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需要發生一段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9.09K人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小男孩對大自然非常感興趣,一個養羊人這樣描述:“你對上帝的小東西感興趣。”覺得這個描述非常精彩。如果是在中國,那就是“你對女媧造出來的小東西感興趣。”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小男孩對大自然非常感興趣,一個養羊人這樣描述:“你對上帝的小東西感興趣。”覺得這個描述非常精彩。如果是在中國,那就是“你對女媧造出來的小東西感興趣。”

孩子的童年,需要發生一段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超市門口看到賣兔子的,小鹿跑過去後,一把抱起。跟平時與人接觸時的害羞樣截然不同。賣兔子的人怕萬一兔子咬到孩子了。媽媽看出了她的擔心,抱着小鹿遠離了兔子。

小區裏有好多養狗的。小鹿一看到狗,就追着跑。如果是小狗,還會抓兩下,甚至踢上兩腳。媽媽知道養狗的人把狗當兒子一樣,於是象徵性地呵斥小鹿幾句。如果是大狗,小鹿追上幾步,媽媽就會趕緊把他抱走。因爲媽媽怕怕的。

總想給小鹿買個小狗,其願望之強烈,源自我“內心的小孩”,我自己非常想擁有一個小狗。

我小的時候,老爸給買過兔子。那時候住農村,屋子前後都有院。我對於怎麼和兔子玩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兔子的繁殖力太強,沒過多久就成羣了。兔子多了,就把兔子散養在後院。後院有廁所,還有糞坑。兔子總會掉進糞坑裏,以至在我的印象中,兔子都是蠢蠢的。再後來,家裏人就把兔子給賣掉了,估計是看我也不喜歡。

孩子的童年,需要發生一段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第2張

小時候,我還養過蠶寶寶,在早春,還穿着厚衣服的時候,就將蠶籽放到懷裏暖着,密密麻麻的蠶籽被大蠶產到了一張紙上。大人告訴我們,這樣暖和點了,蠶就比較容易“孵”出來。等像一小截細黑線一樣的蠶從那星星點點的籽裏爬出來,將空白的殼留在了紙上之後,孩子們就開始到處找桑樹。

即使在農村,桑樹也並不多見。我們村子裏有一個聾啞人家裏有兩棵特別好的桑樹。這個被人們叫做“聾子”的人,看到小孩有意想去偷他家的桑葉,就會朝着我們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伴隨着聲音的還有大幅度的動作,顯得非常暴躁,小孩子們都非常怕。

桑葉很快將蠶寶寶喂的又白又胖。現在回想起來那麼多條蟲在那裏爬來爬去,會覺得非常膈應。而我小時候,還會和別的小朋友比,誰的蠶最有力量。蠶成熟之後,一個個高昂着頭開始吐絲結繭。沉寂一段時間之後,蠶從繭裏面破殼而出,成爲了蛾子,之後會在我們準備好的紙上撲騰着下籽。

孩子的童年,需要發生一段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第3張

有一天,一家人在去菜市場買菜,看到有賣兔子的,才二十塊錢一隻,就有心想買。婆婆說,兔子尿特別臭,每天拉的也特別多,住在樓房裏,會將家裏弄的很臭的,所以不建議買兔子。只好作罷。問賣兔子的人,這兔子以後會長到多大。賣兔子的人很驕傲地用手比劃一下,“這麼大個”。要是知道我最怕的就是這兔子長的太大,她就不會這樣比劃了。

大學時期,有一好友看到小雞特別可愛,於是興沖沖地買了幾隻回來,最後只有一隻存活下來。當雞越長越大之後,宿舍裏沒法養了,她就和別的同學一起去教師家屬院裏,請求別人收留這隻雞,被拒很多次之後,居然還真有人同意領養這隻雞。

養寵物,就要照顧它一輩子。也是因爲這個一輩子的承諾太深,讓很多人不敢輕意養寵物。

總會被微信裏面孩子和狗狗在一起的圖片刷屏。看到狗狗和孩子一起睡覺、一起玩耍,感覺是一個特別幸福的事情。不知是圖片拍得太好,情緒渲染得太厲害,總會有一種錯誤,覺得狗狗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激起我內心的暖流更甚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照片。

