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應該從娃娃抓起

本文已影響1.3W人 

民以食爲天。飲食教育作爲全民教育,在韓國和日本都很受重視,已成爲一門基本的課程在中小學中開展。2005年,日本更將食育寫入了法律,成立了《食育基本法》,對食育的重視與日俱增,而“食育”在我國尚處於試點階段。

作爲對人體健康的長線投資,飲食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告訴他們怎麼吃,吃什麼。飲食教育走進課堂刻不容緩。

專家認爲,作爲對人體健康的長線投資,飲食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告訴他們怎麼吃,吃什麼,飲食教育走進課堂刻不容緩。

烹飪請留住維生素

就日常飲食而言,孩子不愛食用蔬菜和水果已成爲普遍現象。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衆所周知,可是該怎樣區分所含維生素的種類,如何在烹飪過程中保持維生素呢?以維生素C爲例,並不是所有蔬菜中都含有維生素。紅、綠、紫色蔬菜如辣椒、西紅柿、苦瓜等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但是維生素C極易溶於水,並不容易保留。家長可注意做菜時先洗後切,菜以煮爲好,如烹炒應急火快炒。急火指溫度高時間短,這樣就能防止維生素流失。

另外,調查發現孩子對哪些食物含胡蘿蔔素知曉的並不多。胡蘿蔔素對於孩子非常重要,它起着防治近視和防止維生素A缺乏等作用。其實,黃、紅顏色的胡蘿蔔和甘薯,深葉類蔬菜,瓜類如木瓜、南瓜等,胡蘿蔔素的含量都很高,應多食用。

重新認識豆製品

孩子對豆類的瞭解明顯不足,豆製品攝入量不高。其實,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磷脂、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等衆多營養成分,並能有效增加機體鈣的攝入量。經常食用有助於健康還可平衡體內營養結構,減少或避免肥胖病、營養不良等現代兒童常見病的發生,並可調節血脂、保護肝臟、防止血管硬化和促進思維能力。大豆中所含的微量成分異黃酮對人體還具有防癌、防止骨質疏鬆等保健作用。

飲食教育讓孩子感興趣

令專家驚喜的是,孩子食用魚類的情況非常好。魚類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且大部分能被人體吸收,海魚富有的DHA和EPA對孩子腦部發育非常重要。多食用魚類可防止冠心病、降低膽固醇、有利神經系統發育。

針對這些調查結果,飲食專家對孩子進行了爲期10周的食育,發現孩子對於營養的知識和態度都有想要了解和改變的態度。對於“哪些食物可防止缺鐵性貧血”、“哪些食物中胡蘿蔔素含量高”等問題,回答正確率分別由原來的66。7%達到了96。7%,而孩子對“是否對食品營養知識有興趣”、“願意改變不太好的飲食習慣”和“想使自己的飲食更符合營養要求”等問題上,孩子的渴求程度都已達到了100%。

通過兩組對比,能夠看出接受過營養知識教育的兒童的營養行爲和營養知識都明顯超過未接受過此方面教育的孩子,他們對於營養的瞭解都更爲全面。雖然飲食習慣只有些許的改變,但是從調查中瞭解到,孩子對於營養態度的積極性都有所增加,渴望能夠了解每天接觸的食物的營養成分和益處。

成年慢性病與兒童飲食有關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成年人的一些慢性疾病往往與兒童和青少年期的不良飲食行爲有關,因爲飲食而引起的疾病多種多樣,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痛風之類的疾病。不僅如此,幾種癌症也跟飲食有關係。

家長行爲影響孩子

飲食對於成人和孩子來說,含義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處理兒童飲食上,學校和家長不應該以自己的標準作爲衡量準則,更應從多方面考慮營養搭配。爲了使孩子能夠得到正確的營養知識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家長和學校應該相互配合,做到“兩手抓”。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愛吃什麼給什麼,看着孩子日漸肥胖的身軀,自以爲是給孩子補充了足量的營養,殊不知這樣的育兒方法往往造成“體壯多病”。因此,家長應該及時改正錯誤的飲食習慣,多閱讀有關營養的相關書籍,從根本上走出飲食誤區。

食育課程開始試點

目前上海市已將食育課在一些中小學作爲試點課程展開,進行食品安全教育、營養衛生教育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特徵定製符合其年齡層的教案,力圖通過活潑易懂的形式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加強對營養知識的接受和理解。

而這還遠遠不夠,如果僅是對孩子加強教育,還不足以徹底根本的改變飲食習慣。社會也應給予飲食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食育”應該從娃娃抓起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今日熱點:
  最近發現,美國15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導彈燃料中使用的一種化學物質——高氯酸鹽。該物質是一種強力甲狀腺毒素,可能對胎兒和嬰兒大腦發育造成影響……[詳情] 孕期禁忌,是真是假大揭祕 對孩子不打不罵10大高招 查BB性別給李湘的建議 四大教育誤區埋沒聰明孩子 4大問題!胎兒B超爭議不斷 春季長個快的奧妙在哪裏 吃什麼東西最容易生男孩? 直擊:子宮裏的多胞胎(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