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本文已影響2.72W人 

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腦和神經系統對於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生命活動中樞調節的功能。兒童是人類的童年時期,他的所有生命活動都是由神經系統來進行調配指控的,而大腦是在神經系統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


我們對於兒童身體其他方面的瞭解是比較多,而對兒童大腦或者神經系統的發育的認識卻非常少。

所有的家長都知道,當孩子的體溫在38度5以上,就是發燒,我們需要給他吃退燒藥;當我們的孩子跌倒皮膚擦傷,我們也都知道要對傷口進行消毒,然後根據傷口的嚴重程度,採取比較合適的方式來處理。但是對於我們如此重要的大腦,卻好像在大多數的時候忽略它的存在。對於孩子大腦究竟發育到什麼樣的程度瞭解並不多,因此這也就是爲什麼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關於兒童的腦以及發育特點。

神經系統的基礎知識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神經細胞的模式圖神經細胞的樣子和我們認爲的動物細胞的形態是不太一樣的,一般我們認爲動物細胞就是一個球狀的,外面是一層細胞膜,中間有一個細胞核,在細胞膜和細胞核中間就是細胞質,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動物細胞的結構。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2張

神經細胞的這張圖,大家會看到它不是嚴格的球狀。它有一個細胞的主體和不同突起。這樣的突起,分成兩個部分。突起數量多,但是短,叫做樹突。一根或者是兩根非常長的,叫做軸突。這個就是神經細胞的特點。因爲神經細胞太特別了,所以我們在生理學上就給神經細胞起了一個專門的名字,就叫做神經元。 那麼爲什麼神經元跟別的細胞不一樣?這和它的功能是一致的。在生物學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結構和功能相適應。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3張

我們的大腦裏面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個神經傳遞的網狀的結構。當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大腦裏面有很多的連接是沒有形成的,多數都是後天形成。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4張

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獲諾貝爾生物學獎的實驗) 大家從左上角的第一張小圖看起,狗吃食物的時候,它會流唾液,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反應,因爲只有分泌唾液,它才能夠促進它的消化。用生理學上的話,食物和分泌唾液的分泌中樞來說,那麼食物就是一個有效的一個刺激,看眼睛看到了實物,大腦的這個視覺中樞,然後就會看到這個食物,看到了食物之後,它就會把神經衝動傳向唾液分泌中樞。再把信號再傳給唾液腺,然後唾液就分泌出來了。 那麼這個實驗的第二步,給狗一個聲音刺激,那麼大腦的聽覺中樞會聽到這個聲音,但是聽覺中樞並不會把這個刺激傳導給唾液分泌中樞去,因爲聽覺的刺激和唾液分泌中樞沒有任何的關聯,中間沒有神經迴路,因此聽到聲音是對唾液分泌這件事來說是沒有關係的,叫做無關刺激。 那麼巴甫洛夫最著名的就是設計了這個實驗當中的第三步,當他給這個狗餵食的同時給它聽聲音,那麼也就是眼睛看到了實物,耳朵也聽到了聲音,長此以往視覺中樞還有聽覺中樞之間就會建立起一個關聯,進而把聽覺中樞和唾液分泌中樞之間也建立起了一個關聯,這樣的神經連接。原來在聽覺中樞和唾液分泌中樞之間是沒有神經關聯的,經過巴甫洛夫的第三步實驗反覆的強化,在聽覺中樞和唾液分泌中樞之間建立起來神經聯繫。 因此第四步的實驗就是隻給它聽聲音而不餵食,食物沒有出現的情況下只聽聲音,聽覺中樞也直接把信號傳給了唾液分泌中樞,這隻實驗狗也分泌了唾液。這個實驗就說明了在我們的大腦當中神經的連接是後天可以建立的。 我們說對孩子教育的實質,其實是給孩子的腦子裏建立他沒有的但是我們想讓他有的神經連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我們要強化我們所希望他有的這個習慣也好,技能也好,我們弱化一些神經連接,就是我們認爲壞的習慣。所以說教育孩子第一強化好的連接,第二弱化不好的神經連結。 重點講腦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5張

腦的結構示意圖

神經系統是挺大的一個系統,在神經系統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就是我們的腦。腦是非常複雜的,圖中是我們大腦的右側大腦,我們的後腦勺那一部分,這個是把左腦和右腦沿中線縱剖開來的樣子。腦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器官,大家不需要有那麼多的專業的知識,我們只需要對大腦的結構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就行了。

