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孩子爲什麼效果適得其反

本文已影響2.71W人 

家長是如何鼓勵孩子的?很多家長表現疑惑,獎勵了孩子,爲什麼結果適得其反?怎樣的獎勵纔不會適得其反呢?接下來看看下文吧。

朋友上週找我吐訴他最近的煩惱。他家的女兒,兩歲的子怡,過年時得到了一個新的釣魚玩具,剛打開盒子,用磁鐵魚鉤吊小鐵魚,玩得非常開心,爸爸媽媽也驚訝於子怡精細動作的發育良好,於是大大地表揚了她。一開始,子怡在自己釣魚的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樂趣,專心致志地玩了近一個小時。

但是,當爸爸媽媽盛讚她釣得好以後……只有當爸爸媽媽在場時,子怡纔會開始玩釣魚玩具,因爲只有這時他才能獲得表揚,而沒有人在旁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己探索和玩耍的興趣。

獎勵孩子爲什麼效果適得其反

這種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有一天,媽媽下班後感到特別累,看了看正在玩玩具的小豪,媽媽靈機一動,提出如果小豪自己洗好了碗,就給他1塊錢,於是小豪主動去洗碗了。

第二天,小豪主動提出要幫忙洗碗,代價是能得到一塊錢作爲回報,媽媽心想一塊錢也不算多,於是答應了。

接下來事情就開始逐漸失控了,小豪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求媽媽給自己錢。甚至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也要找媽媽要錢,不然就不肯寫作業。

小豪的媽媽很苦惱,他覺得現在小豪就是一個拜金奴,不從兜裏掏點兒錢出來,甚至都難以溝通。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很多的激勵和獎勵,所以我們默認,只要做到獎罰分明,就能促使孩子更好地做事和做人。

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事與願違。

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心理學家Deci和Ryan開始研究人類的動機,並於80年代提出了影響學界近30多年來的重要理論——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自我決定理論認爲,只有當人的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時,纔會將外在動機轉化成內在動機。

相反,如果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那麼外在動機,就無法完全轉化爲內在動機,就會出現「吃了東西但是無法消化」的情況。

研究還發現,外在的獎罰往往會削弱內在動機。

子怡原本對於釣魚遊戲有很高的興趣,但爸爸媽媽的誇獎讓她覺得更開心,釣魚本身倒變得沒那麼有意思了。因此,外在的誇獎就削弱了她原本從釣到魚這件事本身所獲得的成就感,這一內在動機。

接下來,子怡釣魚的動機變成了想獲得爸爸媽媽的誇獎這一外在動機。要獲得誇獎,必須得爸爸媽媽在場,因此當爸爸媽媽不在場的時候,子怡也就對釣魚玩具不感興趣了。

這也是爲什麼有的孩子只在家長陪伴時纔會去讀書、玩玩具、寫作業;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則要求看手機、看電視——因爲他們原本可以自己學習和玩耍的內在動機被成人不恰當的獎罰所削弱了。

在第二個故事中,小豪的媽媽以結果爲導向,要求小豪通過完成洗碗這件事情,獲得金錢獎勵——一種典型的具體獎勵。

小豪想要獲得報酬,必須得做完洗碗這件事情,她得洗好碗,並且不能半途而廢。那就是典型的控制型獎勵。

在這種控制型獎勵的影響下,小豪只會將洗碗的行爲當作是等價交換,如果沒有報酬,他也就不會去洗碗了。

洗碗如此,其他的家務也如此,一旦孩子開始給自己的行爲進行明碼標價,那麼內在的動機就會被削弱。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有家長告訴孩子,如果你期末考得好,就給孩子獎勵,這也是典型的控制型獎勵。

這會帶給孩子什麼呢?

——和父母議價的資格。

孩子意識到自己可以拿好好學習這件事情作爲籌碼,對父母提出各種要求;當父母拒絕或者滿足不了自己要求的時候,孩子也就不再努力學習了。

這正是典型的爲了父母而學。

如果家長一直給予孩子各種物質獎勵,孩子是否就會一直努力學習呢?

