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麼輔導孩子的功課,孩子的依賴性變強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1.71W人 

很多教師經常抱怨家長幫孩子做作業,甚至在週末拜訪他們詢問作業相關的事情,他們認爲這對他們的教學工作以及孩子的成長很不利。那麼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呢?家長到底應不應該幫孩子做作業呢?

家長這麼輔導孩子的功課,孩子的依賴性變強怎麼辦?

一項研究發現,給孩子太多幫助反而會限制他們能力的發展,還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很無能。

在家長幫助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無形地充滿着壓力和不安,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望子成龍的家長的逼迫。

話雖如此,家長也不應該完全撒手不管。家長的幫助對孩子的學業成就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家長需要知道應該何時幫助孩子做作業,何時適可而止。

家長過度熱心反而是好心辦壞事。如果家長過度干涉孩子的作業,會造成孩子焦慮、自戀、心理韌性(從失敗中恢復的能力)差以及把失敗總是歸咎於別人的傾向。

當家長想要爲孩子的成功和幸福擔負起全部責任時,他們反而會阻礙孩子發展出與年齡相符的自主性,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想要別人去幫助自己。

家長這麼輔導孩子的功課,孩子的依賴性變強怎麼辦?

一項研究發現,9歲以上的孩子把家長的幫助或者監督看作自己無能的象徵。所以說,在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幫孩子做作業還說得過去,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最好只在孩子主動要求的情況下幫助他們做功課。

對於青少年來說,家長幫助做作業則是有害而無利。青少年應該自己監督管理自己的工作,而家長的幫助則會阻礙孩子自主能力以及責任感的發展,反而會降低孩子的成績。

當孩子長到12歲(也就是小學6年級)時,家長應該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作業。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依然幫孩子做作業,孩子就會養成依賴成人、不願負責任的習慣,這對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都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家長過度干預孩子的作業會讓孩子變得抑鬱,降低他們的生活幸福感。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做作業?

- 家長應該適當表現出對孩子學習的興趣,但是應該避免表現出過多的興趣,不然家庭作業就會變成“你的事”,而不是“孩子的事”;

- 爲家庭作業設定規矩(何時、何地完成),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

- 在孩子開口前不要主動幫忙,讓他們來問你。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信心

- 確保你是在指導而不是包攬作業。不要像編輯一樣事無鉅細地糾正所有錯誤。讓孩子問你具體的問題,比如“我的結論清楚嗎?”

- 在小學時,孩子應當先做作業再玩耍。你需要通過提問的方式提醒他們,比如“看電視前要做什麼呀?”

家長這麼輔導孩子的功課,孩子的依賴性變強怎麼辦? 第2張

- 每年重新評估你要對孩子的作業負責到什麼樣的程度,並且要評估這麼做是否會妨礙孩子重要能力的發展,如自主性和責任感。你可以慢慢地減少作業相關的提醒,比如把“現在是做作業的時候了”改成“你作業多不多啊?”

- 孩子必須接受自己忘記或者故意不做作業的行爲後果,接受教師的懲罰。這能夠有效培養孩子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學習動機;

- 最後,記住一條黃金原則——作爲家長,你一切行動的目的不是爲了讓孩子“現在”成功,而是爲了培養對他們一生有用的技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