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4歲娃照顧臥牀生病媽媽

本文已影響7.79K人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4歲娃照顧臥牀生病媽媽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4歲娃照顧臥牀生病媽媽

這是一個三口之家,男主人每日在外打零工賺錢養家,女主人患病在牀,4歲的兒子在他們一遍遍的指導下,學會了做家務,幫助爸爸照顧媽媽的生活。

22年前,在老家自貢務農的鄒柏香得了類風溼,但一直沒有根治。前年冬天,病情加重的鄒柏香在丈夫蔡建中的陪同下,來到成都看病。去年年初,鄒柏香的病情加重,已經無法行走、站立,每天只能躺在牀上。如今,她的雙手已經彎曲,無法伸直,雙腿也扭曲變形。蔡建中說,由於家中父母年邁,他只得帶着妻兒來到成都,繼續打工掙錢,帶妻子看病。

鄒柏香說,丈夫每天都在蘇坡橋附近背水泥、河沙,爸爸白天外出打工,小佳熹便照顧媽媽。從早上起牀後的穿衣洗漱,到中午的煮飯餵飯,都要由4歲多的小佳熹來做。

  4歲娃的一天

  媽媽笑說:水又放多了,飯煮稀了

蔡佳熹今年4歲,媽媽鄒柏香身患類風溼多年,如今只能整日躺在牀上;父親蔡建中每天都在蘇坡橋附近背水泥、河沙賺錢養家。因此,去年快滿四歲時,小佳熹就開始學着做家務,如今他已能照顧媽媽的生活:穿衣、做飯、餵飯、買藥。

  給媽媽煮飯

昨日下午1時40分,在文家場興業街的一間出租房內。4歲零9個月的小佳熹正蹲在牀尾,低着頭擺弄着汽車玩具,旁邊還放着幾個玩偶。電飯煲裏冒出了熱氣,37歲的鄒柏香連忙提醒:“佳熹,飯煮熟了,快去拿碗。”小佳熹丟下玩具,跑到牆邊的櫃子旁,取出兩個碗準備盛飯。“你水又放多了,都快煮成稀飯了。”小佳熹揭開鍋蓋,鄒柏香看了一眼,笑着說。小傢伙撓了撓腦袋。隨後,身高不到1米2的小佳熹踩在椅子上,從掛在牆上的筷籠裏取出勺子,下來又熟練地盛了大半碗飯,加了一塊泡姜,端到了媽媽牀邊。這是兩人的午飯。

  給媽媽餵飯

小佳熹舀了一勺飯,細心地吹了吹,踮起腳把飯遞到媽媽嘴邊。要是米粒粘在鄒柏香嘴上,他還要用勺子把米粒刮下來,再喂媽媽。鄒柏香吃一口,小佳熹再吃一口,就這樣你一口我一口,吃了兩碗米飯。

  給媽媽買藥

吃完午飯,鄒柏香讓兒子把碗洗了。但小傢伙卻把碗放到桌子上,跑到牀尾玩他的玩具。十多分鐘後,小佳熹才站起來,出門給媽媽買藥。藥店距離他們租住的地方不過百米遠,走進店裏,營業員都認出了小佳熹,問他要給媽媽買什麼藥。“今天買止痛的藥。”小佳熹盯着櫃檯。因爲此前每次來買的止痛藥都是芬必得,於是營業員就拿了一盒芬必得給他。回到家裏,小佳熹把藥遞給媽媽,又來到房屋外的公共水池邊,將碗和勺子沖洗了幾遍。

  跟爸學炒菜

昨日下午5時許,鄒柏香的丈夫蔡建中回到家中,開始煮飯。他炒了兩個菜:青菜炒雞蛋和土豆絲。在炒土豆絲時,小佳熹站在一邊,鬧着要炒菜。蔡建中就把鍋鏟交給他,小傢伙像模像樣地炒了幾下。吃過晚飯後,蔡建中又和兒子洗了碗筷,然後出去繼續幹活。

蔡建中說,畢竟兒子只有4歲,所做的這些事情都需要大人告訴他,不然孩子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是做不好。比如煮飯時,小佳熹雖然自己會放米、倒水,但若是鄒柏香不在一旁指點,他往往放的水太多或太少。還有些時候,鄒柏香讓兒子做事情,但小佳熹總有些貪玩,經常拖着不做,“畢竟,他還是一個不到5歲的孩子。”

  4歲娃的一年

  爲媽媽按摩 無奈手勁太小了

  第一次用電飯煲 他曾被電到

“剛開始根本沒想到他(蔡佳熹)能做這些。”蔡建中感嘆,去年年初兒子快四歲的時候還什麼都不懂,但在妻子的教育下,小佳熹還是學會了不少本領,也能照顧好鄒柏香。

最開始時,小傢伙什麼都不懂,都要媽媽一遍遍地告訴他:拿勺子舀飯、倒熱水喝、掃地……第一次煮麪時,小佳熹直接把麪條放到冷水裏煮。剛用電飯煲時,他也被電到過。鄒柏香還記得,兒子第一次去藥店買藥,營業員都不賣給他,直到小佳熹拿着媽媽寫的紙條過去,藥店才把藥賣給他。

此外,每當鄒柏香身上疼痛時,小佳熹還要給媽媽按摩。鄒柏香說,兒子的手勁太小,按的時間不長。按摩腿部時,小佳熹還要調皮地撓撓媽媽的腳心。

從不吃零食 沒吃過生日蛋糕

“他很聽話,喊他幹啥子都要幹。”鄒柏香說,如今,小佳熹能夠煮飯、下面條、掃地、洗碗、買藥,還跟着爸爸學炒菜。和同齡人相比,小佳熹要更加成熟、懂事。他很少朝她要東西,也幾乎不吃零食,大人吃什麼他就吃什麼。爲了省錢,小佳熹過生日從未吃過蛋糕,穿的衣服、玩的玩具也都是熱心人送的。今年過年有人送來香腸和臘肉,但鄒柏香一直沒捨得吃,準備7月兒子過生日時,再煮來吃。

鄰居們證實了這些說法,在他們眼裏,小佳熹雖然只有4歲,但很少在外面玩,幾乎每天都呆在家裏。有一次,鄒柏香在屋內不慎跌倒,小佳熹扶不起媽媽,就跑下樓去,找了鄰居幫忙。

  現實與希望

  一邊是家貧母病

  一邊是將到讀書的年齡

一個多月前,小佳熹上幼兒園了。鄒柏香說,剛開始時,兒子還不願意去,一直嚷嚷着要打工掙錢,給媽媽看病。但想着兒子日益長大,鄒柏香還是將他送到了出租房對面的一家幼兒園。

在出租屋的牆上,掛着一張拼音表和1~100的數字表,這都是熱心市民送來的。如今,小佳熹已會寫自己的名字,也能從數字1背到90。兒子讀幼兒園時,鄒柏香每天中午就吃兩個饅頭充飢。然而,由於她的病情時常發作,小佳熹也不能天天去上學,還要經常請假在家裏照顧媽媽。

一邊是鉅額的醫藥費和行動不便的困境,一邊是逐漸長大的兒子,鄒柏香有些猶豫了。“我還是想讓他讀書,多聰明的一個娃娃。”鄒柏香表示,雖然自己需要人照顧,但她還是希望兒子能夠上學,那裏纔是他應該去的地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