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優秀的孩子,原來是被父母“騙”大的

本文已影響1.68W人 

教育,是一場曠日持久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有正確的目標,朝着正確的方向的確很重要。

但這仍然不夠,好的父母,都是“騙子”,他們一步步把孩子“騙”上正途,讓孩子在“無痛”中體驗到成長的樂趣、學習的滋味。

直到有一天,他們年紀足夠大、心智足夠成熟,自會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如何科學地糊弄小朋友

《世說新語》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講謝安和謝玄的。

謝玄小時候喜歡戴着紫羅香囊、掛着覆手(女性妝扮),很風流自賞的樣子。

他的叔父謝安知道,從長久來說,這個愛好可能不爲社會所容,但他又不想傷害小朋友的小心靈,所以就想了個辦法:

他假裝和謝玄賭博,把香囊贏了過來,然後偷偷燒掉了。

對待小朋友那些天真善良的小心思,大人有很多種處理的辦法。

比如說跟他談談男生不宜佩戴紫羅香囊之理由一二三、羞辱他像個女孩子、或者直接把紫羅香囊奪過來燒了。

但顯然,謝安選擇了最溫淳的一種。

對大人的道德標準來說,這種方式不一定是最正當的,甚至有些不夠光明正大,但它卻是小朋友在那個年齡裏最能接受的。

好的教育,不是一直保持“政治正確”,甚至“鐵面無私”地去執行,而是以合適的手段,去做正確的事。

那些優秀的孩子,原來是被父母“騙”大的

欲擒故縱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這副對聯形容的是宋代著名的三蘇——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的文學成就,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無人能比。

但是據記載,蘇軾和蘇轍並非天生神童,小時候也非常頑皮,貪圖玩樂而不愛讀書。

父親蘇洵並沒有採取“棍棒教育法”,每當孩子們玩耍打鬧時,蘇洵就躲在書房裏面讀書,有時還忍不住哈哈大笑。

當兒子跑過來想瞧個究竟時,他又把書趕緊“藏”起來。

孩子們以爲父親瞞着他們看什麼好東西,就趁父親不在家時,將書“偷”出來看,漸漸地也喜歡上了讀書。

古往今來,聰明的父母,都懂得“欲擒故縱”的妙處。

“欲擒故縱”原本是打仗時的一種戰術,在現代社會中又稱“冷談成交法”。

也就是說,抓住對方的需求心理,先表現出“不強求”的寬鬆態度,使對方反而產生惜失心理,從而主動迎合我方的條件。

很多父母整天耳提面命地催孩子讀書,恨不得壓着孩子讀書。

智慧父母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強迫,還提出禁令,吊足了孩子的胃口。

孩子出於好奇心,一定會自己找書看,閱讀的趣味也會倍增。

找書來讀的過程,對孩子來說就像是冒險遊戲一樣充滿刺激,他自然樂此不疲。

達到目的的方法不止一種,聰明的父母,都懂一點“不正當”手段。

那些優秀的孩子,原來是被父母“騙”大的 第2張

羅森塔爾效應

有一個世界級的大騙子,叫羅森塔爾,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

有一次他到一個學校,隨便挑了十幾個孩子,說他們是天才,將來會有了不起的成就。

結果八個月後,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真的發現這些孩子進步明顯,慢慢變成了天才。

這個騙局後來被稱爲“羅森塔爾效應”,也叫“期待效應”。

幾乎任何一個學教育的老師都知道這個騙局,凡是能從中悟出點道理的,掌握這個騙術的,都成爲優秀老師。

可有的老師,卻以爲自己長有一雙慧眼,不能睜一眼閉一眼,而把孩子身上的問題看得清清楚楚,並一一指出,反而沒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還有一個很多人都聽過的故事:

一個媽媽去開家長會,結果老師告訴這個媽媽,他的孩子全班最差,最多坐三分鐘就會分心。

這位媽媽回去以後騙孩子說:老師表揚你了,說你現在能坐三分鐘呢,進步很大,孩子非常興奮。

他慢慢能坐住五分鐘、十分鐘了……

這位媽媽就用這種騙的方法一直把孩子騙進了清華大學。

那些優秀的孩子,原來是被父母“騙”大的 第3張

怎樣讓孩子變成你期望的樣子

人的行爲形成最大的祕密是:先定爲,再裝爲,後變爲。

比如,我們希望孩子是個愛學習的人,就可以用以上三步來實現。

先定爲:用盡一切方式說孩子是愛學習的。

對孩子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對別人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平時就把他當作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對待。

再裝爲: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對你說的話感覺莫名其妙,但當他經常聽到別人把他當作愛學習的榜樣宣傳時,他就可能會去嘗試一下愛學習的感覺。

一旦孩子有任何愛學習的表現,立即會得到他人的肯定:他果然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那這個孩子就會更多的表現得愛學習。

周圍說他愛學習的人越多,越廣;說他愛學習的人堅持越長時間,他表現的時間就越久。

後變爲:當這個孩子經常裝成愛學習的樣子,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習慣。

他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愛學習是他本來就有的狀態,於是他真的成爲愛學習的好孩子了。

俗話說,謊言說一千遍也會變成真理,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某個人是什麼人,那他很可能會變成什麼人。

心理學家曾經研究得出結論:

想讓別人變成什麼樣的人,就以他是什麼樣的人來對待他。

優秀的老師和父母正是有意或者無意遵循了這個原理,他們把孩子先定爲優秀的,聰明的,有愛心的……

然後,孩子在這些老師或父母面前就裝成這種人,最後他們真的成爲了這種人,老師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你不斷告訴孩子他不夠優秀的時候,其實你也是個騙子,只不過把孩子騙成了一個不優秀的人而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