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我認知有偏差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1.83W人 

自卑就是自我認知迷局,孩子身陷迷宮卻已準備逆襲,看你如何援助。自卑之心,人皆有之;自卑之局,卻並非人人能破,我們無思無考的教育將其拋至迷局,而令其無法自拔。

孩子自我認知有偏差怎麼辦

有一次,我們帶着五歲的兒子和與他年紀相仿的表弟到樓下“做生意”。

兒子抱着插滿泡泡器的箱子,在小區門前不停地吆喝着“賣泡泡器啦,五元一個”,還時不時地衝到帶着小孩的大人跟前,上門推銷自己的商品。

在出門之前,兒子就興奮地跟弟弟相約一起去賣泡泡器,可是下去之後,弟弟卻總是跟在哥哥後面一言不發。

我蹲下身子問他:你想到哪些好辦法能賣掉這些泡泡器?

他低頭不語。

我指了指不遠處一個小孩和他的家人,起身準備牽他的手,說:走,咱們一起去問一問他們要不要泡泡器?這個小傢伙迴避了我的牽手,想往我身後去。

這件事忽然讓我想起一位美籍華人在一次演講中說的一句話——

我感覺6歲的我與14歲的我之間一直在鬥爭,一個想征服世界,改變現狀;另一個卻害怕被拒絕。然而,每次都是那個6歲的我贏了。

有過一段特殊的經歷——

曾經連續100天在偌大的城市裏向陌生人提出諸如“借100美金”、“來一個漢堡的‘續杯’”、“索要奧運五環甜甜圈”、“把花種在你家後院裏”、“自薦當星巴克迎賓”、……、等等不同尋常的請求,挑戰“被拒絕感”。

之所以這樣做,恐怕是源自6歲時在學校的一次“只要有同學發現並表揚他的優點,就可以歸隊”的遊戲,他最終落單了,並以自己刻骨銘心的眼淚收場了那次的遭遇。

自那以後,他的自卑感上升,做很多事情變得畏手畏腳。

直到有一次聽了比爾·蓋茨的演講,14歲的他寫信告訴父母,要在25歲之前創建自己的公司,並且收購微軟。

儘管這一宏圖偉願並未如期而至,但後來成爲了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市場經理。

當年近30的他有意再創業時,他又想起找尋那個寫信的14歲的他。

把他“被拒100天”的視頻發到了網上,贏得了超高的點擊率,有網友甚至留言告訴他:你做的事情真是太棒了!

儘管自卑之心人皆有之,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出自卑的迷宮。

很多人會想,喝了那麼多心靈雞湯,看了不少心理學書籍,自卑總是在該來的時候就會如期而至。

回溯自卑,我們必須穿越光陰,回到我們的童年。

這是因爲——

儘管我們已經無法清楚地記得童年所經歷的林林總總的事情,但總有很多事情在我們的意識深處烙下刻骨銘心的情感印記,踏出足以讓你習以爲常的“習得性思維模式”。

我接觸到的很多父母都會被這種不明就裏放大的人生早期的自卑感所擔心和困擾,更是面對孩子膽小、在意別人的評判、不敢當衆發言、不敢正視他人、貶低他人擡高自己、不願社交、遇到小挫折亂髮脾氣、被人關注時做事情注意力欠缺、……等等自卑的表現心急如焚,束手無策。

面對此情此景,有的父母甚至會過分強迫孩子如何如何,給孩子造成負面情緒印痕。

其實,我們對孩子自卑的恐懼,就是我們對自卑本身的無知。

人是社會性的族羣,人的一切認知、思考、心理等意識層面的活動都會受到“社會性”的制約,繼而會影響他的行爲。

面對這一普遍規律,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需要成年人的照顧和幫助,這種“社會層級地位”的差異決定着他們的認知、思考、心理層面的習得性活動。

換句話說,年幼孩子們內在意識與情感的活動受“社會層級”位差的影響。

最初的自卑感,也正是發端於此。

不僅如此,隨着孩子思維能力的不斷進步,他們會不自覺地進行各種不切實際的主觀比較。

例如,時至今日我還清楚地記得三歲多的兒子第一次看電影回來,晚上躺在牀上忽然言語低沉地對我說:爸爸,今天二姨帶我去看電影,但我怎麼也看不懂?

