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陪孩子走一程,給他些建議,幫助他降低事情的難度,在陪伴的過程中給予支持和指導來提高他的能力,最終陪他順利通關。隨着孩子能力的逐步提高,他獨立通關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家長也就越有機會放手。

很多育兒大師的文章,把“自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以至於不少家長誤認為“孩子還是少管比較好”,然後不顧孩子的狀況,在通往自由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任何理論的應用,都是有一個前提的。比如從尹老師您的書中,我們看到您給予了女兒圓圓極大的自由,可以邊寫作業邊看電視,可以不完成作業,可以由家長代寫作業,電子遊戲隨便打,等等。為什麼您能賦予孩子如此大的權利?這是有一個非常微妙的前提的,那就是圓圓打小在一個優秀的家庭中成長,她的天性和天賦得到了很好的呵護,她的自信心、自控力和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簡言之,圓圓從小就基本走上了良性循環,即便偶爾有偏差,也偏離原軌道不遠。這個時候,家長只需要陪伴和觀察就行了,並不需要費勁巴拉地把孩子從彎路上拽回原軌道。對於一個綜合素質較高的孩子,偶爾的縱容甚至溺愛並沒有太大危害,因為她的調整能力非常強,即便有點小偏差也能自我修復。

但是,並非每個孩子都像圓圓那麼優秀。我們的孩子,或許被不當的教育方式對待過,或者自控力、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還有很多不足。這個時候,花精力去引導、鼓勵、示範、陪伴,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去控制都是很有必要的。正如我們的肌體,如果各方面都很健康,那隻要保持普通的起居飲食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特別的手段來維持健康。如果有個頭疼腦熱的小病,通過短期的自我調整或許就恢復了。但如果生大病了,那就必須要通過吃藥、打針,甚至做手術等這些狠招來重返健康。

我承認,這樣的人生未免有些保守,有些寡淡,缺乏冒險和刺激。但針無兩頭利,穩中求升的人生缺少了絕地反擊時的峯迴路轉,但同樣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命懸一線時的膽戰心驚。能夠擁有安靜的、細水長流的日子,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幸運?

完全不做寒假作業,對孩子的成績或許影響很小,尤其是在低年級。但由此反映的學習態度以及對時間的管理能力,卻會影響孩子的未來。我始終相信,當我們在關鍵時刻交上的人生答卷,是對過往全部修行的檢閲。無論在任何體制下,嚴謹的態度、合理的時間管理以及過硬的基本功,都會成為我們求學乃至人生道路上最有力的託舉。

我出生在醫生家庭,爸爸作為外科醫生,多年來都是他們單位的“一把刀”,所以科室在解決一些疑難雜症時,經常需要他拍板。由於經手的都是鮮活的生命,出於職業習慣,他也養成了謹慎、謹慎再謹慎的習慣。我從小就在一種謹小慎微的教育下成長,無意識間,養成了很多習慣。比如從小到現在,我只丟過一次鑰匙,從來沒丟過手機,連摔都沒摔過,每部手機都是自然損壞。很多東西無意間已經整理得整整齊齊。

工作之後,一旦工作中出現瑕疵,我必定痛定思痛,思考今後如何更周密地安排工作以避免失誤。或許潛意識裏還是有某種恐懼,覺得不周密佈局就容易出錯,容易失控。這樣的人生經歷,讓我有很強的憂患和風險意識。這成了一把雙刃劍,我生活得風平浪靜,沒有太多差錯;同時瞻前顧後,錯失了一些精彩。我也正在學習心理學,希望能夠擴大自己的認知,成為更精彩的自己!謝謝在自我成長這條路上,一直有您的陪伴!

分享了對於“放手”的看法及做法。透過流暢清晰的文字,能看到你對於教育問題總是在認真思考着,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觀點邏輯嚴謹,有理有據,我相信會引起很多家長的共鳴。如果我沒有理解錯,你所表達的是這樣:如果孩子的早期教育做得好,或天性良好,他是懂事的、自覺的,那麼可以放手,給他自由;如果由於前期家長工作沒做好,或天性頑劣,他是不夠自覺、不夠懂事的,就不能放手,家長要先幫助他建立規則,逐步給予自由。

生活中,當我們手拿自己房門的鑰匙,面前站着一個完全信賴的人時,我們會放心地把鑰匙交給他,讓他自己進屋去;只有對眼前的人半信半疑時,才會猶豫,才會通過一次次試探來決定要不要把鑰匙給他。那麼,面對孩子呢?要不要信任他?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立論中有一種“被動”心理,即要不要放手,取決於孩子的表現,家長只是在心裏暗暗制定了一套標準,孩子符合了這些標準,就放手;一旦觀察到孩子達不到標準,就“收手”。這樣説來,一個詭異的現象出現了——教育中的“給孩子自由”“放手”,看來竟不是由家長決定,而是由孩子來決定——那麼,教育到底是誰對誰施行影響力呢?

