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做天底下最完美的父母?

本文已影響1.76W人 

1
大雨堵車,接思迪晚了十分鐘。跑到了班裏已經關燈沒人,我在走廊上轉了一圈,碰到也在轉圈的校長。校長板着臉教訓我:“早上思迪就遲到了,下午來接還遲到。你有想到孩子的感覺嗎?你有想到對孩子的影響嗎?你有考慮到對於孩子成長造成的不良後果嗎?”
我低頭不語,點頭認罪。先去祕書處接了思迪,再跑去接子覓。
回程,雨更大,車更堵,五公里的路,開了一個半小時。兩個孩子在後座悶極了,一會笑,一會鬧,一會打架,吵成一團。
精疲力盡的到了家,思迪忘記帶作業本了,在我發微信問別的家長的時候,子覓鑽進進衣櫃,把阿姨整理了兩小時的衣櫃,搞成一團糟。我頭還沒有回過來,兩個孩子又爲了一個芭比吵成一團。
我喊:“住手。”喊一遍沒人聽,我怒髮衝冠的又大喊一遍:“住手。”思迪一鬆手,子覓扯着芭比整個人往後仰,頭撞在沙發上,哇哇大哭。
我趕快把子覓扶起來,確認沒有摔壞,然後板着臉說:“每個人都給我回房間反省,吃飯之前不許出來。”
這次兩個丫頭抱在一起拼命的哭,“媽媽,不要。”
我使勁兒把她們分開,各自送回房間。電話狂響,盧中瀚說,“今晚我不回家吃飯,同事聚餐。”
我按着咚咚直撞的太陽穴,沒好氣地說,“以後這種事,你給我發個微信就好了。打電話我還要聽。”
他聽出我的情緒波動問:“怎麼了?家裏還好嗎?是不是孩子們不聽話?”
盛怒中,突然有人給我說這麼貼心的話,我委屈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我揉着心說:“剛剛沒有控制住,有衝她們吼,現在被我送回房間反省。”
他說:“我知道了,等我回去教育她們。”
電話掛斷了,我對着空響的忙音內疚的說:“我不該遲到,不該衝孩子喊,我不是稱職的媽媽。”
我頹廢的比窗外的大雨還傷心。

誰能做天底下最完美的父母?

2
在我沒有孩子之前,我不止一次的指天發誓:這一輩子,我可以不要孩子,但是如果要孩子,我一定要做最完美的媽媽,給她們最好的一切,讓她們有最幸福的人生。
三十二歲懷孕,雖然這個孩子是我們計劃內,翹首以盼的,但是當孩子來了之後,我的反應不是幸福,而是緊張。
估計很多媽媽都會有過這種心路:
孕產期,就非常後悔,當初自己怎麼沒有想到去學醫?當個產科醫生,或者兒科醫生。
孩子大了,又真心的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有想到去學教育?當個幼教老師,或者小學老師。
發展下去,將來一定會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有想到開個婚姻介紹所,或者成爲專職離婚律師之類的。
三千年我們記得一句話:“殫竭心力終爲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只是有點諷刺的是,這句話居然是把兒孫當猴耍的慈禧老佛爺說的。
爲了填補我的恐懼,我狂讀一切關於孕產育兒類的東西;參加所有可以找到的有關育兒培訓;跟任何一個媽媽討論育兒經驗,然後把心得記在電話的 Note裏面。
教育其實學的是一種學習方式,要舉一反三,有逆向思維。我很快就發現,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專家,不同的理論,在育兒的問題上,非常多的觀點根本就是相互對立,沒有真理。
作爲新手菜鳥媽,能做的只能是按照自己的判斷和梳理,選擇自己認爲正確的那一部分。

誰能做天底下最完美的父母? 第2張
3
經過九個月的強化學習,到了臨產的時候,我已經可以侃侃自若的和產科醫生談各種生產方式的利弊;和營養科醫生談論嬰兒各個階段營養構成及添加;和兒科醫生談論嬰兒每個階段達標指數……
總之,看書養孩子,我準備好了。
按照我讀過的所有育兒著作中寫明,新生兒第一個月每天要睡十六到二十個小時,吃五到十次奶,每一次大概可以喝五到十毫升。
思迪生下來,第一天睡了十二小時;第二天起就睡十個小時。餓的直哭,液體奶一頓喝了五十毫升。
三天後,醫院讓我出院,我使勁賴着不出。因爲我害怕,這到手的產品完全不符合說明書。回了家,我該怎麼辦?
誰也不能在醫院賴一輩子,我還是抱着孩子回了家,摸着石頭過河,只能自己琢磨。
轉眼七年了,我從一驚一乍的新手媽媽,變成了一手牽兩娃的“油條媽媽”。中間的路,到底有多艱難,嘆口氣,不提也罷。
專注的育兒這些年,我終於明白:
養孩子,絕對不只是幸福愉快和滿足。
全天地底下有好多完美的孩子和父母,不過都是都是別人家的。
說到自己,回到家,關上門,全是遺憾。

