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哄睡要注意什麼

本文已影響2.18W人 

寶寶哄睡要注意什麼安全事項?寶寶哄睡不能做什麼?每天哄睡寶寶真是讓人無比奔潰,哄睡2小時,睡眠5分鐘,中間還得各種哼唧……十八般武藝用盡,依舊搞不定一個不愛睡覺的娃。哄娃睡覺不僅心累,一旦手法錯誤還可能給娃的健康和生命帶來危險。

可能影響生命安全的哄睡習慣:

同牀摟着睡

寶寶還小,肢體活動能力受限,和家長同牀睡着時,很容易被大人的肢體壓住關鍵部位或被子蓋住口鼻等,引發嬰兒猝死綜合徵。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除和嬰兒猝死綜合徵有明確危險關係的俯臥睡眠外,與家人(包括父母)一起睡在成人牀上的嬰兒出現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也偏高。

除家長不要和寶寶同牀睡外,爲預防“嬰兒猝死綜合徵”發生的風險,寶寶的嬰兒牀上也不應該出現枕頭、抱枕玩具、柔軟鬆弛的寢具、防撞護墊等。

0-2歲的寶寶和家長分牀睡,同屋不同牀,可以把嬰兒牀放在離爸媽比較近的位置,能夠互相看到、摸到。

2~4歲,寶寶開始跟家長分房睡,最晚不超過6歲。

如果無論如何家長必須和寶寶同牀睡的話,那牀上的佈置也需儘量按照嬰兒牀的要求來做,同時一定要警醒些。

避免大力搖晃寶寶

很多家長喜歡在寶寶哭鬧或哄睡時,習慣性抱着寶寶輕輕來回走動,這個是正常行爲。

不過一旦情緒激失控;煩躁時大力、劇烈的搖晃寶寶,或長時間多次快速搖晃寶寶等,這就非常危險了,很容易引起“嬰兒搖晃綜合徵”。

嬰兒搖晃綜合徵多發生在0-4歲的寶寶身上,尤其是0-8個月大的寶寶,這時的寶寶受到劇烈搖晃時,大腦和頸椎受損的機率和傷害將更爲嚴重。

使勁搖晃寶寶時,會使大腦在顱內前後擺動,撞擊頭骨內部,破壞腦內血管和神經,出現腦周出血,失明或眼部損傷、腦損傷、脊柱損傷或耽誤正常發育等。

症狀包括過度敏感、昏睡難以清醒、發抖、嘔吐、癲癇、呼吸困難和昏迷。

這種腦損傷通常難以恢復,即使沒有造成生命危險,長大後也可能因爲腦部發育遲緩而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甚至造成智力低下。

所以,爲寶寶安全着想,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大力的搖晃寶寶,並且告訴其他照顧寶寶的人。

被子太厚捂着睡

冬季溫度低,很多家長總擔心寶寶睡覺冷,而選擇給寶寶蓋非常厚的被子,但這樣真的很危險,可能發生蒙被綜合徵。

蒙被綜合徵多發於1歲內,特別是未滿月的嬰兒身上,冬、春季更常見。

寶寶蓋厚被子甚至矇住頭部,會導致寶寶高熱、缺氧,引發抽搐、昏迷,嚴重者甚至導致呼吸衰竭。

而寶寶體溫調節能力發育不全,發生“蒙被綜合徵”時,如不能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寶寶短時間內突然去了。

爲預防蒙被綜合徵的發生,家長不宜給寶寶過度保暖,嚴防“過熱”和“缺氧”等危險因素;家長和寶寶最好不要同牀睡;

牀上不要放毛絨玩具、毛巾等雜物,避免遮住寶寶口鼻;寶寶感冒發熱時,不要穿蓋太多進行捂汗等。

寶寶哄睡要注意什麼

不良的哄睡習慣

● 含乳頭入睡

含乳頭睡覺對寶寶的呼吸、睡眠、牙齒髮育等都很不好,家長需要逐漸戒掉寶寶含乳頭奶睡的習慣。

當發現寶寶吃着奶迷糊睡着後,先不要強行拉出,而是將手指從寶寶的口角伸入口腔內,或用食指悄悄按壓寶寶的下頦,溫和地終止吸吮。

● 經常更換照看的人

不同人的哄睡做手法有所差異,而寶寶一般會比較習慣熟悉的“睡前儀式”,如果總是更換照看寶寶入睡的人,會打亂寶寶已經形成的睡眠習慣,影響寶寶入睡的時間。

所以儘量保持同一個人哄睡寶寶,除非是特殊情況。如果因一些原因要換哄睡人,也可以儘量遵守之前的睡前儀式的習慣。

● 睡得太晚

一般寶寶出生後的6~8周就會建立固定的睡眠模式,入睡和起牀時間開始穩定,這時家長觀察寶寶入睡時間,及時哄睡。

寶寶睡得太晚的話,會打亂睡眠習慣,那時哄睡就會很困難。

● 開燈入睡

寶寶3月齡左右開始接受晝夜變化,如果這時夜裏開燈入睡的話,會使室內過分光亮,導致寶寶分不清晝夜,出現晝夜顛倒的問題。

家長夜裏如果需要起牀看下寶寶,可以打開下小夜燈(寶寶睡着時關掉)或藉助其他房間的微弱光亮哄睡寶寶。

● 俯臥趴着睡

美國兒科協會(AAP)建議,健康的寶寶要儘量保持仰臥(背部平躺)。這種睡姿對小寶寶最爲安全,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

仰臥睡姿不僅降低猝死綜合徵(SIDS)的發生率,還可避免腮腺擠壓和口水外流。

有些大月齡寶寶(更接近1歲的寶寶)如果喜歡趴着睡,家長把寶寶翻過來平躺睡後,寶寶還能從仰臥到俯臥,從俯臥到仰臥,翻身自如的話,那就可以讓寶寶選擇舒適的姿勢睡覺了,不必一整夜守着寶寶看是否翻過去了。

● 使用電熱產品入睡

冬天的取暖神器,無論是熱水袋、暖寶寶還是電熱毯都不推薦給寶寶使用。

電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使用過程中一不小心可能出現漏電、漏水、炸裂的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即使沒有以上隱患,寶寶入睡後對溫度變化不敏感,也很容易出現燙傷或低溫燙傷的問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