在上圖當中大部分的都是大腦的部分,就是上面像一個帽子一樣蓋在這個腦的最頂,那麼當然我們也能看到其實是右大腦半球,大腦就分成了左大腦半球和右大腦半球兩個部分,它們中間是連起來的,這就是大腦。那麼後面是有一個小腦,後面的下方有一塊那一部分就是小腦。我今天希望大家所知道的是腦幹的一部分,在中間有一些像柱狀的部分插在裏面,也有人說它像一隻小鳥,那麼這一塊就是腦幹。那麼腦幹的頂部是丘腦,它是比較龐大的一個部分,丘腦就鑲嵌在大腦的深處。

因此我們可以把這個腦分成大腦,小腦,腦幹和丘腦,這樣的幾個部分。

大腦的功能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6張

因爲有大腦的存在,我們有了語言的能力,有了想象力,有了創造力,使人類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動物,所以大腦是一個很高級的功能。 腦幹當中的這些生命活動中樞都是預設好的,它都是一些基礎生命活動的中樞,比如說心跳,呼吸。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像腦幹這樣的部分他發育是成熟的。而相比之下我們的大腦的發育水平是比較滯後,那麼出生的時候大腦的功能還並不完善。 從剛纔發的這張圖上大家也可以看到大腦是在上面,而小腦腦幹和丘腦是在大腦的蓋子下面壓着,我們就不妨把人腦就分成了上腦和下腦兩個部分,上腦就是大腦,下腦就包括腦幹、丘腦和小腦。大腦又分成了左大腦半球和右大腦半球,簡稱左腦和右腦。但是這樣對大腦結構的描述也僅僅是在這堂課裏我們是這樣,在生理學上,人體解剖學上我們是不這樣來分析這個腦的結構的。 兒童的腦發育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7張

我們可以看到右腦,右腦部分有很多人在這個草地上休閒、彈琴、唱歌、放風箏,右腦它主要管的是情緒,情感,感受。左腦我們看到人們在那裏工作,左腦負責的就是語言,邏輯,推理等。只有左腦和右腦它都能協調起來工作的時候,人體的生命活動纔會非常的和諧。 我們的孩子先天發育的特點是右腦發育靠前,左腦發育滯後。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8張

請大家看一下這張圖,這是我們家的二寶,拍這張照片的時候,他是大概一歲七八個月。他正在玩塑料小飛機,那個駕駛艙尤其小,他在玩這個玩具的時候,試圖把腳往玩具飛機的駕駛艙裏踩,想讓自己坐到這個駕駛艙裏。我們成年人絕對不會試圖坐進這麼小的玩具裏去,我們知道空間太小了坐不進去,所以我們不可能做這樣的嘗試。 但作爲孩子來說,他沒有這樣的空間感,他的左腦的這種分析的這種功能是非常欠缺的,只是在想,我想坐進去,坐到這個飛機裏面去將多麼的好玩,然後他的右腦就會非常的這個強烈的工作,左腦不會去分析。那麼這張有趣的圖片就充分的說明了孩子的左右腦。大腦完全發育成熟,那將是25歲以後的事兒了,所以我們對孩子左腦的期待,左腦功能的期待要保要非常足夠的耐心纔可以。 不過雖然他的左腦要到25歲之後纔可以完全發育成熟,但是如果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去教育、引導、調動他。那麼強化他的神經的連接,對孩子的左腦的鍛鍊將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儘管它沒有發育成熟,我們的教育也將是有效果的。 從左右腦的角度看孩子爲什麼崩潰大哭

