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物質獎勵激勵?

本文已影響1.96W人 

給孩子獎勵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但經常給孩子獎勵,可能會導致孩子依賴物質獎勵,用物質來衡量一切。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物質獎勵激勵?

這篇文章,讓你明白物質獎勵的規則。

1.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表明:相比於從沒有得到過物質獎勵的孩子,在學齡前因爲分享和幫助他人而得到家長鼓勵的小孩子反而在長大後更自私,合作意識更差。

2. 家長要意識到,獎勵會讓孩子習慣外部獎勵刺激,胃口會越來越大。德國經濟學家戈森曾根據邊際遞減效應原理提出一個有關享樂的法則:同一享樂不斷重複,則其帶來的享受逐漸遞減。

3. 自我閾值控制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如果提高並習慣了高的臨界值,追求更高的閾值將成爲他的目的,這樣會逐漸摧毀一個人對生活的期待。

4. 不要任何事都給孩子物質獎勵,應該告訴孩子:“你份內的事就不給獎勵了。”份內事包括做家務、好好學習等等。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物質獎勵激勵?

5. 研究明確表示,家長鼓勵孩子的方式會對孩子的行爲和自我激勵的形成產生影響。舉個例子:如果你獎勵了孩子的錯誤行爲,比如孩子在商場哭,你說“如果你不要哭了,媽媽給你獎勵一件玩具。”孩子就會得到一個信息:原來犯錯可以得到獎勵。

6. 家長可以爲孩子加油鼓勁,一個微笑、一次擁抱、和孩子擊掌慶祝,都可以讓孩子感到興奮,不一定只有物質的獎勵才稱得上是獎勵。

7. 在更正錯誤上,家長更應該讓孩子學會思考,而不是用獎勵來刺激。這樣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在做主,本來需要獎勵纔會做的事情,孩子就可能自發自覺的完成了。

8. 強調內心的喜悅。這比物質獎勵更有效,常用的方法收集強調事實、陳述內心情感、提高孩子成就感,以及讓孩子自我認可。

9. 獎勵是必須的,用心的家長懂得在恰當的時機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最好的獎勵是認可孩子的成績,並真心地爲他開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