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做到高質量陪伴孩子

本文已影響5.25K人 

高質量陪伴纔會讓孩子變優秀?寶媽們表示:怎麼舒服怎麼來。能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非常有限,這也是許多人選擇做全職媽媽的原因。

父母怎樣做到高質量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其實卻大有學問。而關於高質量陪伴,寶媽們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1. 我最討厭別人對我帶娃的生活指手畫腳,是我陪伴,不是你陪伴。

2. 煩透了高質量陪伴這個詞,每天下班後能陪陪孩子,已經是我的極限了。

3. 我已全身心地付出,孩子吃的好,養的胖,玩的也好,這難道不是高質量嗎?爲什麼要聽隔壁的孩子背唐詩呢?

你看,有的媽媽未必認同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性,而有的媽媽則對“高質量”如何來評判有着不一樣的想法。也許,媽媽們或者爸爸們正陷入某種誤區,對陪伴或者望而生畏,或者急功近利,不一而足。

高質量陪伴意味着高產出?

對不起,陪伴孩子不是備考!

“你天天都在幹什麼?同學的孩子和咱家女兒差不多大,已經會心算和背唐詩了。”面對丈夫的詰責,全職媽媽小美有苦難言。每天打理孩子的生活已經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而且一天之中她也會抽空教孩子認字,或者唱歌。在小美看來,她已經很努力地在陪伴孩子了,但仍然達不到丈夫口中的高質量,她很苦惱。

其實,這種衡量標準就是有誤差的。孩子每個階段能掌握的技能是和她身心發展密切相關的,比如在孩子0到2歲間,陪伴要解決的首要課題就是對“哭”的迴應。孩子哭了,意味着餓了、尿了、害怕了、困了,這些瑣事迴應好了,就能稱得上高質量的陪伴了。6歲以上,纔是孩子學習知識、培養技能,並因此獲得成就感的時期。

高質量陪伴並不意味着孩子學業上的高產出,這本身就是兩個範疇。急功近利的做法,倒不如直接將孩子送去早教機構來的痛快。

高質量陪伴就是控制孩子的一切?

有時候放養反而更有效!

不少家長對孩子都有溺愛心理,在陪伴過程中,生怕孩子磕了碰了,寸步不離地噓寒問暖,總是抱着孩子給予撫慰,即使孩子已經成長了,依然以小孩子的心態來看待他們,恨不得包辦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的孩子不需要有挑戰,有我在就夠了!”當這位媽媽自信滿滿地說出這句話時,其實就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想法設法對孩子進行控制和干涉,過渡寵愛,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拖延孩子的成長。這叫做高質量陪伴嗎?分明是誤事!

有時候,操控孩子的一切不如放養。安靜地看着孩子的成長,讓他有競爭,有挫折,並見證他一步步成長起來,遠遠比捆綁式、被動式地灌溉要強得多。父母省力氣,孩子也愉快。

高質量的陪伴就是單向度地陪孩子玩?

爲什麼不讓他陪你玩呢?

之所以會對高質量陪伴有牴觸情緒,是因爲它耗時多又無趣。不少家長抱怨,自從有了孩子,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被急劇壓縮了,而且絲毫看不到解決的希望。

更有一些人表示,和孩子玩的遊戲都很無趣,很幼稚,但還是要耐着性子來陪伴。有時候,家長會覺得自己被高質量陪伴給綁架了,除了陪孩子,自己很多該做而未做的事,都辦不成。

我只是滿足他,我在陪他,這種想法充斥着單向度的侷限性。爲什麼要讓自己受困於目前的局面呢?在國外,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着他環遊世界了,而中國的父母則更多地習慣於將孩子圈在家裏這樣舒適感和安全感都極強的地方,並拒絕改變。

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意味着你對帶孩子生活的妥協和遷就,爲什麼不帶着他走進你的世界呢?雖然這有些麻煩,但帶着孩子走親訪友,或者出門旅行,讓他有機會參與到你的生活中來,你會發現,孩子不僅能適應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與你的關係也更親密了。

而且,跳脫繪本之外的實踐和觀察,會帶給孩子全新的體驗。書本上講一百遍的辣椒、西紅柿,都不如帶着他實際去菜市場,或者地裏看一看來的真實和有效。千萬別把自己的育兒圈圈定上了固定的場所和時限。換種方式,效果也會不一樣。

所以,寶媽們鄭重宣誓,在高質量陪伴這件事上,怎麼舒服怎麼來!

只是,你還需要做到這幾點。

專心投入:一些父母把陪伴孩子的時間當成了自己的休閒時光,或是開着電視機一集集地追劇,或是捧着手機玩個不停,對於孩子的需求漠不關心,沒有真正的觀察和體會。這樣的父母,只是“陪着”而非“陪伴”,就更談不上高質量了。

耐心引導:小孩子的精力總是十分旺盛,也差不多個個都是“十萬個爲什麼”的錦囊,他們喜歡發問,更喜歡重複。缺乏耐心的家長,會挫傷孩子的好奇心和進取心。

相反,正是因爲幼兒時期獨有的重複性,你纔可以不失時機地先教會他《千字文》、《弟子規》等啓蒙讀物。大人一個問題一段話重複兩三遍就膩了,但孩子不一樣,每一遍他都能像第一次學習那樣保持熱情,而你的耐心,跟得上嗎?

安寧愉悅:高質量的陪伴,要求父母和孩子共同處於一種安寧、平靜、愉悅、舒適的氛圍中來。拒絕瑣事帶來的焦慮,也拒絕工作帶來的壓力,在放鬆愉快、親密的親子關係中,陪伴才具備高質量的起點。

如果父母煩躁不安,或者覺得無趣乏味,也會帶給孩子深深的不安全感,這種狀態下的陪伴,不如暫時分離更好一些。

言傳身教:荷蘭教育家伯納德·李維胡德所說:“孩子對他周圍環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說的就是父母言傳身教的作用。父母專心做自己的事情,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進取心,對家人呵護有加,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做人做事有着良好的價值判斷,這些本身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高質量陪伴。

總之,高質量陪伴不是唯成績論的道德綁架,也不是將父母圈禁在家中與子女進行的無趣互動,一寸光陰一寸金,別讓陪伴變成單純陪玩的浪費光陰,也別讓陪伴變成彼此厭棄的管制與被管制。高質量的陪伴,更需要你來用心陪伴,而且必須澄清一點的是,這不僅僅是媽媽的責任,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員也責無旁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