總感覺孩子道理都懂,偏要胡鬧?你懂TA,卻不懂TA的大腦 第9張

我用剛纔發的這張圖再進行一下解釋。

左邊是一個小朋友和他的爸爸在一起。爸爸給他買了一個冰激凌,小朋友不小心把這個冰激凌掉在了地下,然後小朋友看起來就非常的不開心。她爸爸說沒關係再去買一根兒。下一張圖,孩子哭的更厲害了,他的爸爸感到很無助,我都說了要給你買一支冰激凌,你怎麼哭的更厲害了?第四張圖,孩子開始痛哭,而爸爸這個時候也要崩潰掉了,說我都說了要給你買一個冰激凌了你爲什麼越哭越兇?然後到了山頂之後,爸爸和孩子同時都進入了情緒崩潰失控的這麼一個狀態。 首先當孩子的這個冰激凌掉在了地下之後爸爸說什麼呢?爸爸說沒關係我可以再給你買一根。那麼請大家想一下,左大腦掌管的是邏輯和思維,右大腦掌管的是感情,那麼爸爸是在和孩子的左大腦在說話。爸爸一再的在給他這個講道理,這些全部都是左邊的這個功能,所以他一直在和孩子沒有開啓的左大腦進行對話,因此他的這次安撫實際無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他的孩子他是右大腦是比較發達的,那麼我們就要和他的右大腦進行連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們說出他的感受、說出他的情緒,這樣就能和他的大腦連接上了。比如說我們面對一個冰激凌掉到地上的小朋友,你說寶貝你是不是很難過,因爲這個冰淇淋掉在地下你非常的失望,你很難過是嗎?當你說出這樣動情的話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和孩子的右大腦就連接上了。 那麼他的冰激凌掉到地上他的右大腦是異常活躍,他是處於一種比較悲傷的一種狀態,當我們和他的右大腦一旦連接上了之後他的右大腦就不會持續發熱,他的右大腦就會逐漸的冷卻下來。當他的右大腦逐漸的冷卻下來了之後,我們纔有了可能去和他的左大腦說話,然後再調動他的這種邏輯分析,然後用語言去再去分析解決這個問題。 要上腦憤怒不要下腦憤怒下面我們來看兒童的上下腦的整合的問題。首先我想請大家思考一下上腦和下腦相比來說哪一部分是原始的功能,哪一部分是更高級的功能?這個咱們剛纔其實已經講過了,那麼高級的功能就是上腦的功能,那麼下腦的功能是相對原始的這麼一個功能。 在講孩子的上下腦的配合之前我先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就是上層腦發怒和下層腦發怒這樣的兩個概念,那麼人會有憤怒的這樣的一種感覺,但這種感覺有兩種:

上層腦的發怒:他非常生氣,但是他並沒有失去理智,他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爲;

下層腦的發怒:他已經完全歇斯底里,完全失控了,他失控是誰失控了呢?是失去了大腦對行爲的這種控制。

這樣是兩個概念。

那麼我們知道了孩子的這個上層腦沒有發育成熟,下層腦比較成熟,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樣的一個指導意義呢?這就是我們應該讓孩子沒有發育成熟的這個上層腦儘可能多的控制他自己,不要讓孩子的下層腦控制他自己。就是減少孩子進入下層腦發怒的這樣的一個狀態,就是不要讓孩子進入這種情緒失控的狀態。所以我們來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是在看到孩子情緒在醞釀的過程當中要及時的叫停。 那麼一旦孩子已經進入了下層腦發怒那種那種歇斯底里失控的那個狀態怎麼辦呢?

第一,我們要首先減少,不讓孩子進入下層腦的這個狀態。

第二,一旦進入了下層腦的狀態,只有先安慰他的情緒,先讓他平靜下來了之後你再跟他說道理,他纔有可能聽到。

那麼還有一點想跟大家強調的就是,既然我們非常想減少讓孩子進入下層腦發怒,那麼我們作爲家長我們不能這個失去理智。當我們自己一旦也進入了下層腦發怒的狀態,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也是儘快的安撫自己的情緒。

怎麼去處理自己的情緒,那麼各人有各人的這個辦法,那麼儘快的用一種健康的方式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之後,然後再處理這件事兒。

孩子有負面情緒,家長怎麼引導? 那麼好了,下面我就重點談一下,一個我們很多家庭都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當孩子出現強烈的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能做什麼? 當孩子特別好的時候,我們都非常愛我們的孩子,沒有接納孩子的這個困難,我們所遇到的接納孩子,感到有些困難的時刻,都是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尤其是在孩子發脾氣有強烈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覺得是非常挑戰的,那麼我們該怎麼做? 我先說3個錯誤的做法,第一個錯誤的做法,就是忽略。比如說當我們的孩子說這個,我很害怕,或者是我很累,或者是我很疼等等的時候,我們家長的反應如果是這不算什麼,或者說是,你就輕輕的說一下,你不疼,或者說你一定要勇敢。沒關係。說這些話,其實就是否定孩子的這樣的情緒,或者是忽略孩子這樣的情緒,那麼,這是兩種錯誤的做法,還有一種錯誤的做法,就是隻承認孩子的情緒但不引導。 那麼我們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我們第一個要和他的這個右腦進行連接,就是要接受接納他的感受,接納他的情緒,但是我們又不止於此,我們在,等我們那個接納了他們的情緒,接納了他的感受之後,他的這個右腦和下腦都得到了充分的這個冷卻了之後,我們的最終的目的是要去調動他的左腦,然後讓他的左腦去這個,所以說第一步是理解他,接納他,認可他的情緒,就是情緒是沒有什麼錯的。

