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北京戶口才配得上我兒子。”

本文已影響7.64K人 

“你們外地人怎麼還那麼多事兒,能找個北京的夠不錯的了,還挑什麼啊。”據說最近,中山公園相親角的大爺大媽又火了。這羣槽點無數的爸媽只要一出現就能引爆熱點。

“你們外地人怎麼還那麼多事兒,能找個北京的夠不錯的了,還挑什麼啊。”

據說最近,中山公園相親角的大爺大媽又火了。這羣槽點無數的爸媽只要一出現就能引爆熱點。

“京籍、未婚、有房、經濟條件好”是基本條件,高矮胖瘦、生辰八字都得過硬。其中,最具爭議的依舊是“北京戶口”。

衆所周知,北京戶口很值錢。2013年,《工人日報》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北京戶口的估算,只是買房和教育這兩項,一個戶口價值54萬。在黑市上,最高曾經被炒到72萬。

“北京戶口才能配得上我兒子”成了朋友圈新鮮出爐的自黑神句。我把這條新聞裏的擇偶標準拿給同事們看,每個人都有一種被吊打的感覺,奮鬥半生,比不上一個北京戶口。

但也有人說,父母爲子女着想,要求一個門當戶對的伴侶,也沒什麼不對。畢竟,和不同的人結婚,過得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父母操勞一輩子,把子女養得這麼好,便宜了誰,都會擾亂內心的秩序。

聽起來,是這個理,可一細想,就會發現中國式的“門當戶對”裏藏着婚姻的各種大坑。

中國式相親:“北京戶口才配得上我兒子。”

“門當戶對”就是家產匹配?

很多人說,99%的單身都是因爲太挑。我一直覺得,挑是人類進化的一種動力。人要是連結婚對象都不挑了,那就退回動物階段了。

可是,挑什麼卻決定了不同的婚姻品質。

至少在現實裏,當我們談“登對”的時候,很大一部份人其實談的都是錢。

相親之前,每個人都得填張表,長相、學歷、工作、家境,看着一項都不少,可最後只要經濟條件夠好,八成你就能成。北京戶口就是一個典型。相親會上,一個大媽感嘆,在這裏,高薪和車房遠不及一本北京戶口來得誘人。這張通行證到最後還是爲了省錢。

一個北京姑娘曾經跟我聊起過自己那段“不幸”的婚姻。她是個北京土著,雖然不算家底豐厚,但因爲是獨生女,從小也是衣食無憂,沒受過什麼苦。

幾年前,挑來挑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北京男孩。結了婚才發現,兩個人根本不合適。她本來覺得嫁個一個有車有房的北京人,至少不用爲錢發愁,也不用爲過年回誰家爭吵。可沒想到,婆婆不僅難伺候,丈夫和她各種三觀不合。

她有一句話精準地總結了自己這段婚姻的失敗:錢合適,人不合適。

人不合適,也能叫匹配,是很多婚姻不幸的根源。當一段婚姻裏,錢成了最重要的衡量依據,人難免會出現想佔便宜怕吃虧的心態。

婚姻或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你抱着渴望改變命運的心態走入婚姻,和誰結婚都會不幸。

我承認,門當戶對的兩個人,合適的可能性更高,但最終還是三觀志趣決定你們是不是相配。

中國式相親:“北京戶口才配得上我兒子。” 第2張

婚姻裏,多少父母成了硬傷?

中國的相親市場,就是一條赤裸裸的鄙視鏈,北京人看不上外地人,哪怕你有戶口,也不算北京人。有錢的看不上沒錢的,怕對方拉低自己好不容易積累的財富和社會地位。

相信每個姑娘看到這則新聞,都會有同一種感覺,這樣一個家庭,不敢嫁。而這些爸媽可能不知道,他們自己恰恰成了兒女婚姻裏的硬傷。

表妹曾經遇上過一個堵心事。

她是個三甲醫院的小護士,男朋友是個博士畢業的大醫生。兩個人打算今年結婚,於是,安排了一場家長見面會。誰知道,一頓飯吃下來,男友媽唯一的重點就是,我兒子是博士,你要好好照顧他。

她問我:“有這麼一個合不來的未來婆婆,要不要分手?”

我反問了她一句:“你有信心贏得了他媽嗎?”

她無奈地嘆了口氣。凶多吉少。

婚姻遠比愛情複雜,所以,結婚之前,每個人都會不停地衡量,對這個的愛有多深,兩個人有多合適,才能抵擋住平淡無味的生活日常。可中國式婚姻裏,有一個你無法掌控又無法指責的不可抗力,叫做父母。

我見過不少郎才女貌的情侶只因爲見過父母一面就落荒而逃。

父母的見識就是孩子的起點,中國式婚姻說到底拼的還是爹媽。沒有一個合適的家庭,再合適的男人也會變成婚姻的夢魘。

中國式相親:“北京戶口才配得上我兒子。” 第3張

中國式婚姻的癥結:父母何時可以真的放手?

有個外國朋友也看到了這則新聞,特別激動地跟我說,中國爸媽真是太貼心了。不要覺得他是明褒暗貶,外國人的腦回路沒那麼多。過去幾年,他都因爲自己撩不到妹子的問題苦惱。一聽說有人分分鐘能帶回家一個媳婦,簡直要樂開了花。

我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向他證明了,這種觀點有多幼稚。

如果爸媽把你喜歡的妹子領回家,當然好。但你要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好叫爸媽覺得好,有一種合適叫爸媽覺得合適。

這場荒唐的相親鬧劇揭示了中國式婚姻的一個根本問題,父母到底什麼時候能真的放手。

記得曾經在電視臺的一個調解類節目裏見到過一個母親的哭訴,說自己把兒子養得這麼好,在北京安家立業,可結婚之後,竟然還要洗衣服、做飯。言辭之間,都是對兒媳的不滿。可採訪兒子和兒媳的時候,小兩口和和美美,感情好得不得了。

母親說,我是關心。兒子說,這是干涉。

看到這裏,我媽在一旁感嘆,其實父母也不容易,管得少了說自私,管得多了又落埋怨。父母的分寸感對子女的婚姻有多重要,誰都懂,但這個分寸真的很難拿捏。既然如此,不如做個“不合格”的父母。

每個人都有選擇另一半的自由,無論是什麼樣的標準,都有各自的理由。但一段婚姻裏,最重要的不是他選擇了誰,而是這個選擇是不是他做的。

“我老婆不能沒有北京戶口”和“我兒子不能找個沒有北京戶口”的,是完全不同的問題。前者是一個人價值觀的選擇,後者卻是父母不得體的大包大攬。

中國式父母愛得深,卻愛得傻。你無法幫孩子選擇一條捷徑,因爲對於個人成長而言,如果不是他自己的選擇,每一條路都是彎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