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濫用到底有多嚴重?真該用的時候你又用對了嗎?

本文已影響1.09W人 

前段時間妞妞眼睛周圍軟組織感染,出現紅腫,醫生開了抗生素,這是她出生後第一次口服抗生素治療。醫生叮囑,需要每6小時服藥一次(所以夜裏也要訂鬧鐘起來喂藥),需要服藥至少一個療程(7天)。抗生素的濫用到底有多嚴重?

對比之下,我以前吃抗生素都吃得太隨性了:自己在藥房隨便買;從來沒有嚴格按時服藥——如果寫一天三次,那就早中晚吃;既不瞭解感染類型,也不瞭解所服用的抗生素的最佳療程。來到澳洲八年了,這八年裏,我除了曾經因爲痤瘡服用過醫生開的抗生素以外,再沒有吃過抗生素。但是很遺憾,我曾經吃錯抗生素很多年,寫下這篇文章,希望歷史不要再我們的孩子身上重演。

抗生素的濫用到底有多嚴重?真該用的時候你又用對了嗎?

抗生素也叫抗菌素,是一種可以殺死細菌或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抗生素是青黴素,最早由英國微生物學家弗萊明在1928年於自然界中首先發現。抗生素的發現,挽救了無數生命,讓人類的壽命有史以來第一次顯著增加,標誌着人類醫學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此後經過許多研究者的努力,人們已經用合成的方式發明了很多種類的抗生素。現在臨牀上使用的抗生素有上百種,它們以不同方式對抗着不同種類的細菌,幫助病人痊癒。

不少人把抗生素等同爲“消炎藥”,誤認爲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其實造成人體炎症的感染來源很多,有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等。只有對細菌造成的感染,抗生素治療纔有效。用抗生素治療非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是無效的(例如普通感冒、流感、大多數咳嗽和咽喉痛等)。

耐藥性的出現

事實上,在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症狀以前,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通常可以將它們殺死。有時候,即使症狀已經發生,人體的免疫系統一般也能通過白細胞攻擊這些有害細菌,對付感染。只有當細菌繁殖得非常多的時候,機體才需要一些幫助,這就是需要抗生素髮揮作用的時候。

細菌並不是一進入人體就讓我們生病,它們只有沒被免疫系統殺死,不斷在身體內繁殖下一代纔會引起症狀(這段時間就是潛伏期,細菌繁殖速度快慢不一,所以潛伏期也不同)。當抗生素髮揮作用時,大量細菌在繁殖過程中被消滅,病情便得到改善。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所有細菌都死亡了,少部分細菌仍然在身體內存活着,若此時停藥,它們就可以伺機反撲,如果這時我們的免疫系統還是沒有能力把它們成功壓制,那麼細菌又能繼續大量繁殖,就會使病情出現反覆。這些反撲成功的細菌就沒那麼好對付了,它們是那些倖存細菌的後代,就可能攜帶了對抗生素耐藥的基因(繁殖過程中基因突變產生的變種),這就可以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變成無效(需要更換抗生素),或效果變差(需要加大劑量後使用)。

所以理論上,抗生素應該使用到我們身體的免疫力能夠足以把殘留的細菌清除爲止。

抗生素的濫用到底有多嚴重?真該用的時候你又用對了嗎? 第2張

這些產生了耐藥性的細菌留在病人體內,不僅使得針對該病人的治療變得棘手,更可怕的是,它們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傳播給其他人。那些被傳染的人,雖然可能沒有不當使用抗生素,但由於被感染的是耐藥細菌,原本應該有效的抗生素也會對他們變得無效。這也是爲什麼抗生素耐藥性已經成爲了全球衛生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如果繼續不當使用抗生素,即便我們不停開發新藥,也永遠趕不上細菌變異產生耐藥性的速度。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有一天我們可能面臨幾乎所有抗生素失效,那時候剖腹產等常見手術,甚至一次普通感染和輕微損傷都可能變得致命。

其實現在我們治療常見傳染病的能力已經受到了威脅。由於抗生素有效性下降,很多的感染(比如肺炎、結核病、敗血症等)已經越來越難治療,有時甚至無藥可治。例如,氟喹諾酮類藥物是用於治療大腸桿菌引起的尿道感染最廣泛的藥物之一,但大腸桿菌對這種藥物的耐藥性已非常廣泛。許多國家中,這種治療已經對半數以上的患者無效。

根據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在2012年11月發佈的一項聲明,估計每年歐盟有2.5萬人死於耐藥性細菌感染。另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若不針對抗生素耐藥採取行動,未來30年,抗生素耐藥性每年可能會導致全球1000萬人喪生,相當於每3秒就有一人離世,比癌症目前導致的死亡還要多。

國內抗生素濫用

抗生素濫用的情況在我國已經非常普遍。根據幾年前的統計數據,我國抗生素人均消費量爲138克左右,而美國爲13克(這個數據真是觸目驚心!)。雖然這些年,醫院、藥房對抗生素的管控已經比過去嚴格了許多,但這可能還遠遠不夠。儘管越來越多的地區嚴格執行了“買抗生素等處方藥必須憑醫生處方”,但仍然有親戚朋友可以從某些藥店無處方購買到抗生素。