聽了兒子這樣說,我的心裏首先泛起的是對眼前這個小傢伙的同情。

正是因爲存在這樣的認知與情感活動,有這樣的情緒體驗,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想迫切地證明自己。

但是,身處童年的他們卻無法明白——凡是需要證明的強大,實際上都存在無法迴避的瑕疵。

因此,如果不夠“幸運”,這種“習得性思維模式”會讓他們始終在自卑的迷宮裏徘徊,並一次次強化這種無法逃遁的自卑感,然後繼續表現出“膽小、在意別人的評判、不敢當衆發言、不敢正視他人、貶低他人擡高自己、不願社交、遇到小挫折亂髮脾氣、被人關注時做事情注意力欠缺”等行爲。

據此,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這樣一種現實——

自卑的誘因在環境,根源卻在我們以及孩子的意識世界。

之所以這樣認爲,反觀故事就足以說明一切。

因爲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如此客觀的存在,只是你先前大腦中的“習得性思維模式”錯誤地認知了這個世界和錯誤地判斷了你自己。只要你鼓足勇氣改變了想法,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不能指望一次就能成功。

說到這裏,我們大概就會清楚,自卑人皆有之,並不可怕,或許它還是一件好事,不至於讓我們過分的自我膨脹。

畢竟,只有當我們在自卑與自大中不斷徘徊時,我們纔有可能找尋到趨於二者中間那個理性的認知座標。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的自卑傾向時,外在的強迫或是放任都無法逆轉孩子的內在世界。

我們需要通過行爲,向孩子的心靈注入更多飽含引導、接納、認同與鼓勵的情感印記,在點滴之中另闢蹊徑地引導孩子習慣於走出另外一條“習得性思維軌跡”。

當然,這需要我們尊重孩子,具備耐心,以及能夠引導幫助孩子跳出具體的細節重新審視這個問題,體察形成這一問題背後的成因及過程,開闊他們的思維。

記得有一次,兒子放學回來之後悶悶不樂,晚飯時給我們說起他上音樂課因爲沒有遵守紀律與音樂老師發生衝突,並大哭一場的事情。

當時他告訴我們說,這個音樂老師用指揮棒“打”他的樂器,他很不喜歡這個老師,以後再也不想上音樂課了。

當時,我和孩子他媽都很認真地聽完他的講述,之後我也很認真地祝賀他說:兒子,爸爸和媽媽恭喜你非常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非常棒,明天你去學校要是見到這位老師,一定要感謝她。

兒子頓時一臉狐疑,問我“爲什麼”。

我告訴兒子,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會如此負責任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如果班裏有小朋友上課不認真,老師不管也可以照樣領到薪水,可是這樣小朋友什麼都學不到,還會像沒有人照顧的小樹苗一樣長成一棵歪脖子樹,將來沒有本領風一刮就倒了。

之後,我又問兒子你喜歡那種老師呢?

後來,我發現兒子對音樂老師佈置的作業也開始變得上心起來。

事實上,自卑只是自我認知的一個迷局,每一個人都會或深或淺地有所經歷,引導孩子在童年時期形成正確的認識和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但這是一個關注細節和循序漸進的過程,失去了這一過程,一切將只能是空中樓閣。

能否讓孩子不困在自卑的迷局之中,這其中的功力自然就在於父母智慧。

講到這裏,又讓我想起老子早在千年之前說過的一句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每一個孩子都各有優勢與劣勢,沒有人會是萬能的,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父母、老師和一切教育者能否有“知人之智”,繼而引導孩子擁有“自知之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