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種養育方式,會毀了自己的孩子

本文已影響1.79W人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可是做爲家長,你知道嗎?你的這種養育方式,正在慢慢的毀掉自己的孩子。

曾經有一個媽媽,千辛萬苦地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以後,本以爲一切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誰知,兒子的每一份工作,不到一個月就辭職,埋怨領導態度太差,抱怨工作任務太重,還要早起,晚上加班,真的受不了

辭職在家的這兩年,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不上網打遊戲;要不威逼利誘讓母親拿錢給他去消遣。

身心疲累母親,指責恨鐵不成鋼的兒子。

兒子卻振振有詞懟她:“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爲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生活條件、經濟能力普遍提升的大環境下,有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時,依然只管孩子吃好、和好、睡好。

包辦孩子的所有,不讓孩子參與家務。

風雨來了爸媽擋着,苦難來了爸媽扛着,就算天塌下來了,也有父母頂着,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超人、英雄。

表姨家的女兒是家裏的獨子,表姨表姨夫怕孩子委屈,小學時還餵飯,初中表妹還不會繫鞋帶。

高中嫌累輟學在家,姨夫找熟人,想爲她謀一份手藝,學了一個月,表妹嫌做事傷手,又回到家裏,白吃白喝。

後來沒辦法,經人介紹了一戶好人家。結婚第一年,因爲表妹又懶又嬌氣,男方堅決要離婚。

表妹目前還在家裏啃老,三十多歲的人,時常伸手問父母要錢,在老家已成“佳談”。

其實,父母應該知道:能現在用汗水解決的事,不要留着以後用淚水。早期對孩子溺愛,換來的將是,孩子對自己晚年的傷害。

紀伯倫說:“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對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兒女。”

父母的這種養育方式,會毀了自己的孩子

上個週末,在小區樓下遛孩子。大人三三兩兩聚一起嘮家常,小孩三三兩兩聚一起玩泥巴、堆石頭、捉迷藏。

一個小女孩興高采烈地跑過來,嘴裏叫着夥伴的名字。不小心踩到了一顆石子,一滑,手裏的冰淇淋順勢就掉在了地上。

她大哭起來,跟在身後的奶奶,試圖抱着安慰她。她卻不依不饒,一巴掌又一巴掌地打在奶奶身上。

奶奶也不生氣,陪笑着臉,很尷尬地看看周圍。

然後抱起女孩,一邊給女孩擦眼淚,一邊說:都是奶奶不好,奶奶不對,奶奶沒有幫你保護好冰淇淋。

女孩繼續不依不饒,好幾巴掌還打在了奶奶的臉上。

看到這個場面,有幾個媽媽私底下討論開了。女孩之所以脾氣很大,都是家裏人寵的。

據寶媽們透露,孩子的爺爺奶奶是退休工人,孩子的父母早年創業,打算丁克一輩子,哪知道意外懷孕。孩子的到來雖然是意外,但也是驚喜。

夫妻兩中年得子,自然稀罕得不得了。現在女孩是小區出了名的小霸王。

曾有人,好心地提醒孩子父母:“這樣慣着孩子不好,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一有情緒就打別人,下手還那麼重。做父母的就算不管管,但也不要縱容!

孩子爸媽說:生意本來就很忙,陪伴的時間那麼少,嚴厲管她還真的捨不得。

孩子爺爺奶奶又認爲,兒子跟媳婦,每天忙得不見蹤影。孩子本來就沒有爸媽陪,自己不疼孩子,誰疼啊!

37年前,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羅斯高教授來中國做育兒研究,他指出:中國家長在教育上,有一種意識錯誤。

父母們愛孩子,把孩子當成了寵物養,吃飽睡好健康就行。總把孩子擺在第一位,卻沒有給到孩子真正的高質量的教育。

父母的這種養育方式,會毀了自己的孩子 第2張

生活中,經常上演這一幕:

“寶貝,今天天冷,要多穿一件毛衣,今天天冷!”

“寶貝,喝了這碗湯。這碗湯有營養,快喝了它。”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爲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父母要養出優秀的,獨立的孩子,就得在日常生活注意一些育兒細節:

第一:不對孩子特殊待遇

比如不要讓孩子,在家的地位高人一等,允許孩子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

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給孩子一個人享用。一旦孩子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更不會關心他人。

心理學把這類人稱爲: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義者。

第二:不過分注意孩子行爲

家庭聚會時,對孩子嘻笑、逗引沒完,甚至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特別熱切地歡迎孩子表演節目,還掌聲不斷。

孩子自以爲,家裏人都要圍着他轉,孩子越大越“人來瘋”,家裏一天到晚不得安寧,這樣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父母的這種養育方式,會毀了自己的孩子 第3張

第三: 物質上輕易滿足,生活上包辦代替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

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

有的家庭從不要求孩子勞動,甚至覺得讓孩子幫忙做事就是虐待、懲罰。

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孩子,必然會失去勤勞、善良、同情心。

第四: 袒護孩子的過失,容忍孩子的過錯

爸爸管孩子,媽媽護着:“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

父母教孩子,爺爺奶奶站出來:“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

孩子有了“保護傘”和“避難所”就會無視是非,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能庇護孩子一時,庇護不了孩子一世。所以勸天下溺愛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請你放開孩子。

溺愛雖是愛,但更是傷害!

父母的這種養育方式,會毀了自己的孩子 第4張

當父母把孩子對生活的嚮往都堵死,孩子的未來也就失去了意義。

真正的養育孩子,是讓孩子成爲自己——有原則、有底線、有人格、有道德、有責任還有使命感!

心理學家雅斯貝爾斯說:

教育是人的靈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家庭教育的主要職責在於關注孩子的心靈,

而不是着重關注,孩子獲取的知識和技能。

很多關係都有選擇的權利,唯有親子關係是上天註定。

父母是一種角色,也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

教育孩子,沒有百分之百的正確,但努力去填補自己的育兒盲區,就是對孩子最完滿的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