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衝動愛打人,家長怎麼破?

本文已影響8.97K人 

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做?有好幾個媽媽都說自己很苦惱,因爲自家娃就屬於衝動型的,總喜歡打別人,這個到底怎麼破?

想起潼潼兩歲左右也出現過一陣子打人的情況,她的性格其實一直比較溫和不好戰,但前腳剛步入兩歲,後腳便彷彿變了一個人一樣,哭鬧粘人不說,還出現了偶爾的攻擊行爲。

一天潼外婆不小心碰倒了她的積木,她邊哭邊上去就咬了外婆一口。下班回到家,外婆舉着還有着淺淺紅印的胳膊跟我投訴:“這孩子怎麼還學會咬人了呢,你可得趕快管一管。”

無獨有偶,沒過幾天,朋友帶着娃來家裏玩,小姐倆大部分時間各玩各的偶爾互動一下感覺還挺不錯,突然她就照着妹妹的胳膊拍了一巴掌,妹妹哇的一聲就哭了。我趕忙一邊道歉一邊將潼潼抱到另一邊,這才發現原來妹妹手裏正拿着潼潼最愛的玩具。

還記得我當時按捺住快要爆發的火氣,還要拿出十二萬分的耐心告訴潼潼咬人是不對的,可內心隱隱地擔心卻怎麼都揮之不去:

我的孩子這是怎麼了?

孩子衝動愛打人,家長怎麼破?

那段時間,我算是深深體會到了家有T2小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酸爽。

在腦袋爆炸之前,我決定趕快尋找點理論支持,給自己降降火氣。

查了一堆發展心理學資料才發現,原來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開始慢慢明白,自己和媽媽是兩個獨立的人。他們的內心抑制不住地想要向這個世界宣佈自己的新發現,便會使出渾身解數來彰顯“我”的存在。

“我要自己做,這是我的玩具,這是我的領地”……“我”這個概念悄悄地鑽進了他們的小腦袋裏。他們開始有了比吃喝拉撒睡更加高級的需求和情感。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因爲大腦還在努力地發育中,而小傢伙們的語言能力剛剛萌發,對於道德的理解也纔剛開始,使得他們無法將內心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更不能很好地抑制自己的衝動,所以纔會用最容易表達的辦法:肢體攻擊。

其實,從嬰兒後期開始,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偶爾表現出攻擊行爲,這種表現也是正常的。只要父母稍加引導,隨着孩子的成長,這種打人的行爲會慢慢好轉甚至消失。

儘管大多數兒童心理髮展的書籍都在反覆提醒着我們以上事實,但我仍然抱着將信將疑地態度。不管了,還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引導這方面吧。

很長一個階段,我給潼潼反反覆覆地讀《手不是用來打人的》、《牙齒不是用來咬人的》這類繪本,告訴她手和牙齒真正的用途,讓她感受到正確運用身體部位能給自己以及他人帶來什麼便利和快樂。

當潼潼再次出現咬人、打人的情況,只要我看見,我會第一時間制止。我會蹲下來牽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嚴肅而堅定地告訴她:不可以打人,打人會讓人受傷。

當蹲下來和孩子對視時,孩子不會因爲我們的盛氣凌人產生恐懼或者逆反,直視更可以讓他們明白我們的態度。

接下來,我會幫助潼潼認清攻擊性行爲背後的原因。

如果她是因爲生氣,我會說:“潼潼剛纔玩得好好的玩具,被姐姐搶走了你一定特別生氣。”先肯定她的情緒,只有讓她認清自己的情緒,才能進一步引導她控制情緒。

然後要告訴她正確的表達方式是什麼:

如果你還想繼續玩,你可以告訴她等我再玩一會再給你,你也可以把另一個玩具分享給她。如果是因爲對對方好奇、想和對方一起玩、想跟對方打招呼,那就告訴她邀請別人、與人友好正確的方式該怎麼做。

就這樣過了一陣子,她動手的行爲就消失了。儘管我並不確定到底是我引導的方法起了作用,還是孩子本身的成長與發展使其渡過了那段自我意識敏感期,總之現在的潼潼依然是個溫和,沒什麼攻擊力的小軟妹。

當然,如果三歲以上的孩子依然攻擊性比較強,比較容易衝動,情況會變得不太一樣,解決起來也要比以上的情況複雜許多。

前段時間,我高中同學的羣裏,有個同學就爲孩子打人的事兒發愁。她說已經有好多次因爲兒子在幼兒園打人,被老師、家長告狀,家裏人好話壞話都說盡了,各種懲罰辦法也都試過了,氣急了娃爹還揍過兒子,但依然不起什麼作用。她已經煩透了總是去學校道歉的情況,又擔心自己會不會養了一個衝動的小怪獸。

對於同學的焦慮和擔憂,我真的挺能理解的。但我依然不很贊成“我的孩子打了別人,氣急了的我就把孩子打了一頓”這樣的處理方式。如果一邊打孩子,孩子一邊反問我們:“是你說的打人不對,那你爲什麼要打我?”我們又該如何解釋?