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合適和不合適。那麼光去接納認可他的情緒不足夠,我們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左腦的思考的能力,那怎樣去訓練它左腦的思考的能力?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去刺激他的左腦,讓他去思考,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 很多家長他沒有耐心,遇到一個什麼事兒,比如說這個冰淇淋掉在地下了,然後我們直接就會說,我再去給你買一個或者怎麼樣,直接就把這個處理的方案就給到孩子的這個面前,那麼我們更應該做的事情是問孩子意見,引導孩子去思考。

因爲大腦和我們機體別的這個部分也有類似的,就是越用越靈光,你多通過一些問題去啓發他,然後去動腦,那麼他腦子就會越來越靈活,那麼他腦子裏的那些神經連接就會越來越強勁,比如說,當他和別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別人搶他玩具的時候,那麼我們馬上就給他支招,說你可以這樣做,你可以那樣說,那麼下一次,你不妨可以問你的孩子,說你覺得該怎麼去做?你覺得你現在能做什麼?或者說你可以給這個小朋友說什麼話?這樣就會引起他的思考,然後他的這種每一次的思考,那麼他的那個神經連接就會加得到一次強化,那麼這個刺激給的次數足夠多,那麼這個神經的連接就會生成。 當我們一次一次的問孩子,當別的孩子搶他東西,或者說是他想要別的孩子手裏正在玩的那個東西,我們不要直接給方案,而是問他,你覺得該怎麼去做,讓他的左腦進行思考,然後突然直到有一天,通過足夠多次數的鍛鍊,他腦子就會,那麼他的大腦就會自動的作出反應,他該怎麼去做。 幾個小竅門 那麼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教育孩子的過程,那麼這樣的一個過程是需要耐心的,需要我們非常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這個引導教育的,那還有幾個小的竅門,可以幫助到孩子。 當孩子有強烈的負面情緒的時候,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這幾招, 第一招,運動可以讓我們的下層大腦冷靜下來,就當我們特別容易發怒,下層大腦就就要接管我們的身體的時候我們帶着孩子做幾個遊戲,然後帶着他玩幾個遊戲,讓他的身體運動起來, 這個是會舒緩他大腦這個緊張的一個非常有效的一個做法。 第二招,小竅門就是讓孩子去描述他的情緒。因爲他的年齡非常小,他有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煩,。我們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去認識他們的情緒。

當他有強烈的情緒的時候,我們讓他用語言去描述他的感覺,他在說話的同時,那麼他的這個下腦就慢慢的冷卻了,我們作爲家長可以給他做一些幫助,比如說我們可以說你這種感受就叫做失望,這樣給他的情緒進行命名,那麼下一次孩子再有這樣的情緒,就是你多次的訓練了之後,那麼孩子他就會對自己的感受認識的更清楚,其實他就是在做自我安撫的這樣的一個過程了。、 第三招,是讓孩子意識到情緒就像天氣一樣是暫時的,就好像是現在正在下雨,過一會太陽很快就會出來。孩子在情緒之中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爲他們沒有意識到可能5分鐘之後,我就破涕而笑了。當我們能夠在根據恰當的時機,讓孩子知道人的情緒的高低起伏是正常的,我們成年人也一樣,所以當我們在處於情緒低谷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會更加坦然的接受。 第四招,小竅門就是還有一個叫做知覺之輪這樣的工具。就是我們對一個事物的感覺是有非常多的維度的,然後對這件事情的感覺有正面的維度,也有負面的維度。

