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孩子的脾氣就這麼差了,長大後該怎麼了得!

本文已影響3.21K人 

1歲孩子的脾氣就這麼差了,長大後該怎麼了得,8-9個月大的寶寶,之前一直以來都挺乖巧,可突然有一天就脾氣大增,稍不順心就大叫大鬧了。這突如其來的暴脾氣常常讓父母們措手不及,要管吧,不然這麼小脾氣就這麼大,長大後怎麼辦?可是怎麼管呢?這麼小,還不會說話,和他講道理能聽得懂嗎?

談怎麼管之前,我們先來聊聊,爲什麼孩子突然脾氣就變大了呢?孩子到了八九個月,接近一歲的時候,是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萌芽,突然開始意識到,“自己能爬或能走,不再需要‘逆來順受’,不再需要父母幫忙,自己可能耐了”。隨着這樣的自我意識增加,他們也愈發覺得自己是個“獨立自由的人”,因此開始有了喜好,有了自己的想法。

但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能力還是有侷限的,於是開始體會到“能力”與“意願”落差這個殘酷現實,“我想的並不能完全得到”,於是就會出現深深的沮喪和無力感,就會有了大哭大鬧這樣的激烈情緒。

我們都會希望孩子可以有主見,有想法,而“主見”的雛形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萌芽,在我們認爲孩子的“無理取鬧”中。孩子每一次的哭叫,其實都是他們在爲自己爭取利益,在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了這樣一份理解,我們似乎應該對孩子第一次的“暴脾氣”感到開心吧。

1歲孩子的脾氣就這麼差了,長大後該怎麼了得!

如何應對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暴脾氣”特別重要,它提供了父母學習成長的機會,也奠定了接下來我們和孩子設立規則的基調。一般來說,孩子越小,處理這樣的發脾氣似乎越簡單,哄一下,抱一下,喝點奶,就能輕而易舉地搞定孩子。但這樣的“隨意性”,父母和孩子都沒有成長。

父母沒有從一開始就學習如何“溫柔堅定設立規則”,沒有學習如何控制自己情緒,沒有學習如何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沒有明白父母對他的期望是什麼,沒有明白哪些行爲是可取的,沒有明白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看上去是“解決”問題了,其實是在“掩蓋”問題,雙方都糊里糊塗,然後問題慢慢累積,直到2歲、3歲以更加激烈的形式再一次爆發,而常常這時,缺乏鍛鍊學習的父母就真的再也沒招架之力了。

這是我一開始想和大家分享的,認真對待孩子第一次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這時的試錯成本相對低,我們是可以帶着孩子一起探索,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孩子的事,沒有小事,即使再小的事,我們認真對待了,這份成長是印證在我們自己身上的。

說完這些,那就具體分享如何有策略地管教1歲內的熊孩子。

第一步: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他們的底色都是通過每一次我們給予的反饋來形成的。他們哭了,我們迴應了,他就知道自己如何求救;他們笑了,我們也笑了,他就知道這樣做會讓父母開心。這樣簡單的互動,讓孩子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

自然,孩子第一次的發脾氣,我們怎麼對待就很重要。不要貼標籤,從小就讓孩子明白自己任何情緒都是可以被接納,並不是只有自己開心時父母纔是愛他的,這一點對於孩子的安全感形成特別重要,是孩子和父母親密關係的基石。

“你這個孩子怎麼脾氣這麼差?怎麼總是大吼大叫?”,這就是貼標籤,我們把“人”和“事”混淆了,我們需要做的是對事不對人,用陳述事實的方式迴應孩子,“你很生氣,因爲你想要這個杯子卻拿不到”,這讓孩子明白,他的需求是被尊重的,他很重要,父母是理解他的。

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我們說話的語氣語調。希望孩子明白什麼是“溫柔地輕輕地慢慢地說”,那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演示給孩子看,我們是怎麼對他說話的。

一個大吼大叫要求孩子說話輕一點的父母,試想這樣的要求孩子怎麼會聽進去呢?孩子是父母最好的模仿者,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你希望看到的好行爲是這樣的。