如果外在獎勵足夠強和持續,確實能讓孩子一直去努力提高考試成績。

但隨着孩子的興趣越來越廣、需求越來越多,家長要投入的金錢和資源會越來越不可控。原本只是想以獎勵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最後卻變成了孩子用好好學習來控制家長,以滿足自己的慾望。

當家長無法滿足孩子提出的需求時,一切就會失控。

同時,由於孩子看重的僅僅是考試成績,可能會採取一些非正當的手段來提高成績,到了監察嚴格的大考時,成績可能一落千丈。

如何將外在動機轉化爲內在動機呢?Deci和Ryan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獎勵孩子爲什麼效果適得其反 第2張

外部的賞罰最初讓孩子開始做某一件事(外部調節),然後會轉化爲孩子內部的賞罰和控制,也就是知道應該去做/不做,從而控制自己的行爲(投射調節),隨後孩子會意識到這件事對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時(認同調節),最後孩子會做事整合進自己的價值觀和規則中(整合調節),最終成爲自己的興趣和樂趣,並從中獲得內心的滿足感(內在動機)。

比如,我家小萌很愛學數學,其實我們在背後做了很多工作。

小萌最初的時候不想做數學題,我們以他最愛吃的巧克力或者糖果作爲外在獎勵,鼓勵他學數學。

當他因爲粗心而做錯題,或者怎麼都學不會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我們不去嚴厲的指責或者呵斥他,相反,我們只是就是論事地提醒他運算的過程,並引導他正確的解題方法。在他掌握了方法,並且做出一道題以後,甚至會主動要求還要做下一道題。

在學加減運算的時候,我們經常以吃糖遊戲的方式來告訴小萌學數學的重要性。

小萌和小乖都很愛吃糖,於是我們經常玩的遊戲就是先說出糖的總數,然後讓小乖拿走幾顆糖,讓小萌猜還剩下幾顆糖。

我們還引入了小萌最喜歡的戰鬥遊戲,規則是人多的即可獲勝,那麼我會隨機的說出,我要派出的士兵的數量,然後讓小萌選擇他要派出的士兵數量。

舉了這些例子以後,小萌就慢慢意識到,只有知道數的大小和多少,清楚加減法,纔會吃到更多的糖,也纔會通過調兵遣將打敗敵人。

意識到了學數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小萌每天都要求我陪他學數學,然後自己要求做題。

Deci認爲,使外在動機轉化爲內在動機的關鍵因素,還需要看孩子做事時是否滿足了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

這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是什麼呢?

獎勵孩子爲什麼效果適得其反 第3張

第一是勝任力需要(competence),也就是我們認爲自己有能力勝任和完成一件事情。

第二是自主需要(autonomy),也就是我們感到自己能夠自由選擇和控制一些事情。

第三是關聯需要(relatedndss),也就是我們感到所屬的羣體愛、尊重和接納。

簡單來說,當我們處在一個可以循自己的意願進行自由選擇,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並且爲我們所屬的羣體尊重和接納時,就會將外在動機逐漸轉化爲內在動機。

還是以孩子的學習爲例。

有的家長總在輔導作業的時候大發雷霆,主要是因爲家長以己度人,覺得自己會的這麼簡單的問題,孩子爲什麼不會呢?

一般來說,家長也就在小學階段輔導作業時會吼一吼孩子,到了高中甚至是初中階段,家長意識到作業的難度,無法輔導了,也就不會對孩子吼叫了。

家長吼叫的時候,展現出的是一副失控,憤怒和拒絕溝通的神情,這是典型的外在動機,會促使孩子去學習,但是孩子的內心並不想學習,因此只有在家長吼叫的時候纔會集中注意力。

這也是爲什麼家長一旦開始就會以後在後形成惡性循環,只要不吼孩子一定不學,一旦吼了,孩子纔開始集中注意力。

家長的吼叫和謾罵,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確實無能,做不出來這樣的題目(缺乏了勝任感),並且家長強制要求孩子學習的內容,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缺乏了自主感),而且家長對自己的批評和不接納,也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家長所理解(缺乏了關聯感)。

顯然,在這種場景下,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被大大的削弱了。

好的教育,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

當孩子開始學習的時候,讓他有一些自主選擇權,例如先做數學還是先做語文,先做數學的哪一個單元,甚至是用什麼顏色的筆,都能他體會到自主感。

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比如我們在講解了例題以後,先讓孩子做最簡單的,和例題高度相仿的習題,這樣孩子會通過挑戰稍微超越自己難度的題目來獲得成就感。

當遇到綜合型的大題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的思路將其拆分爲小的問題,或者變化爲孩子已知的問題再去進行解答。這樣會讓孩子體會到勝任感。

課後練習的作用,絕不僅僅是爲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也是爲了讓孩子在聽懂以後利用所學的知識點去解決問題,並從中獲得勝任感和成就感。

當孩子無法做出一道題時,家長可以進行簡單的語言反饋,然後帶孩子重新整理思路或者鼓勵他用別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樣孩子會感到被家長接納,由此體會到關聯感。

與此同時,我們再對孩子解題過程中所使用的思路進行點撥和肯定,會讓孩子獲得更高的勝任感和關聯感。

孩子就是這樣愛上學習的。今天我們提到,一些外在的賞罰,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