這個思辨你可以想想,可以暫時不理解,我此信也不打算太多地陳述這方面的道理。畢竟每個人都要走過一段屬於自己的思考之路,每段路都是對的,都是有意義的。就像我信任每個孩子的本質都是向上向善的,我也相信每個人總能到達他應該到達的認識高度。凡把思考真誠地加入生活的人,他必定會成熟起來。

我在年輕時也像你一樣喜歡思考,現在的一些觀念和當年已經大不一樣。總的一個感覺就是,生命一直是流動的,一直是變化的,思想也一樣。思想的成熟就像吃饅頭一樣,當我吃到第四個感覺很撐的時候,絕不能説前面三個沒什麼用。任何一個階段上的思考和探索都是有價值的。最高的價值不在於哪一種想法是完全正確的,而是我們作為某個社會或家庭的角色,一直在用心地尋找着更美好的方案,更適宜自己的道路。

從小到大,我女兒圓圓其實並不能很好地安排她的時間。我記得她的整個小學階段,都是記不住寫假期作業的。幾乎每次都是到開學只剩兩三天了,她才想起來還有假期作業這回事,總是急得要哭,我就趕快安慰她,然後和她一起梳理一下要做些什麼,讓她確定哪些她做,哪些我幫忙做,我們母女齊動手,趕在開學前最後的時間裏把作業做完。

她剛入大學時,惦記着因為上中學而擱淺的爵士鼓,説要找個老師重新學,但直到大學畢業也沒去做這件事,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打遊戲、看動漫、購物等事情上。我當然遺憾她的爵士鼓才藝荒廢得太久,可能以後再也撿不起來了,但我想,打爵士鼓很好,難道打遊戲、看動漫、購物就不好嗎?好與不好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難道不是她自己最清楚嗎?除了這些小事,我女兒在“大事情”上也不見得能協調好時間,她在為申請美國留學而備戰GRE時,經常管不住自己玩遊戲、看漫畫、看小説,她肯定也糾結,就在書桌前貼了兩張紙條,上面寫着:“再不用功就沒書可讀了”“再玩遊戲就是豬”。當然,她後來申請到了很好的大學,這當然令我滿意。但如果她申請到普通大學,只要她自己接受,我就可以接受。

我當然願意她去讀更好的大學,但我無為。因為我知道,自己再操心也無力做到讓她更努力一些或更成功一些。而恰是我的無為,使得她必須自己對自己負責。我能夠對她提供的最大幫助,就是讓她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她知道自己怎樣都是被父母接納的,所以她的心思和能量不被分散,全部放在自我成長上。

兒童的成長並不完全依賴父母的精細調控,正因為信任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所以才可以放手。同時,正因為信任人天生的向上向善本能,才可以原諒我們自己或孩子的過失。同時,人還有另一種本能,就是自我修繕。為人父母只要不是錯得出格,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是會發展得不錯的。

我的孩子現在工作了,她非常成熟大氣,現在更有能力批判我,她有時會指出我在她小時候犯的過失,認為我的某種行為在當年傷害了她。我雖然後悔,但我現在意識到,我當年繞不開那些過失,那是我成長的必經之路。我不能用現在的思想和高度去批判當年的自己。所以這種時候,我只是尷尬地笑笑,向她承認“媽媽當年好傻”。比如我在她的初中階段,經常教導她不要虛榮,不要和學校裏家境富裕的孩子比穿戴,也很少關心她的衣着,覺得只要穿得整潔就行,不必在意時尚。她在那幾年確實很樸素,心思都用在學習上,我也自我陶醉於我的教導。這件事情中的“虛假價值”直到孩子現在完全長大了,才有能力和我探討,説我當年的做法讓她很受傷,我雖然難過,但很感激我的孩子讓我進一步成長,在這些小問題上看到自己意識層面的大問題。

我現在最感欣慰的是,我在帶她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和學習,大體説來是正確的,尤其沒有用各種瑣事壓抑她,所以孩子成長得健康,且自行糾正了我的很多錯誤。這讓我更體會到自由的價值,它不在一碗飯、一本書、一次作業等這些眼前的細節上,更在對一個生命久遠的呵護上。

現在教育中關於自由的分寸或如何放手的分歧,背後的心理基礎就是信任或不信任人性的本能。如果一個人堅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獨立的個體,堅信在這個孩子的內部,早已具備了“成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一顆麥粒具備了所有成為一頭麥穗的要素一樣,那麼他就會完全安心於去做最簡單的澆水鋤草工作,而不會精細安排這粒種子何時出苗,何時開花,更不用擔心它會長成一株野草。

自由只有一種,剩下的都是不自由,不自由的程度有各種不同。愛也只有一種,那就是無條件地接納和支持,有條件的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我們要給予孩子的,就是真正的“愛與自由”。自由這個詞,和愛一樣,被太多的人誤解了,以至於殺死自己女友的罪犯都説,我殺她是因為“我愛她”。所以辨識清楚這兩個詞語代表的真正內涵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你自身很優秀,在生活中、工作中都不允許自己出錯,各方面做得完善,這非常好,但我還是建議你不要把自己的經驗生硬推廣到孩子身上。你可以適當去幫助孩子,促進孩子,卻沒必要對孩子進行“精細管理”。如果一定要確定一個“放手”的原則,我能給出的就是,在每一件具體事務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導;不要太有痕跡,儘量無痕;不要懷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納——檢驗的標準就是:孩子因此更自覺了,還是更依賴了;你的教育對於孩子的自由意志和主動意識,最終是削弱了還是加強了;你作為家長越來越輕鬆了,還是越來越脱不了手了。

給孩子“出手施肥”是很好的,因為真正的“愛與自由”就是生命最好的“肥料”,但如果我們把“揠苗助長”也當作“肥料”去用,那就大錯特錯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