第二步:提供解決方案

我們陪伴不了孩子一輩子,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的是,在我還能陪伴小D的時候,教會她更多的方法,而不只是解決當下的問題,這纔是今後可以陪伴她一輩子的財富。

這就是第二步的核心,很多時候我們使用了第一步,孩子平靜了,家長覺得效果挺好,就停止在這裏了。於是,我們就發現,孩子總是經常地大吼大叫,“屢教不改”。

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沒有告訴孩子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那很自然地,缺乏方法的孩子下次再遇到,就本能的使用他們最熟悉的方式,大喊大叫。這不是“屢教不改”,這是他們缺少技能。(想想,總是忍不住打罵孩子的父母也是一樣的道理,也是缺少技能)。

因此,當孩子平靜後,我們可以教會孩子一點小方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許還不能說話,但都有了表達慾望,可以發一點聲音,說一點火星語了。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寶寶,下次如果要杯子,可以用手指給媽媽看,可以告訴媽媽,Bei bei bei。你要告訴媽媽,不然媽媽不知道你要什麼”。

根據孩子的心情,我們當場都可以帶着孩子練習幾次,一起用手指一指,一起發個聲音表達一下,這樣孩子就開始懵懵懂懂地理解了,有需求可以用手指,用嘴巴說,而不只是大哭大叫。

孩子的大哭大叫是他們能力與意願落差導致的無力感,這些小方法正是在幫助孩子縮小這個落差,讓孩子真正感到有力量,這纔是治本的關鍵。

第三步:正面強化

管理學上有句話說得好,所有被強調的纔會被重複,對於育兒來說也是如此。一開始實行第二步時,我們會發現推進很慢,孩子總是忘記,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做,慢慢我們就發現,孩子經過提醒就會表達了,再過一段時間,就真的會這樣表達了,自此,大哭大鬧的情況就少了。

這就是孩子內化的結果,只不過1歲不到的孩子,他的學習曲線比我們大人預期的要慢,這也是提醒我們,堅持做對的事情,千萬不要比孩子更早地放棄了,靜待花開的前提是需要我們的默默耕耘。

不管是經過提醒還是孩子自發這樣表達了,我們一定要非常非常及時地給予孩子回饋,第一時間就把那個杯子給到孩子,特別認真地蹲下來看着孩子的眼睛真誠地說一聲,“謝謝寶寶,你這樣說,媽媽就知道你要什麼了”。

有句老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喝”,我們這樣的鄭重其事的正面強化,就是讓孩子明白,不需要通過“哭”來引起父母的關注。這個看似很簡單,但是生活中,似乎很多父母只有在孩子大哭大鬧時,纔會真正放下手頭事情,認真對待孩子。這樣,自然就讓孩子建立了一個不正確的認知,我哭了,全家纔會來關心我。所以,正面強化,特別特別重要。

這些做起來麻煩嗎?特別麻煩,當年每次小D一哭,我第一反應都是“不要哭,幹嘛哭”,今天分享的這三部曲完全是違反我本能習慣的。第一次做父母,我當年不知道多少次都在自我質問,對付這麼一個小屁孩,真的有必要嗎?

現在回頭來看,我可以非常堅定地告訴大家,真的有必要。得體說話,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功課,我們的大部分父輩們沒有學會,所以我們從小不曾被溫柔對待過,因此不自覺地我們也就沿用了之前熟悉的模式。

麻煩,就說明了我們在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我們在成長。不同的是,當孩子還小,我們就願意這樣“麻煩”時,我們就比其他人賺到了那額外的幾個月。這額外的幾個月的每天鍛鍊,等到真正所謂“可怕的兩歲,恐怖的三歲”到來時,我們似乎已經是見過大風大浪,寵辱不驚的人。

因爲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如何說話,因爲我們每天都在用正確的互動模式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孩子仍然會熊,但是孩子對於我們的期望越來越清晰,孩子和我們的連接越來越緊密,自然就越來越能夠“明事理”。

給所有新手媽媽打氣,現在苦不是真的苦,現在的慢就是將來快,不找捷徑纔是最快的捷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