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鵝口瘡護理有什麼對策

本文已影響9.29K人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抵抗力差的嬰兒中,部分長期處於過於乾淨環境下的寶寶也容易患鵝口瘡。所有寶寶都有換上鵝口瘡的可能,因此媽媽必須瞭解如何應對鵝口瘡。

鵝口瘡是如何趁虛而入的

(1)出生時: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餵奶時: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

(3)玩玩具時: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牙牀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和其他寶寶接觸時: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體弱多病時:寶寶體弱多病,特別是口腔曾患過疾病、導致口腔粘和牙牀膜受損的,或長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羣失調的,黴菌就容易乘虛而入。

鵝口瘡不及時護理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易發部位

鵝口瘡初期,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脣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溼紗布擦掉。常在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齶或脣內黏膜上。

初期表現

在感染輕微時,白斑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在進食時有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嚴重時的後果

受損的黏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嚴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嚥困難,少數可併發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鵝口瘡的預防性護理

(1)產婦做好產前檢查。有陰道黴菌病時應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2)嬰幼兒的餐具要常清洗。對於奶瓶、餐勺等使用後馬上進行清洗,避免殘留物滋生大量細菌。奶瓶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就要進行消毒,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乾淨後最好再蒸10~15分鐘,確保殺菌。

(3)餵奶前做好準備工作。哺乳期的母親在餵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和乳頭;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4)嬰兒貼身、常用物品的清洗。對於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儘量和家長的分開,並定期消毒。

(5)避免交叉感染。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幼兒應經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的幼兒,用具不可混用。

寶寶鵝口瘡護理有什麼對策

寶寶發生鵝口瘡怎麼辦

檢查與檢測

一般不需要進行其他方面的檢查。如果寶寶的鵝口瘡反覆發作,可以小心地刮下一點白斑送到檢驗室檢測。通過檢驗能夠確定酵母菌的類型,以便醫生能更準確給寶寶用藥。

治療與護理

1、可用制黴菌素治療。最通見的方法是將片劑碾碎後配合魚肝油塗抹於患處。單如果要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開藥,保證搭配比例是適合自家寶寶的。

2、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3、嬰兒室應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4、哺乳時要注意消毒,以預防傳播。母乳餵養的媽媽餵奶前要做好乳頭、

乳暈與乳房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奶瓶餵養的寶寶需要清理、消毒好奶瓶。患有鵝口瘡的寶寶進食一定要注意。

5、寶寶進食好後,一定要及時清理口腔,注意口腔的安全。

6、及時觀察口腔內斑點的散佈情況,做好觀察記錄,確定鵝口瘡是在惡化還是在好轉。

7、避免不必要的口腔損傷。給寶寶口腔做衛生時,首先應該考慮使用清水,餐間的喂水就是很好的清理方法。不要用紗布每天頻繁擦嘴,更不要使用手指清理口腔。

注意:過度的給寶寶用品、環境消毒,過度給寶寶使用抗生素後,可能會導致寶寶缺乏免疫力,反而容易增加鵝口瘡的發生可能。

因此如果不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切不可長時間在無菌的環境下生活,要多與外界接觸,及時做好清潔與預防受傷的措施,把好營養關,鼓勵寶寶多活動、多鍛鍊,培養寶寶的抵抗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