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父母是怎麼摧毀了孩子的夢想?

本文已影響1.69W人 

看到過一篇新聞,關於湖南省沅江市的殺師案,看完後我深深地震驚了。

沅江市第三中學的一個高三班級裏,成績最好的羅傑(化名),今年16歲,殺了他的班主任老師鮑方。他在殺完後,手裏握着刀,衣服上沾着血,走到了教室中間,對着和他同班的鮑方女兒說:“我把你爸爸殺了。”

法醫的鑑定結果顯示:死者鮑方被刺了26刀,其中,頸部以上16刀。頸部的靜脈全部被割斷了,並且第一刀就足以致命了。

爲什麼一個學習優秀的學生要對老師痛下殺手?去查閱了關於這起兇殺案件的相關報道,這起殺人案的背後很值得我們反思。

羅傑學習成績優秀,他的父母和鮑方都希望他能讀重點大學,但是他只想讀個二本。按照他目前的學習成績,考二本是很穩的,但是重點大學要去拼一拼。

常規的思維說,既然成績在班級以及年級裏都靠前,那麼最後努力一下,去博取一個重點大學也不算要求過分。但如果這換成別家孩子,可能就不會出現殺死老師的這一極端做法。

但這件事落到了羅傑這兒,透過他的家庭背景,父母對他一貫的家庭教育,他做出這樣的事在情理中。

羅傑的父母在村裏開了一個小診所,家境很一般,自小父親對他的教育很粗暴,奉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他如果不聽話或者考試沒考好,就會遭到父親的毒打。男孩子總有些淘氣,羅傑小時候在水塘邊玩,直接拿錘子敲在別人的後腦勺上,將別人敲暈了。父親就會直接將他頭埋在水塘裏,直到旁人看到說好話,父親纔會結束這種比較粗暴的打。

另外,羅傑的母親衛校畢業,本來可以留在市裏的醫院當護士,但因爲結婚回了老家,最後連在鎮裏衛生院當一名護士的夢想都破滅了。她把自己這一生未完成的夢想全都寄託在了兒子身上。

那些父母是怎麼摧毀了孩子的夢想?

父親粗暴、母親懷才不遇、家境貧困……羅傑不僅要面對這些殘酷現實,並且父母夢想直接粗暴地轉嫁給了他,甚至都沒有問過他一句是否承受得了。從他出生那一刻起,就成了家裏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一位16歲的少年,要揹負起整個家族的期許,他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世界很功利,我們無法迴避,但在這個功利的世界,如何做一對不功利的父母?這個問題還是挺值得父母們深思的。

在羅傑將刀刺向班主任老師之前,他周圍的人都沒感受到他心裏的一種壓抑,造成他心理最大扭曲的,是他的父母把他當成了自家生產的“品牌”,用他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但孩子的一生並不是爲了成爲父母的獎牌,或爲了父母臉上的光輝而存在的。孩子,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首先是他自己。

從父母的立場出發,他們總會不經意間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爲你付出這麼多,你爲什麼就不能好好學習?我爲你操心了一輩子,你爲什麼就不能按照我給你規劃的路線走?其實,這些話語都不應該從成熟父母的口中說出來。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處,有時也講究邊界感。那些睿智的父母,他們一般都會秉持這樣的原則:我們願意爲孩子付出,這是我們的事,但孩子是否完全接受我們的這種付出,那就是孩子的事了。不要將付出當成一種條件,然後就等着孩子給予回報。

如果孩子能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路線走,並且還挺欣然接受的,那就盡情感恩孩子對父母的理解;如果孩子不能完全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路線走,那麼請一定要記得接受孩子的選擇,在不犯法的前提下,孩子可以有自我選擇人生的權利,放手讓孩子去做自主選擇,你記得適時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分享給他就可以了。

羅軍他不想讀重點大學,他只想輕鬆一點讀個二本,他的父母就該理解他對自己的這種人生規劃,或許悲劇不會發生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說自己很幸運,遇到了一對開明的父母,正是因爲父母的不功利,讓他可以盡情追求自己想要的,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很開心。在教育方面,這位網友說他的父母很重視,他們秉承的一個原則是重視教育資源,但不會苛求他的成績。

比如,他初中畢業後,他覺得自己不愛學習,學習成績也不好,就想是不是隨便找個高中讀一讀就行了。但是他的父母還是花了大價錢,把他送到了西安排名前三的高中。爲什麼這麼做?他的父親認爲,學習怎麼樣先不說,但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包括認識的人、同學,接受的理念,會對以後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確實如此,在這位網友後來的工作及生意上,他在高中時期結下的幾位好哥們,對他的幫助還是蠻大的。

又比如,他在高中時,被父親發現抽菸。與絕大多數父親不一樣,父親沒罵他,甚至也沒打他,反倒是給他扔了一條更好一點的煙。對他說,別買太便宜的煙抽,沒煙了可以管他要,告誡煙千萬別抽多了,偶爾抽抽還行,其實抽菸一點都不酷。

抽菸這件事,這位父親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借鑑。作爲一位稱職的父親,他很好的應用了心理學規律中的“潘多拉效應”。

這一效應源於古希臘的一個神話:宙斯給一個名叫潘多拉的人一個盒子,告訴她絕對不能打開。潘多拉很好奇:“爲什麼不能打開?還要‘絕對’?裏面究竟有什麼呢?”她越想越好奇,希望知道真相。在這種好奇心理的作用下,她把盒子打開了。

在心理學上,把這種“不禁不爲,愈禁愈爲”的現象,叫“潘多拉效應”。它的心理實質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正處在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極強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對孩子的一些不恰當行爲比較粗暴的禁止,有時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結果可能會更壞。

那些父母是怎麼摧毀了孩子的夢想? 第2張

“愛,就是我引導你回到自己的一個輕柔的過程。”這是作家聖修伯里說的。父母愛孩子,不是控制孩子,要記得引導孩子活出自己,爲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自己最渴望的東西,爲人父母不要剝奪了孩子內心最渴望的東西。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