《窗邊的小豆豆》裏講到小豆豆和洛基的故事,印象深刻,很羨慕那種狗和人之間的友情。

“小豆豆總會和洛基撞在一起,可是這回小豆豆說:‘我們看誰最像狼,誰就贏了!’這對於洛基來說並不算什麼,它只要把耳朵一立,嘴再張大就行了。可是小豆豆卻還要把手放在頭上當耳朵,嘴再張大,眼睛也要拼命睜大。可是正在這時意外發生了!洛基畢竟還是一條小狗,可是它玩着玩着漸漸分不開玩笑和真格,居然真的咬了下去!小豆豆的耳朵耷拉下來,鮮血汩汩的流下來,小豆豆‘啊——’的一聲,小豆豆的爸爸媽媽跑了過來,發現小豆豆的耳朵流了很多血,小豆豆說‘不要怪洛基’他們只好答應了小豆豆,並帶他去醫院。等小豆豆回來時在屋裏四處找洛基,洛基露出了頭,小豆豆抱着洛基的脖子,因爲兩人都很疲倦所以都睡了。從此以後,她們成了最好的好朋友。”

英國著名作家,物種拯救家傑拉爾德·達雷爾在《追逐陽光之島》一書中,他的伴侶,一隻名爲羅傑的狗是非常有存在感的。他這樣寫道:“在最早的探險過程中,羅傑一直是我的伴侶,我們一起深入一次比一次更遙遠的田野,發掘偏僻寧靜的橄欖樹林。羅傑是一同探險的完美伴侶,友愛而不肉麻,勇敢而不好戰,睿智且對我的怪癖充滿好脾氣的包容量。假如我在爬一道沾滿露水的斜坡時滑了一跤,羅傑會突然出現,像是強忍住笑似的噴一口氣,迅速地查看我全身一遍,表示同情地舔一下,自己抖一抖,打個噴嚏,然後給我一個歪嘴的傻笑。”

我小時候,印象中大概不到十歲。家裏面也養過一條狗。狗狗抱回我們家的時候,還特別小。剛抱回來,我對它是百般呵護。它不時地會鑽到大桌子底下,我跟着它爬到了桌子下面,怕它冷,給它蓋上毯子。可後來,家裏人嫌狗狗尾巴尖上有一小節白毛,可能是覺得不吉利吧,於是,就在某天,用斧子把狗狗的一節尾巴用斧子給砍掉了。

砍的時候,我不記得我當時在不在現場。可是自那以後,我就很怕這條狗狗。我都還沒來得及給他它起名字。看到它追着我跑,往我身上跳,我會很害怕,躲到高的地方不讓它碰到我。可能是怕它報復我吧。前兩年,給老爸說起這個事情,老爸說狗狗總追着你,是想和你玩呢。這才釋然。後來,這隻小狗性格比較活潑,家裏人說它比較瘋,就把它送給別家看果園了。之後幾年,那家人爲了答謝我們,總會給我們送點新鮮的、不常見的水果。

孩子的童年,需要發生一段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第4張

我喜歡動物,卻和動物的交集比較少。來北京之後,看到有賣寄居蟹的,就買了幾隻放到辦公室裏來養。吃桃的時候,給它吐上一口。後來,在某個早晨,發現寄居蟹不見了蹤影。買寄居蟹當寵物養這件事,被海南的同事狠狠地笑話了一通。

我還在某個春天養過金魚。北京,在春天賣金魚的很多。就像是賣香椿一樣,是一個時令的事。金魚買了很多,和水培的植物放在一個盆子裏養。後來,死了無數條,再後來,要搬家,房東帶了他家不到一歲的小孫子一起過來,就把金魚連盆帶魚都送給他們了。

有了小鹿之後,就沒有多餘的心思去養那些寵物和花花草草了。看到會走之後小鹿追着狗狗到處跑,就又忍不住想買條狗給孩子,實際上是彌補我童年時的遺憾。

市場裏的各種動物,我都會問一次龍,要不要買。“要不要買只鳥呀”,“不買”。“要不要買只倉鼠呀”,“不買”。“我想給小鹿買只兔子”,“不買”。“咱給小鹿買只狗狗吧”。“狗還用買,好多羣裏都會有要送出去的狗狗。”“那要不要養只狗呢”,“不要”。被拒絕的次數多了之後,我就習得性無助了。一般不輕意試探他了。

“要不生個二胎吧。不是兩隻小鹿嗎,要不再添一隻小鹿?”“不添。”

“如果熱愛動物,可以寫出這樣的文字呢:

“航跡溫和地在我們身後捲起泡沫,好似一隻白孔雀的長尾巴,鑲着無數閃閃發光的泡沫。

“彩色的屋舍胡亂疊着羅漢。每一扇窗戶的綠色木板套窗都往外展開,好似一千隻蛾的翅膀。

“小島的魔法如花粉般附着在我們身上。”

“那也不買。”

好實在的父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