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本文已影響5.19K人 

1外在安全
前幾天,一個朋友突然在微信祈禱,說周圍發生槍戰,100多名警察圍捕1個持槍罪犯,結果整個片區的學校全部關閉,家長被要求保護好孩子待在家裏,不能外出。
直到罪犯被擊斃,警報解除後,朋友纔算舒了一口氣!
發生槍戰的那個城市叫做Fremont,是我剛來硅谷居住的地方,治安一直不錯,沒想到也會發生警匪大戰…好嚇人!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還是在這個月,美國一所非常牛掰的大學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竟然爆發了一個兇殺案,UCLA的一位教授被槍殺,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2張

兇手是他的一位博士生,印度裔,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3張

UCLA是華人特別喜歡申請的學校,整個學校華裔佔很大的比重,這所學校在洛杉磯的富人區,治安一直都不錯。剛聽到槍擊案時,大家都嚇傻了,能逃的學生都往外跑,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4張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5張

逃不出去的學生用桌椅堵住教室門,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6張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7張

或者封鎖教室門,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8張

能看到持槍特警們在樓道四處搜查,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9張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10張

據說兇手性格很孤僻,他槍殺導師的理由僅僅是,懷疑導師偷了他的數據。他有一張死亡名單,名單上共有3人,其中2人已經遇害。警方在槍手屍體上找到一張紙條,紙條上寫了他在明尼蘇達州的住址,還請人“查看我的貓”。
我有個同事就來自於UCLA,他跟我說,其實UCLA治安已經相當很好了,同城還有另外一所大學,名叫USC(南加州大學),學校也是相當不錯,很多華人在那裏求學,可是唯一的問題就是,治!安!太!差!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11張

同事跟我說,每天只要天一黑,他那些USC的同學們都不敢出門,因爲街頭遊蕩着形形色色的流浪漢,有時候還能聽到槍聲!
2014年,USC電子工程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紀欣然,24歲,有一天和同學學習得太晚,走回家的路上被3人用鈍器襲擊後身亡。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12張

2012年4月11日,兩名23歲電子工程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瞿銘和吳穎在USC附近雷蒙街遭遇兩名歹徒襲擊而遇害,當地中國留學生曾自發拍攝紀錄片《天使之城》紀念。
我有個大學好友,在美國東部一所大學讀書,有一天他晚上在操場跑步,一名黑人男子突然快步走到他身邊,將他肩膀一摟,說,“兄弟,沒錢買食物了,能不能借點錢?”
朋友剛想說NO,還沒等他開口,黑人男子很自然地掀開自己的衣服,故意露出插在腰間的槍支,結果朋友乖乖掏出了20美元了事!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13張

所以,很多留學生出門的時候,身上都會放幾十美元的零錢,如果真有人來搶,乖乖給他好了,免得自己受傷!
對比中國,美國的槍支安全、校園安全真是個大問題,如果送娃過來讀書,對於外在的安全問題一定得格外重視,比如學校和住所周圍的治安情況、孩子的安全意識等等都得了解清楚並予以加強!
2內在安全
相比較於外在安全,孩子內心的內在安全才是最值得父母長按的!
這次UCLA的槍殺導師事件也是源自於兇手孤僻的性格和狹隘的猜測,人們不禁把他和25年前中國留學生盧剛槍殺導師同學的事件聯繫起來。
在1991年11月1日,中國留學生盧剛持槍進入愛荷華大學物理系大樓,槍殺了3位教授、1位副校長和1位中國留學生,並導致1人終身癱瘓。當時據說盧剛是認爲導師故意扣留他的論文、偏袒另一箇中國留學生而起了殺意。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14張

很巧的是,我有一位師姐也是盧剛在美國的同學,她說盧剛是個天才,學術能力確實很強,但是他行爲很偏激,不懂得與人溝通,來美國那麼多年,別說融入美國社會了,就連中國朋友圈也沒能很好的建立,幾乎沒有什麼朋友。
據說有一次盧剛和同學出去郊遊,盧剛堅持自己帶的那包已經拆封的薯片也要AA,大家平攤費用,結果被同學們嘲笑了,驕傲的他受不了別人的數落,從此把那幫朋友拉上了黑名單。盧剛對現實的不滿逐漸影響了他對朋友、對親人的看法,他甚至在遺書裏寫了這麼一句話,把人生不如意的一部分責任推給了父母!
“父母是沒有經濟實力送我來美國深造的。本校一些搞應用學科的人,他們父母大多是留過學的高級知識分子,家裏有外匯,可以提供子女考託福、GRE,提供在美的學費和生活費,或他們有海外親屬來借錢。我今天到這一步,已可以說是有父母的過錯在內。”UCLA槍擊案以及盧剛事件只是個別現象,但是這背後卻隱藏着很多海外學子沒法融入美國社會的現實,比如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那位伯克利媽媽就說過,
“這四年我孩子沒有適應伯克利,伯克利也沒有記住他”。
那些想送子女出國的父母,你考慮過孩子的安全嗎? 第15張

沒有融入社會所帶來的問題是很嚴重的,這會造成孩子心理的負擔、會引發孩子內心的孤獨、會帶給孩子一絲絲的抑鬱,如果孩子沒法調節自己,很可能會讓TA走向極端!
現在很多父母都在討論未來送孩子出國的問題,有人想小學過來,有人想初高中送來寄宿,有人想大學直接申請,其實憨爸認爲,無論孩子是選擇出國還是留在國內深造,在追求學術成績之餘,最應該解決的其實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1. 孩子需要有很好的社交能力,TA需要找到方法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能融入到周圍環境並與他人友好相處。
2. 孩子需要有很好的抗挫能力,TA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必須能找到自我調節的方法,不能讓思想極端,從而上升爲悲劇。
3. 孩子需要有樂觀開朗的性格,還得有很好的包容心,對事和對人都不能斤斤計較,願意分享,願意幫助他人。
長久以來,我們經常糾結於孩子的外在安全問題,其實孩子心理的內在安全才是更加值得我們長按的。對於外在安全,我們可以提高警惕、加強保護,總有解決的方法;可是對於內在安全,因爲它隱藏的夠隱蔽,日積月累平時很難看得出來,一旦爆發那卻是相當致命的!所以,在未來送孩子出國之前,我們先得反思,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咱們做得夠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