一些醫生非常依賴抗生素,單純依靠血常規檢查結果就判斷是否需要用抗生素,這在國內似乎很常見。而另一方面,一些患者也會主動要求醫生開抗生素。據調查,我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應用率爲80%,遠高於30%的國際水平。

2015年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者在國際學術雜誌《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兒童暴露於抗生素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復旦大學的這項研究針對江蘇、浙江、上海1000多名8歲至11歲的在校兒童尿液進行檢驗,結果顯示:近6成兒童尿液中檢出了18種抗生素種的至少一種。文章指出,我國兒童抗生素的廣泛暴露狀態可能加重細菌耐藥,從而威脅重要的臨牀治療,也可能對兒童的生長髮育與人羣健康造成潛在危害。已有研究發現,抗生素使用可能與炎症性腸道疾病、兒童哮喘和肥胖有關。

抗生素的濫用到底有多嚴重?真該用的時候你又用對了嗎? 第3張

寫到這裏感觸頗多,從小到大,自己和身邊的人,不知道多吃了、多注射了多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就在前幾個禮拜聽朋友說,她家人的一隻眼睛突然非常紅(沒有外傷、自己也沒有特別的感覺),去附近社區醫院看病,醫生診斷爲眼睛出血,隨後就開了一盒口服青黴素。還好朋友是公共衛生博士,瞭解醫學基礎知識,根據文獻和家人不久前的體檢結果,認爲確實應該是眼球表面的毛細血管破裂。這多半因用力打噴嚏、咳嗽,或便祕上廁所太用力導致的。這種眼睛出血其實一、兩週後就會消失,不需要特別治療,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根本不存在細菌感染),只在眼睛癢的時候滴人工淚液緩解便可。朋友覺得很無奈,好歹是正規的醫生,怎麼這麼隨便就開抗生素?

除了醫生開得隨意,病人主動要求醫生開抗生素的情況也不在少數。不少人把它視爲靈丹妙藥,只要身體不舒服就覺得應該使用抗生素。當我們濫用抗生素,我們都在爲抗生素耐藥性出現和超級細菌的誕生作出“貢獻”。

沒有處方,自己去藥店買過抗生素自行服用的同學舉個手?

抗生素在我國養殖業的使用情況也非常嚴峻。比如,國內養豬業濫用抗生素已經不是新鮮事。2013年中國抗生素使用一年達16.2萬噸,其中52%爲獸用,48%爲人用。超過5萬噸抗生素被排放入水土環境中。

復旦大學課題組在關於兒童抗生素暴露的研究中也發現,兒童體內檢出了臨牀已經停用多年,但在環境和食物中經常發現的抗生素,說明我國的抗生素濫用不僅存在於臨牀治療,環境和食品也是兒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什麼時候使用抗生素?

臨牀上使用抗生素可以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治療性藥用,一種爲預防性用藥。

預防性使用,一般在手術前使用(腸、矯形外科手術等常使用),預防手術可能引起的細菌感染。我生妞妞的時候就預防性地用了抗生素,當時護士的操作裏有一個小失誤,本來是有機會不用抗生素的。據最新的研究報道,對比臨牀用藥指南,澳洲的醫生開出的抗生素是應有的9倍!但就我個人對比在兩國的就醫體驗而言,澳洲醫生在開抗生素的時候已經非常“保守”了。

治療性用藥在確定爲細菌感染或者高度懷疑細菌感染時使用,比如肺炎、鼻竇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比如普通感冒、流感。

下面這張表是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網站找到的。它列出了一些常見疾病是否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濫用到底有多嚴重?真該用的時候你又用對了嗎? 第4張

*急性支氣管炎有時由細菌引起,

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抗生素仍然無效

另外,大多數肺炎都是都是肺炎鏈球菌感染導致的,但對於五歲以下兒童,最常見的病因卻是呼吸道病毒,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最常見的呼吸道合胞體病毒。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通常症狀較爲輕微,不需要住院治療,多休息和多喝水可以很快緩解。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則需要抗生素治療。患上細菌性肺炎的孩子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後,症狀通常會在24-48小時後明顯改善。他們會退燒,精力變好,呼吸變通暢,但可能仍然會持續咳嗽好幾周。一定要注意,堅持用完抗生素所需要的療程,哪怕孩子看上去已經好多了。如果按醫囑服用抗生素三天後仍然沒有緩解,則可能是由耐藥性細菌引起的肺炎,或者是由病毒引起,真菌引起的肺炎比較少見。

周圍很多人都習慣使用抗生素治療感冒,嗓子一腫就要“消炎”。成人平均每年大約患2-3次感冒,兒童則更多。可以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超過200種,最常見的類型是鼻病毒(rhinovirus)。抗生素既不能殺死這些病毒,也無法讓患上了感冒的人感覺更好受。

