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麼做,孩子纔會更合作

本文已影響2.33W人 

小卡拉今天回來非常開心,媽媽問他:“你爲什麼這麼開心?”小卡拉故作神祕的說:“等爸爸回來我再告訴你們。”媽媽看着小卡拉開心的樣子沒有再追問下去。

小卡拉回來後去找小弟弟小曼斯,小曼斯正在房間裏玩玩具,小卡拉看到弟弟拿着自己心愛的小火車正在擺弄來擺弄去,小卡拉在一旁看着,不知道小曼斯是想要做什麼,一會兒看見小曼斯把小火車扔在了地上,小卡拉看到這裏本想去制止小卡拉,但是一個聲音突然對小卡拉說,“再看看弟弟會做什麼吧。”緊接着小曼斯把再把小火車拿起來看看,然後再扔掉。小卡拉走過去坐在弟弟身邊,不解的問弟弟:“你是在做什麼?”小曼斯看了看哥哥有些緊張,似乎知道這是哥哥的玩具,自己無權這樣對待這個小火車似的,哥哥再次問弟弟,“你在做什麼?”小曼斯一下子大哭起來。

這時站在旁邊看了很久的媽媽走過來,摸摸小曼斯說:“弟弟,哥哥是想知道你想怎麼對待這個小火車,你是不是以爲哥哥要罵你了所以有點害怕?”然後媽媽轉身對哥哥說:“卡拉,你是想問問弟弟要怎麼對待這個小火車是嗎?”小卡拉以爲弟弟哭了,媽媽會過來指責自己,媽媽這麼溫柔地問他,他放心多了,然後點點頭。媽媽拉着小卡拉的手和小曼斯的手說,你們是這個世界上最親的親兄弟,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一定要自己解釋清楚說明白,這樣你們纔可以真正的互相幫助互相支持,是不是?

“雖然小曼斯很小,但是媽媽相信小曼斯可以通過自己眼神、語音語調來理解,對於小卡拉作爲哥哥,他並沒有因此受到責罰,相信哥哥會更願意與弟弟彼此溝通化解誤會”。

媽媽鼓勵小卡拉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弟弟明白。小卡拉對弟弟說:”這是我的小火車,你這樣對待它我很難過,你要想知道它是怎麼跑的,我們可以一起來試試看怎麼告訴你,好不好。我希望你下次玩我的玩具的時候要問我一下,我同意了你纔可以玩。“小曼斯聽到這裏又開始大哭起來。媽媽依然很平靜地看着小曼斯,:”我知道你很難過,尤其是哥哥不能滿足你的需求的時候,沒關係哭就哭一會兒,但哭不解決問題。“我和哥哥陪你一會兒吧,你哭完了我們抱抱你,你把小火車還給哥哥好嗎?小曼斯看哭不能解決問題,但一時半會兒剎不住車所以又哭了一會兒。

哭完媽媽和哥哥抱抱他,他又開心的和哥哥玩兒了。

父母怎麼做,孩子纔會更合作

一、孩子的行爲沒有好與壞,

只有恰當與不恰當。

我們會因爲我們的主觀經驗認爲行爲有對錯,急於去糾正孩子,忽略了孩子是要通過這些行爲活動一些身體體驗,而這些體驗才能成爲孩子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是孩子成長中一些模式,如果這些模式經常通過嘗試以後獲得成功,孩子就會獲得做成一件事的能力。行爲只有恰當與不恰當,這個中間的界限是需要父母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

二、當父母越平和,孩子纔會越合作。

父母的心裏越平和,超越好壞對錯來評判孩子,孩子就會更願意與我們溝通內心真實的想法。往往是因爲我們還沒有說出口的評判已經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傳遞給了孩子,這時我們即使再說什麼,孩子也感覺不到了。所以父母如何通過成長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平和,把自己從對未來的恐懼擔憂解放出來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