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麼培養孩子樂觀勇敢合作的精神

本文已影響1.84W人 

《海蒂和爺爺》: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養出一個樂觀勇敢的孩子?看完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除了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

父母怎麼培養孩子樂觀勇敢合作的精神

一個樂觀勇敢,積極上進,能在任意場合與周圍人和睦相處,生命力強大的孩子是怎麼來的呢?父母該從哪幾方面做起呢?從海蒂和克拉拉的成長過程中可以得到啓發。

一、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永遠是孩子最好的底氣。有底氣的孩子纔不會畏懼外界的一切,有底氣的孩子纔會勇敢。在她內心深處,知道有人愛她,視她爲珍寶,這是她最大的自信來源。

電影中,雖然爺爺一開始並不願意接受小海蒂,但是他被海蒂的純真和懂事打動後,一心一意愛着她,護着她。他爲她做小椅子,在看到她不開心時,聽鄰居建議說帶孩子的方式不對,他第二天趕快找來雪橇,帶着海蒂去滑雪。只要孩子幸福,只要孩子快樂,而不是要求孩子用服從或者別的什麼來換取幸福快樂,這是爺爺的真愛,也是海蒂的幸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如下句式:你考到多少分,我帶你去什麼地方。或者如果你肯做什麼,我就給你買你想要的;你怎麼樣,我就會什麼什麼。這種看起來是激勵,實際上的要挾,只會讓孩子誤以爲你更需要假設句的前半部分命題,從而不肯相信你對她的愛。有多少父母覺得自己付出了一切,而孩子不領情,癥結就在這裏。孩子感受不到,因爲總有一個條件在你的愛前面。

臨牀心理學家喬尼斯·韋伯提出過一個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視,指的是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迴應所造成的創傷,成年後可導致抑鬱、媽寶等現象。心理專家武志紅也說:“一個人的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大多是幼時被情感忽視造成的。”所以,孩子膽小,不夠勇敢,不是孩子的錯,是父母給的愛不夠。

二、要給孩子精神上的自由

精神上自由的孩子纔有生命力。作爲父母,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我們恨不得給他們所有,總以爲通過我們的給予,他們就能變成我們希望的樣子。但是,卻常常忽略了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想成長爲什麼樣子?對比海蒂和克拉拉,我們不難看出,一個生命力旺盛的孩子,一定是精神自由的孩子。

克拉拉的父親嚴謹,不苟言語,克拉拉在各種約束中,了無生趣,她服從了雙腿不能走路的命運。直到遇見海蒂,她彷彿感受到了颶風,另一種她從未接觸過的自由無羈深深感染了她。通過海蒂,她感受到了生活的趣味,她學會了欣賞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感受到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美好和善意,一種積極,新鮮的力量在她心中悄悄萌芽。在海蒂離開她,回到爺爺身邊時,她因爲想念海蒂,也來到阿爾卑斯山,在開闊的大自然中,她心中的力量漸漸成爲參天大樹。終於,她走出心中的陰霾,忽略了自己的腿疾,站了起來。

精神上的自由對內可以催發孩子心中的生命力,對外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精神自由的孩子纔會有豐沛的想象力。那些在父母的強迫下學這學那的孩子,無形中這些東西都被扼殺。當然,精神自由不是放縱孩子,而是給孩子選擇權,比如在報興趣班,安排課外活動時,可以問一問孩子,你需要什麼,你喜歡什麼?父母一個簡單的改變,帶給孩子的可能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三、要給孩子心靈的啓蒙和引導

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來自於心靈,而非眼睛。電影中,克拉拉身處繁華,但是心中的風景卻很有限。放羊娃彼得和海蒂同處廣闊的阿爾卑斯山,眼界和理想大相徑庭。彼得只想做一個牧羊人,海蒂卻想當一個寫故事的人。可見,一個人看過的,走過的地方再多,如果沒有用心感受體悟,沒有思考,並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那麼再多的行走都沒用處。

海蒂因爲與衆不同的理想被同學們嘲笑後,克拉拉奶奶啓發她:“如果生活中有什麼使你感到快樂,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別人說什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爲海蒂打開了精神世界之門,改變了孩子內心格局。而珍妮,只是帶着孩子旅遊,卻沒有在旅行過程中,和孩子交流思想,讓孩子明白你看到的東西爲什麼和你身邊的不一樣,要怎樣面對這些不一樣,世界上還有多少種不一樣。

其實,無論旅行、讀書還是生活,父母都是孩子的領路人。如何啓蒙引導,帶領、幫助孩子用心去感受世界,用心去領悟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智慧,從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纔是最重要的。

四、要給孩子善意和溫柔

“好”孩子永遠是善待出來的。海蒂命運坎坷,但是她遇到的每一個人,爺爺、彼得、克拉拉、奶奶、家庭醫生、管家,他們每一個人都給了小女孩滿滿的愛與尊重。在被姨媽賣到克拉拉家時,他們沒有因爲貧窮,不識字歧視她,克拉拉和奶奶還引導她讀書認字。在發現她有夢遊症的時候,全家人小心翼翼呵護她。在發現她思念爺爺心切時,把她送回爺爺身邊。她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被善待的結果,是她更熱情的幫助了更多人,而這些人也因自己的善待得到了福報。

一個長期在善意與溫暖中長大的孩子,心裏也會充滿愛。而一個在暴力,冷言惡語,精神虐待中成長的孩子,他學會的只是“惡”。一聲鼓勵可以把一份好變成兩份,而一聲怒吼,可以把滿心熱情澆滅。有多少父母,把最好的情緒留給了外人,卻把最冷冽刻薄的一面給了孩子。

仔細觀察,他們都是在溫暖的愛和自由中被善待過的孩子。雖然他們看過,走過的地方並不多,但是因爲心智被啓蒙,心中自然而然擁有了一個廣闊堅定的世界。在善意的浸染中,他們也學會了把善意分享給更多人,從而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樂趣。

做父母是一輩子的修行,作家周國平說:”從一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這個人自己的人生態度。”我們都想收穫一個“好”孩子,那麼從自身做起,先做一個'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勇於學習、勇於成長,勇於修正,用心成長,以身作則,給孩子現在以快樂,給未來以幸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