病毒一般首先感染鼻子和鼻竇,這時鼻子就會分泌透明的鼻涕,它有助於沖洗掉鼻子和鼻竇裏的病毒。經過兩到三天,鼻涕可能會轉爲白色、黃色或綠色。但這並不意味着感冒的大人或小孩需要抗生素。其他的常見普通感冒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塞、喉嚨痛、咳嗽、流眼淚、輕微頭痛、輕微身體痛。這些症狀通常在2-3天時最嚴重,有時候可能會持續達10-14天。

感冒一般不需要看醫生,但如果症狀持續時間超過10天,並且沒有改善,就應當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小孩不滿三個月出現發燒,也需要立即就醫。

以下辦法通常可以緩解感冒帶來的不適:

多休息

多喝水

使用生理鹽水鼻噴劑或滴劑緩解鼻塞

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緩解疼痛或發燒

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只推薦使用乙酰氨基酚緩解疼痛;六個月及以上的嬰幼兒,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可以使用。切記,無論給孩子使用哪種藥物,都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找一個靠譜的醫生太重要了!)。

雖然通過血液、尿液檢測或組織培養實驗可以幫助判斷診斷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但臨牀上大多數時候並不需要。醫生通常可以根據患者的病史描述和體格檢查找出病因。妞在澳洲發燒無數次,她只要一生病,就會高燒(通常都是39度、40度),但從來沒有因此查過血常規。醫生說,除非是非常嚴重的病情,沒有必要去調查是什麼感染。因爲病毒和細菌種類數不清,沒有必要因爲小病(吃完退燒藥就活蹦亂跳跟沒事人一樣),浪費醫療資源去做這樣的一一篩查。妞妞的每一次發燒,醫生會排查肺炎(聽診),排查中耳炎(看耳朵),排查鏈球菌性咽喉炎(看喉嚨),如果持續高燒會排查尿路感染(查尿)……醫生可以通過症狀和經驗初步判斷是病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當懷疑是細菌感染時,纔有可能需要結合實驗室檢測(比如查大便,查血常規,做血液培養,咽喉拭子培養等)來確定。血常規報告裏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計數等指標,不是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判定標準,只是某些情況下的參考指標之一。

每當看到有爸爸媽媽說,孩子檢查血常規顯示是細菌感染,就覺得很悲劇……抗生素濫用,醫生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包括教育患者正確用藥,也是應該醫生的責任。然而,有多少醫生清楚這些檢測指標的意義?清楚針對你的患者的感染,她所用的抗生素,有最佳證據的合理療程是多久?

正確使用抗生素

一旦抗生素失效,將是全人類的災難,我們有責任防止抗生素耐藥性繼續蔓延。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應遵照以下幾點:

1. 有處方纔使用。抗生素屬於處方藥,不要自行到藥店購買。如果懷疑受到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也應該經過專業醫生的檢查和判斷,這樣才能知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選擇適當的抗生素。

2. 按時服藥。“按時服藥”雖然不難理解,但可能真正做到的人並不多。例如一天吃三次的抗生素,應當每8小時吃一次(不是早、中、晚中間任意間隔幾小時服用),這樣纔有助於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從而徹底消滅細菌。

3. 服完療程。按照醫囑服完整個療程,即使提早感到病情有好轉也要堅持,這可加大殺死全部細菌的機會並減少出現耐藥性的風險。口服抗生素的療程不等,要根據病情需要和抗生素的種類而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了很多關於治療不同感染的指南,並根據最佳臨牀證據逐一建議了抗生素治療的持續時間和劑量。醫生開具的抗生素類型和療程長度應該以最佳證據爲依據。

近來,有媒體報道稱,最新研究表明醫生開的抗生素不用按療程服用——這是典型的媒體爲了吸引眼球而誤讀研究證據。實際上,該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抗生素不能過度服用——既要保證消滅細菌,也要確保病人沒有在細菌已經消滅了的情況下不必要地延長服藥時間。這個結論這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抗生素應該按療程服用,且用藥的療程應該以最佳證據爲依據,並不衝突。

4. 不和他人分享抗生素。雖然有時候病症相似,但不一定患的是同一種疾病,如果隨便服用不僅可能延誤病情、篩選出耐藥細菌,還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造成危險。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要把抗生素儲存起來,留着下一次生病服用。

抗生素的濫用到底有多嚴重?真該用的時候你又用對了嗎? 第5張

抗生素絕對是人類歷史上一項非常偉大的發現,它挽救過無數生命,但也不能把它視爲靈丹妙藥,一有病痛就使用。感染是否由細菌所引起,需要由專業醫務人員來判斷(找個靠譜的醫生!)。一旦醫生確認需要使用抗生素,應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不能因感覺症狀好轉而自行停藥或更改使用劑量。這樣才能避免病情反覆,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細菌衍生出耐藥性,防止未來的某天,人類即使輕微感染也無藥可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