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哭鬧發脾氣,你只需使出這一招!

本文已影響1.44W人 

共情≠同情

樂樂在院子裏騎滑板車玩兒,一不小心摔倒了,我們坐在那裏都聽到了“啪”的一聲,頭撞地的聲音。

樂樂的媽媽看見娃摔得有些重,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抱了起來,一邊揉着樂樂的頭,一邊說:“樂樂不哭了,不哭了,不疼啊,我們是男子漢要堅強!”

結果,樂樂哭的更厲害了。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樂樂的媽媽面對樂樂摔的有點重這件事,採取的是同情的態度,而不是共情,明明很疼好不?媽媽卻偏偏說不疼,樂樂心裏肯定在想:“媽媽咋就這麼不理解我的感受,咋就不知道心疼我呢?”所以,孩子就哭的更厲害了。

如果樂樂的媽媽能夠說:“很疼吧寶貝?來媽媽幫你吹一吹,慢慢地慢慢地就不疼啦!”

一邊給予孩子疼痛方面的理解,同時不要制止孩子哭,要讓他把情緒發泄出來,另一方面魔法吹吹,再加上慢慢就不疼了的語言魔力,或許孩子真的會感覺到確實沒那麼疼了。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同情。我們大人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你心裏有委屈或者鬱悶時,肯定會找個能理解你的人去傾訴,而不想獲取高高在上的同情,那麼到孩子這裏亦然!共情需要換位思考

當你邊看韓劇,邊哭的稀里嘩啦時,如果老公剛好看見,帶着嘲笑般的口吻說:“我去,你至於嗎?不就是個破電視嗎?”

你會不會覺着他很沒勁,很欠揍,很煞風景,很無法溝通?

然而,我們面對孩子時,又何嘗沒有做這樣的事情呢?而且還做了不少!

有一次涵涵抱着她心愛的芭比娃娃在院子裏玩兒,一個伯伯突然就搶了過去,說:“把你的娃娃送給瑤瑤(他女兒)玩兒好不好?”

涵涵“哇”地一聲就大哭了起來,那位伯伯卻說:“哎喲喲,這孩子真不經逗,不就是個娃娃嗎?又不是真的要你的,看來以後不能給你開玩笑了!給!給!給!”

在大人眼裏,那隻不過是個娃娃,但是在涵涵那裏,卻是她最好的最親密的夥伴,她連吃飯,睡覺都要抱着的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所以,她怎麼能容許別人把它搶去?還自作主張地要把娃自己的東西給別人?

而我們大人很多時候都像那位伯伯一樣,面對孩子的哭,總是不以爲然地覺得至於嗎?有這麼嚴重嗎?

面對孩子哭鬧發脾氣,你只需使出這一招!

其實,換位思考下,真的有!

所以,要學會理解孩子的某些行爲,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給出不以爲然的態度,那樣只會讓孩子哭的更兇。

共情勝於大道理

某日閨蜜跟我訴苦完了說:“我每次都喜歡有啥話跟你說,我就不喜歡跟某某說,因爲每次她都不能理解我!”

原來,閨蜜那段時間跟婆婆關係很不好,經常一肚子氣,然後找另一位朋友訴苦,而那位朋友每次不等閨蜜說完就開始講大道理,什麼老人需要忍讓,你對她好,她自然會對你好之類的。

其實,大道理人人都懂,我們找別人訴苦,無非是想把自己心裏的鬱悶抒發抒發,有時根本不需要無謂的開解。而有些人她就不擅長聊天,也不善於傾聽,你找他訴苦,只會讓自己更鬱悶。

而我們大人很多時候就是喜歡講大道理。有的家長甚至爲自己的很講道理而自豪。

然而,親愛的妞兒們,我們是孩子的媽媽,不是他們的領導,有時她們需要的是我們的同理心和愛,而不是大道理。

孩子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哭鬧,發脾氣,是因爲我們不理解他,沒有同理心。

很多家長在後臺提問,說是孩子脾氣很壞,只要不滿足他的需求,就哭鬧,摔東西,怎麼辦?然後我就會問,家裏有沒有一個脾氣很不好的大人,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所以遇見這種情況是家長首先要自己改正處理問題的方法,才能杜絕孩子的模仿。

另外有一些孩子,是因爲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得不到滿足時會哭鬧發脾氣,這時,我們的處理方式應當是“溫柔而堅定”。

所謂溫柔是指,我們要與孩子共情,才能去理解他,然後用愛舒緩他的情緒。

所謂堅定是指,原則性的問題堅決不妥協,很明確地告訴孩子,媽媽的愛是無條件的,但卻也是有原則的!

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能不被孩子的哭鬧打敗,那麼下一次,他知道你的底線了,也就不再去做無謂的試探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他們的情緒管理同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不要簡單而粗暴地去制止孩子發泄情緒,但是可以引導他如何發泄情緒,慢慢地孩子就會變成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在大人的權威下壓抑自己。

因此,面對孩子的哭鬧和發脾氣,我們要少一點道理和吼叫,多一些共情和溫柔,但也少不了永遠不變的堅定!

在共情的基礎上,溫柔而堅定!這纔是處理孩子不良情緒的最佳法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