況且,即便孩子不問,他的心裏也一定會有所效仿。因爲以暴制暴的方法,是在強化錯誤的處理方式。沒有什麼比目睹一場暴力,更容易讓孩子有樣學樣了。

其實,咱們也不用過早給孩子貼上“具有攻擊性”的標籤。有些孩子可能因爲氣質、性格的原因,比一般孩子精力更加旺盛,更加好動,但恰巧又比較笨拙,缺乏協調性,身體控制能力較差。

對於這樣的孩子,建議多給孩子提供“動”的機會,比如跳舞、練體操、摔跤、跑步、汽車等等,也可以一起練練親子瑜伽,讓孩子學習放鬆與自我控制,學習如何通過控制身體來緩慢而小心地做動作。也可以和老師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安排一些讓孩子釋放過剩精力的活動。

還有的孩子,屬於先天衝動型。這種孩子頭腦一熱就會立刻行動,很少會停下來思考。當這種衝動是攻擊型,他就會下意識地做出攻擊行爲。

他也會有其它的衝動表現嗎?還是隻是表現爲攻擊性?

對於這類孩子,關鍵在於幫助他們學會在“衝動”和“行動”之間加入思考。建議的“遊戲介入”的方法,也許可以幫助到有困擾的家長:

■在家裏和孩子一起玩摔跤遊戲

孩子需要與攻擊的衝動和平相處,不管這種衝動是他本人的亦或是他人的。假如我們不讓他們在遊戲中體驗和釋放這種衝動,那麼他們更可能在真實的生活中練習。

和孩子一起玩摔跤等身體打鬧類遊戲,既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又不會傷及他人。

類似的遊戲還有枕頭大戰、笨拙的怪獸等等,在類似的“實戰”中,孩子會體驗力量對雙方的影響,會練習如何控制、協調自己的身體。在打鬧遊戲中,孩子的情緒會不斷經歷亢奮與冷靜的循環,非常有助於他們學習控制激烈的情緒。

當然,玩此類遊戲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受到傷害。

■跟孩子一起玩指令類遊戲

比如“紅燈停綠燈行”,讓孩子模擬車子在屋裏隨意地跑動,當你突然喊紅燈時,他們必須立刻停止動作,當你突然喊綠燈時,他們應該立刻再次動起來。

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富有節奏感的動作,比如跑、跳、大聲喊,然後由你來把控節奏,根據你的指令“快一點,慢一點,大聲一點,小聲一點”來控制孩子的行爲動作。

在這種快速的節奏和動作轉換之間,孩子會慢慢學會如 何協調身體,如何抑制衝動。

■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

角色扮演是一種無害但又真實重現場景的遊戲,可以給孩子帶來非常棒的模擬和練習。

我們可以在角色扮演中,加入可以引發孩子衝動的情景。比如你可以讓孩子扮演想要你手中玩具的角色,而你扮演並不想分享的那個人,在遊戲中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方式處理衝突和情緒。

沒有一個孩子會在任何場景中都表現出攻擊性。所以面對具有攻擊性的孩子,我們需要首先弄清楚攻擊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對於那些經常打人、咬人的孩子,我們要分析清楚他們的“短板”在哪裏。

是他們不知道如何融入羣體?還是他們不能忍受按順序輪流玩的規則?亦或是他們特別喜歡命令、支使他人?又或是他們不能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

要針對不同的短板,實施補救措施。比如前面提到的我同學的孩子,好幾次打人都是因爲幼兒園裏有人先給他起外號(因爲他比較胖)。據我同學分析,當她兒子感覺受挫或者覺得受到威脅時,他更容易因爲衝動表現出攻擊行爲。

如果是因爲這個原因,那我們就應該着重從引導孩子如何用語言表達需求和情緒這方面下手。通過描述情緒、引導其釋放情緒、學習用言語回擊對方等等方式進行干預。

此外,我們還要試着去尋找孩子攻擊性背後隱藏的“創傷”或者“恐懼”。當一個孩子的攻擊性已經超出正常範圍,那麼他很可能曾經是被攻擊的受害者,或者目睹過暴力的發生(比如父母經常通過打罵的方式懲罰孩子的不當行爲),或者內心非常恐懼,又或者只是想博得更多人的關注。

“攻擊性”是他們爲了給自己提供缺失的安全感的一張“擋箭牌”。此時,他們的無助更需要我們的冷靜和耐心,去爲他們撫平傷痛。

通過我們如何處理孩子“攻擊性”行爲的方式,爲他們做好行動指導的榜樣和模範。

有人說,打人的孩子都是孤獨的。

這並不是爲傷害別人的孩子洗白,因爲受到傷害的人對其進行的譴責、厭惡甚至躲避、冷漠、排斥這些行爲都可以理解。但如果此時,作爲父母的我們,仍然用冰冷與暴力去迴應他們,他們就真的被全世界遺棄了。

遇到喜歡打人的孩子,作爲父母的我們一定不能姑息、不能不進行干預,但我們也要學會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才能去分析孩子打人背後的真正原因。只有瞭解原因,才能得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儘管很多孩子打人的行爲,會隨着成長,在學校、父母的稍加干預下減少或者消失,但我們仍然不能以“都是小孩子間的打打鬧鬧,再正常不過了”爲由,對這種行爲不予理睬。

當我們攔住孩子打人的手,我們就爲杜絕霸凌出了一份力;當我們將孩子緊握的拳頭變爲揮動着友好的手,我們就爲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斬斷了最關鍵的一環。

畢竟,在這個習慣高呼“自己不教育就有別人幫你教育”的大環境中,正確引導和處理孩子的行爲,於人於己,都更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