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飯這問題上,聽聽德國專家的建議,不吃就不吃唄!

本文已影響2.08W人 

關於吃飯,其實上幼兒園後,都學會自己吃了,所以家長真該反思,反正餓着餓着就會吃了,別急,如果自己不忍心,就交給老師吧,今天重點講的反而是不吃,現在大多孩子都是被逼着吃太多,到時各種問題!外國教授告訴你不吃有不吃的道理!

在令媽媽發狂的育兒問題清單上,“孩子不好好吃飯”屬於最高等級。安撫、哄騙、編故事,你爲此絞盡腦汁,卻往往作用不大。但兒童心理學家卻說:“每個‘不吃’都有理,你只關注了自己的擔心,卻忽視了‘不吃’的積極作用。”

在吃飯這問題上,聽聽德國專家的建議,不吃就不吃唄!

>>>>

吃飯這件事上,試着做不完美父母吧!

放眼望去,似乎到處都是難伺候的小食客,有的孩子能風捲殘雲般地吃完一塊豬排,卻覺得水果和蔬菜面目可憎。有的孩子就像“潔癖”一般,把自己的每頓飯都仔細檢查,把不喜歡的食物從中挑出來。而有的不滿1歲的孩子,除了媽媽的母乳,幾乎排斥一切食物。

>>>>

只要沒有疾病因素,他所攝取的營養足夠他的身體需要

對於父母如何應對難伺候的小食客,我的建議是:父母不要想着做的完美,不應過多地控制孩子的飲食,只要沒有疾病因素,他所攝取的營養足夠他的身體需要。父母要做的應該是烹調健康的輔食,孩子不願意吃或者吃得很少的時候,也不要慌張。與其乾巴巴地勸說他“多吃點”“嘗一下”,不如以身作則進行嘗試。

>>>>

你需要堅信的是,孩子吃飯的情況會一天天好轉的!

真的,無數案例在告訴我們,即使他曾經只吃那麼一丁點的食物,隨着年齡的增大,一切會好起來,他吃飯開始狼吞虎嚥,開始把冰箱都吃空。更多時候,是父母調整心態,放輕鬆。

在吃飯這問題上,聽聽德國專家的建議,不吃就不吃唄! 第2張

爸爸媽媽與教授問答:

Parents:2歲的孩子一週內只吃麪條或米飯,飲食非常單一,難道他吃不膩嗎?

Josephine博士:也許過兩週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但是,憂心忡忡的爸爸媽媽並不相信他們的孩子會自己找到解決辦法。要知道,當每天只吃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就是大人,也會有膩了的時候。


Parents:是不是孩子有可能在口味上尤其敏感,所以纔會這不吃那不吃?

Josephine博士:有時是這樣的。味覺特別敏感的孩子不能忍受某些味道或者濃度。但是通常來說,孩子是能感覺到,什麼對他有益,什麼是他身體所需要的。因此,如果有什麼食物他就是不喜歡的話,那就不吃好了,也許這些都是他不需要,或者消化不了的。


Parents:爲什麼孩子會突然就出現不愛吃飯的情況呢?

Josephine博士:這往往是心情或者身體的原因導致的。比如今天吃飯興趣不佳,或者因爲嗓子發炎而吞嚥困難,或者因爲乳牙的不適。這個時候,父母就不要強迫孩子吃飯了。


在吃飯這問題上,聽聽德國專家的建議,不吃就不吃唄! 第3張


Parents: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怎麼知道他有沒有食慾?

Josephine博士:當孩子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時候,他們的身體會爲他代言。父母應該從一開始就認真對待孩子所發出的信號,不能強迫他吃或者不吃,壓力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通常,我會非常關注孩子的手,他們把什麼食物推開?或者他們拿起了什麼食物?這都是他在告訴我們的語言。如果一個難對付的小食客抓住某個食物不撒手,那就應該讓他拿着,或者,這會打開孩子的食慾。


Parents:因爲孩子不愛吃飯,很多父母對此憂心忡忡,您想給他們什麼建議?

Josephine博士:我的建議是,我們不妨用積極的視角來看待孩子的吃飯問題。某個危機可能正是了不起的發育方面的前進。德國有一句老話:“在滿滿當當的飯碗前面,孩子就不餓了,”也就是說,父母在這件事上用力過猛未必會有效。


Parents:爲什麼有的父母對於孩子吃飯的問題很緊張,而有的卻相當放鬆?

Josephine博士:首先這裏有個人性格的問題,也跟父母掌握的育兒知識有關。其次,一次經歷也會讓父母對孩子格外的擔憂,比如困難的分娩、早產兒,或者產後併發症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