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來電!

本文已影響2W人 

  如果你家裏有一個“小園生”,面對老師主動打來的電話,心情恐怕多少都會有點緊張:孩子不守規矩了嗎?和小夥伴打架了……接到老師來電後,我們如何做到妥善應對?

老師來電!

如果你家裏有一個“小園生”,面對老師主動打來的電話,心情恐怕多少都會有點緊張:孩子不守規矩了嗎?和小夥伴打架了……接到老師來電後,我們如何做到妥善應對?

順順媽媽同時也是幼兒教育專家,一起來分享她的經驗和思考。

你怎麼不教孩子反抗?   這天,順順的老師打電話來爲順順鳴不平。在她眼裏,順順在幼兒園很“”,北京話“軟弱,好欺負”的意思。說順順被人打了,從來不知道還手,也從不報復。

只是跑到一旁委屈地哭,最多不過是告訴老師:“某某打我了!”便作罷。老師問我,你們怎麼不教孩子反抗呢?這樣很容易受欺負。

媽媽的思考  我知道,老師不是在鼓勵順順打架,實在是怕順順受欺負。也許是年齡小決定了他要受到來自哥哥姐姐們的“欺負”;也許是我們給他的家庭教育讓他覺得,打人是不好的行爲。我很難和他講清楚什麼情況下可以正當防衛,什麼情況下武力無法解決問題。

但是我堅信,幼兒園是一個自然的同齡社交場所,孩子要在這個小環境下生存下去,就要找到維持自己和周邊環境平衡的辦法。

有的孩子用的是武力,有的孩子用的是忍讓,有的孩子用的是賄賂,有的孩子用的是智慧。就像成年人在這個社會生存,也必須找到各自的生存之道一樣。

我從沒教順順要以暴易暴,也從沒教他要逆來順受,只是,順順,我“懦弱”的兒子,他大概準備選擇一種“非暴力” 的甘地態度吧!

媽媽的迴應  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4 歲的兒子和別的小孩兒一起玩,一個個頭稍大的孩子爲了爭奪玩具,打了他的兒子。別的家長看見了,問他這位教育學博士、大學教授爸爸爲何視而不見?他說:別人打了他,他必須自己找到辦法迴應這種衝突,我不能給予他任何幫助。

過了一會兒,兒子覺得自己不一定打不過那個個子大、但實際年齡和他差不多的孩子,於是撲了上去,反擊那個欺負他的孩子。

別人又問他,你爲何仍然坐視不理?他說,這是他自己選擇的迴應方式,假使他打贏了,他就會知道,武力可能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在捍衛自己的權利的時候,有時候需要衝冠一怒;假使他打輸了,他會知道,武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尤其是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還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爭端。

這些都是他的人生必須經歷和必須瞭解的,是成人無法用語言告訴他的,我爲什麼要插手呢?

別人又問他,那你還坐在這裏幹什麼?他說:我是在保障他的基本生命安全,要是真打重了,可不行。

我一向敬佩這位老師的睿智,這個故事也讓我多年之後一直回味。

很多時候,小孩子的事情,就像民事官司一樣,沒有什麼明確的正義和非正義,不過是一些交往攻略而已。現在體驗了,知道了,練習了,長大了也就不會斤斤計較,不會唧唧歪歪,不會鋌而走險,不會動輒刀槍了。

只有在衝突中,孩子才能學會攻守之道,才能學會和諧與平衡。人不可能一輩子總捱打,也不可能一次都不捱打。

他開始……打人了!   事情很快就發生了180大轉彎。順順雖然只有幼兒園小班的學歷,但已經面臨着請家長的危機了。接到老師電話時我實在哭笑不得:“順順今天把一碗麪條扣到小牛牛頭上了……”

媽媽的思考  我認真思考了兒子現在的表現:和小朋友打架,從原來的被欺負變成了快速反擊,甚至主動出擊,沒有了我們期待的寬容、隱忍。

但我認爲,這是4歲孩子的正常表現。如果要求他現在就爲他人着想,進行換位思考,實在是難爲他了。於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孩子開始自我評價。在自我評價中體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體會別人對自己行爲的感受。

媽媽的迴應  在和兒子商量之後,我們購買了他最喜歡的Micky Mouse的本子,開始了我們每天晚上的睡前總結會。規則是,姥姥一起回憶一天都做過什麼事,媽媽負責記錄,做得好的事情加一顆紅星,做得不好但是可以改正的不加星,做了不好的事情,就畫一個大叉。

第一天。不錯的開始。  兒子打開自己喜歡的本子,非常認真地告訴我:現非常好,在幼兒園裏沒有跟小朋友打架,可以加一個紅星。  他爸爸說:“兒子離開幼兒園之後,在小花園裏玩得不錯,但是蹬着滑板車撞小朋友,這就不好了。”

順順說:“嗯,撞小朋友很危險,但是我可以改正,那就不加星也不打叉了,好嗎?”

我表示同意,兒子有權利對自己進行評價……   就這樣,我們相互補充着寫下了幾條,其中只有蹬着滑板車撞小朋友是順順認爲是自己的不良表現,但是,因爲都被列入能及時改正的行列所以沒有打叉,而是以不打紅星作爲區分。

第二天,熱情受挫。  第二天的行爲大不如第一天。

首先在離園時,順順自己說不小心推了一個小朋友,因爲她擋在自己面前,小朋友的頭因此磕在了鋼琴上,順順因此領了一項大過。

雖然如此,我還是希望能找出他的好行爲,這樣才能鞏固這項自我評價的做法。如果第二天他的進步熱情稍微受挫,我們就立刻刀劍相加,那恐怕只能讓這項措施立時破產。

於是我鼓勵爸爸說出他的優點。爸爸說,順順今天主動看了一集英文動畫片,看得很認真,還用英文跟着唱歌。姥姥也立時領悟,跟着說:“順順今天吃玉米很好,還給媽媽留了呢。” 順順聽了, 發現自己還是有優點的, 於是又興高采烈地開始和我們反思評價起來。雖然今天的成績不如昨天, 但還是有讓他滿意的地方。

這樣, 經過幾天的自我評價活動, 兒子的表現雖然不是直線上升的進步,但是,他一定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 對於一個4 歲的小朋友,我們還能要求什麼呢?我不希望他學會虛假的道德, 只希望他在衝突中學會切實的問題解決辦法,希望他在自我認知的過程中分辨是非,去惡向善。這就足夠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