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錯,懲罰過程中的3個不可以

本文已影響5.11K人 

孩子犯了錯,適當的懲罰對孩子成長有幫助,面對孩子犯了錯,已經接受懲罰後,或者正在接受懲罰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管住嘴。孩子在懲罰角中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不是用來挨訓、挨批的,如果父母還是會嘮叨不休、訓斥不停,這就讓懲罰角失去了它的教育意義。


尤其是下面這些話

一定不要當着孩子面說

不可以諷刺、挖苦孩子

懲罰歸懲罰,不要諷刺挖苦孩子,說貶低孩子的話,比如“比豬還笨”,或再訓孩子的時候帶髒話,這不僅教會了孩子可以“惡語中傷”他人,更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改正錯誤,但有時卻成了家長自己宣泄憤怒情緒的出口,這就本末倒置了。

彼此能看到,是爲了確保孩子的安全,同時也讓孩子有“並不是被爸爸媽媽拋棄”的感覺,同時避免了了孩子被獨自關在一個空間裏會害怕,或者自己玩起來、睡着了的無效懲罰。

孩子犯了錯,懲罰過程中的3個不可以

不可以無休止的嘮叨

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還時不時地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孩子懾於家長的威嚴,爲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可能什麼都沒聽進去,甚至左耳聽了右耳出。

家長的嘮叨,會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該聽哪一句。越小的孩子,對一長串話通常是聽不懂的,更別提家長連珠炮似的一整段話了。

經常嘮叨,會導致孩子“失聰”,並不是真的聽不見聲音,而是對家長的話“0反應”,選擇性屏蔽,無動於衷,使溝通失去效果。

不可以總翻舊賬

很多家長在訓教孩子時,總忘不了東拉西扯、橫牽豎連,說出孩子的種種不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全都重新數落一般,甚至最後都忘記了這次是因爲什麼教訓孩子。

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

自己已經被家長說得一無是處,沒有一點優點被父母看到,感覺自己是失敗的、不被喜歡的,直至對改錯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了。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