誰能做天底下最完美的父母? 第3張
4
我曾經認識一個法國朋友。我帶她去阿拉伯人居住的街邊店吃烤肉Kebab。
她吃了一口說,“天哪,這東西真好吃。”
我比她還驚訝,“你沒有吃過嗎?這是法國最常見的小店。”
她是祖上有封號的貴族,家規甚嚴,從來沒有吃過這種路邊小店。
她給我講童年,有無數的功課,無數的規矩,聖經,隨便說個頁數,張口就來。要住在那個巨大冰冷的城堡裏面,家裏成員講話一律用冰冷冷的尊稱。沒有朋友,沒有自由。
她畢業於法國最好的學校,會講六七種語言,騎馬,航海,高爾夫樣樣精通,這些人人羨慕的價值,別人不問,她永遠不提。對於她來說,沒有多大意義。
我最後一次知道她的消息,她辭了職去印度一個小村子做人道主義救援,合同簽了兩年。
貪心是人類最根本的原罪。從來沒有擁有的那一部分,永遠是心頭的那顆彤紅的硃砂,醒目耀眼,一碰就痛。
貧困的童年,遺憾那些沒有擁有過的玩具。富有的童年,遺憾那些沒有擁有過的自由。努力的童年,遺憾那些沒有消磨過的朋友。閒散的童年,遺憾那些沒有贏得過的成績。
遺憾也是一種人生姿態,沒有遺憾的人生,也是遺憾的。
這世界上,有的只是父母,一樣的兢兢業業,含辛茹苦,用盡自己的全力,自相情願地傾囊而出那些,自以爲最好,最對,最完美的東西。
這世界上,有的只是子女,也許會出人頭地,也許會一塌糊塗,我們生,我們長,我們承傳。
那些成長中的遺憾,那些無法避免的疼痛,那些無法抗爭的不滿,隨着時間會變成我們自己。

誰能做天底下最完美的父母? 第4張



5
度假的時候,酒店在泳池邊樹起了一個高高的可以滑倒水裏的充氣滑梯。
衝好氣之後,大一點的孩子,很快爬上去你跳我跳,開心的要命。可三四五歲小孩子,一直在圍觀,想去又膽怯。
泳池邊專業帶娃的各國爸爸們各顯神通的時候到了。
日本爸爸最威武,兒子大概有四歲,抱起孩子就扔下去了。雖然水裏面媽媽無縫銜接的一把接住了孩子,那個小男生還是嚇得拼命大叫,臉都綠了。
黑黑的馬來爸爸很耐心,把兒子放在四分之三地方滑下來,然後三分之一的地方滑,二分之一的地方滑,兒子在一次一次的鍛鍊中,成長了信心。
有個年齡略長的澳洲爸爸,在泳池裏出着鬼臉做掙扎狀,大喊,“救我,救我……”,雖然明知是假的,但是他的小女兒還是很愉快地滑下來,跌進爸爸的懷裏,大喊着,“爸爸,我來了。”
有個淡定的韓國爸爸,一直抱着女兒在邊上看。女兒想去試,就讓她去,害怕折回來,繼續抱着看,爸爸一直是不勉強也不鼓勵。最後小姑娘終於自己滑下來,爸爸也僅僅輕輕的拍了一下頭而已。
看大家都玩的很開心,旁邊有個中國爸爸叫他兒子說,我們也去滑一下。他兒子沒等站來,媽媽說:“那麼高,今天別滑了,讓他先看看,明天再說。”
而我們的法國爸爸這個時候,根本就不在兒童游泳區。

盧中瀚認爲三歲半的子覓可以學浮潛了,給她帶上潛水面罩,在旁邊成人水域裏教她浮潛。他帶着子覓在水裏,耐心解釋,細心示範,微笑鼓勵,板臉訓斥,用盡各種方式,足足學了兩個小時。

總之最後,小拗蛋還是沒有拗過老拗蛋。子覓終於可以把頭放在水裏,用呼吸管呼吸,還指給我們看,泳池底下有個遺落的塑料球球。

浮潛這種高難動作都克服恐懼學會了,當終於老爸肯放她去滑滑梯,子覓興奮的完全忘記害怕,爬上去就滑下來了,絲毫沒有猶豫。


誰能做天底下最完美的父母? 第5張
6
這是如此一件平常的小事,每個父母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克服恐懼,讓孩子可以快樂愉悅的玩耍。
孩子們的進步總是異常飛速,不用到第二天,午睡後再來,孩子們都已經滑的不亦樂乎,其中還包括上午那個抱着媽媽猛哭的日本孩子。
每個父母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本性,使用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快速達成目的。
誰的做法對?誰的做法錯?誰能把孩子養成明日精英?誰會給孩子造成人生缺陷?誰家的孩子能贏到終點?誰家的孩子會摔倒在起跑線?
這些就留給育兒專家們點評,可是孩子們還是天天日日成長不息。
親自帶娃,我周圍聚集了很多很多的媽媽。
有太多焦慮媽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而自責內疚,頹廢不已。
有太多緊張媽媽,隨身揹着百科全書,每講一句話都要確認科學性合理。
有太多上進媽媽,每一分鐘都是爲了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而活着。
有太多細心媽媽,買回來所有孩子多看一眼的東西。
自然不同於工業克隆,因爲每一件都與衆不同。
與其不停的和他人比較:我要最好的,我要最完美的,我要給她最幸福的,我要讓她人人羨慕……
試一下,把那個“最”字去掉。
別人的父母再好,也不是自己的。
別人的孩子再好,也不是自己的。
別人有什麼對我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什麼。
養孩子沒有分數線,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統一模式。我們能做得的就是,博取天下之大集,根據自己的特質,沸騰熔斷鑄成自己。
爲人子女,我們知道這個世上沒有完美小孩。
爲人父母,我們明白這世上沒有完美父母。
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相剋相殺,沒有選擇,用盡全力。
只要用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