有的時候當我們進入了這個負面的情緒當中,我們就陷入了負面的這個,或者是某一個它的這個控制當中,而沒有理解到事情的這麼一個全貌。那這個是需要引導孩子認識到的。 小 結 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塑造我們孩子的大腦建立好的連接,減弱不好的連接。我們教育的目的,我們教育的目標是想讓我們的孩子,幾個不同的腦的這個部分能夠非常協調的一起來工作。那麼孩子左腦和右腦的特點來看就是他的右腦是比較發達的,左腦是相對不成熟的。那麼我們的策略就是發生了什麼事都要先和他的右腦連接。這就是我們在很多教養策略當中所提到的共情,一定要把他的情緒說出來,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他的心情。當你能做到共情,當你能和他的右腦連接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才能拉近你和孩子的距離,他才能聽見你下面說的這個話。這個就是左右腦的特點帶給我們的啓示。 那麼上下腦的這個啓示,就是孩子的這個上層腦,也就是他的大腦發育是非常不成熟的。

那麼你想一想,你爲什麼要要求一個大腦發育還沒有成熟的一個孩子對自己的情緒的控制能力達到很高的要求,這是不現實的。因爲它的結構決定了它不具有那樣的一個能力。那知道了這個它的上層腦的控制,大腦的控制能力比較偏弱之後。那麼我們成年人,就要這個看到孩子的情緒的走勢,然後及時的叫停,讓他冷靜下來,冷靜下來了之後,我們再教育他。然後我們不要做那個把孩子推到下層腦狀態的那個人。

有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失控,往往是因爲家長的做法把孩子激怒了,那麼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好的。那麼最後我還提到了幾個比較實用的,當孩子有強烈負面情緒的這個對策。有幾個小辦法,第一個就是運動,第二個,就是讓孩子用語言多去描述情緒,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第三,讓孩子知道情緒都是有起有伏,這個是很正常的。第四,就是我剛說的這個知覺之輪。我們要讓他看到這個事情,還有一些其他的方面,讓他更加全面客觀的去看待這個事情。 那麼我們在孩子非常小的這個階段,我們就去訓練孩子,他的腦的這個協調。我們來去訓練他對自己的情緒的認知,訓練他對自己情緒的控制,那麼這個纔是孩子在幼小狀態當中最應該訓練孩子做的。當我們的孩子大腦更加整合,情緒控制更加的這種自如的情況下,那麼將帶給他一生的是一個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這樣的一個心理狀態。那麼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之下,那麼他在這個學習,學術工作上,他的這樣成功,他才能帶給他一個紮紮實實的一種幸福感。 

問答VS

姍姍在早教機構老師們都說,要早些接觸早教課才能讓孩子注意力集中,然而幼兒園的老師則說早教課上得太多會注意力不集中,請問哪個纔是正確的呢?不同的老師說的話,可能有一部分也是出於這個商業的目的,其實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我們家長自己,不管是去哪上課他都是從外界來說去幫助家長的。不會有任何一個早教機構或者一個幼兒園或者任何一個學校,可以讓我們把孩子送去我們做家長的就什麼心都不用操了。

所以對孩子要上多少課我覺得還是要看家長來安排,而且你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一定要以自己爲主。親子在一起的這個課程當中其實很多就是對家長進行一下教育。其實我們更希望的是家長能把在課程當中的一些東西能夠帶回家裏面,能夠延伸這個課堂。

這個課堂本身不能代替完全的對孩子的早期的一個教育,對於孩子的早期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陪伴和接納,讓孩子從小他就知道爸爸媽媽愛她,媽媽接納他,他心裏的那個愛的郵箱被裝滿了,被愛所滋潤了。這個是孩子們在3歲或者5歲之前所最需要的。

強子大腦的發育存在關鍵期嗎?一些針對左腦和右腦的學習是否對孩子的學業起到幫助的作用?敏感期肯定是有的,其實也就是它系統某一個功能爆發式的發展的這麼一段時期。

然後還問到了這個左右腦的開發,就是這個左右腦開發的這個課程有沒有用?那麼剛纔我提到了一個概念,你這個腦和身體的其他的部分是一樣的,越用越靈光,那麼我們做一些腦的開發肯定是有用的。

我仍然要強調,我們對孩子的腦進行開發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要用太功利的這個目的去開發孩子的大腦。在我看來在孩子最早的這幾年對孩子大腦開發的最重要的不是學科方面的這些技能,而更多的是讓孩子能夠學會一些比如說更加平穩的情緒,比如說的他的這種安全感的建立,在這些方面對孩子大腦的塑造將對他一生的影響更加的久遠,更加的有意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