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園常識問答

本文已影響1.01W人 

所在幼兒園沒有“試入園”怎麼辦?

新生入園常識問答

Q:所在幼兒園沒有“試入園”怎麼辦?

A:如果所在幼兒園不組織“試入園”,也要帶寶寶提前到幼兒園熟悉環境。帶寶寶參觀幼兒園的操場,看看花壇、滑梯、種植園等;帶寶寶參觀教室,看看玩具、擺設,最好參觀小朋友上課的情景;帶寶寶參觀休息室,看看睡覺的小牀、漂亮的小花被;然後,帶寶寶認識廁所。家長要帶着孩子邊參觀邊介紹,激發寶寶參與這些活動的慾望。

Q:寶寶初入園送半天好還是全天好?

A:寶寶剛入園,面對新環境和新生活,整整一天待在園裏,對寶寶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考驗。爲了讓寶寶逐漸適應新環境,可以縮短寶寶的在園時間,提前接寶寶回家。至於一天還是半天,還要看寶寶的適應情況。開始的幾天,即使上全天,也要儘早接寶寶,以後再逐漸延長時間。

Q:寶寶到幼兒園能適應蹲式廁所嗎?

A:寶寶的適應能力很強,而且新寶寶如廁一般有老師幫助。如果家長實在擔心,可以在入園前引導寶寶在家裏練習,以幫助他更快適應。

Q:寶寶能帶玩具上幼兒園嗎?

A:幼兒園一般允許剛入園的寶寶帶一兩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因爲有喜歡的玩具陪着,可以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也提供了寶寶之間交往的機會,但也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

這樣的衣服不可少

款式:儘量不選擇那些帶花邊、釦子、帶子、蝴蝶結等裝飾的衣服,因爲這些裝飾物在寶寶活動時可能會造成危險。

質地:要柔軟,考慮能吸汗、透氣性要好的,內衣要選棉質的。

大小:要適合,便於穿脫,要方便寶寶在幼兒園的活動。

鞋子:選擇軟底的球鞋或布鞋;儘量不選擇皮鞋之類的硬底鞋;鞋子要腳蹬的,不要繫鞋帶的。

褲子:不要給寶寶穿需要系褲腰帶的褲子或揹帶褲。褲子的鬆緊帶不要太鬆也不要太緊,要便於穿脫。

這些用品要買好

杯子、毛巾:如果幼兒園配發,家長要做的就是做上標記。如需自行購買,杯子稍大於孩子每次的飲水量即可。毛巾最好買純棉、質料稍厚的。

被褥、枕頭:幼兒園都有統一的被罩、枕巾和牀單,家長要按尺寸來準備。

小包包:裏面裝小手帕,讓寶寶擦鼻涕,裝上寶寶喜歡的小玩具,再裝一套寶寶的衣物以防萬一。

學習用品:一般幼兒園都會爲孩子準備水彩筆、橡皮泥、油畫棒、圖畫本、小剪刀等學習用品。需家長自己準備時,要注意安全性。

這些能力需具備

自理能力:能自己洗手,獨立吃飯,會用杯子喝水,能脫褲子上廁所,能獨立睡覺,能自己穿衣、穿鞋。

交往能力:能記住自己的學名,敢於和別人交往,懂禮貌,知謙讓,會分享,不任性,不爭搶。

語言表達能力:能聽懂普通話,會說普通話,能簡單且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能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

自我保護能力:教育寶寶到了幼兒園不能單獨自己外出,或一個人回家。不小心摔倒是要先用手扶地,不爬高,不玩尖利的物品。

這些話要多說

○“上幼兒園是因爲你長大了,要學知識學本領了。”

○“幼兒園是許多小朋友一起學習、遊戲和生活的地方,幼兒園裏朋友多、玩具多,很有趣。”

○“上幼兒園就要離開爸爸媽媽,一個人跟着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但到了時間爸爸媽媽會來接你。”

○“上了幼兒園就要開始自己照顧自己,要自己吃飯、擦鼻涕、大小便和睡覺,如果有困難,老師會幫助你。”

還有1個多月,滿3歲的寶寶們就要入園了。對他們來說,幼兒園是陌生而可怕的:房間、老師和小朋友都是陌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幼兒園裏沒有疼愛他們的爸爸媽媽。如果在入園前不給寶寶一個“家園銜接”的緩衝期,那麼寶寶就會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戀和安全感而產生分離焦慮,甚至產生生理和心理的不適。

那麼,如何讓寶寶平穩地實現“家園銜接”,讓他的入園實現“軟着陸”呢?也許,下面一些幼兒園和家長的做法可以給你一些啓示。

上週六上午8點50左右,濟南市直機關幼兒園門口就熱鬧起來,不時有家長領着小朋友來園“報到”,原來當天幼兒園在開展“試入園”活動。據介紹,爲了讓今年秋季入園的孩子順利實現“家園銜接”,市直機關幼兒園從7月12日起到開學前,每週六上午“試入園”,家長可帶孩子來幼兒園參加室內和室外活動,讓孩子逐漸熟悉環境、老師和小朋友。

寶寶:30分鐘是極限

在市直機關幼兒園小班(普通班)教室裏,20多個孩子分別圍坐在紅綠黃藍四張桌子前,家長坐在孩子身邊,老師按桌子把孩子們分成了四組來做遊戲。“把手交叉放桌上”“小嘴巴閉上不要說話”隨着一聲聲指令,孩子們手忙腳亂地模仿起老師的動作。遊戲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聽懂老師的指令,並能快速做出反應。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動作模仿,孩子們卻興奮不已。

隨着課程的繼續,孩子們的興奮勁和專注力卻在不斷下降。等玩到第二個遊戲時,就有兩三個孩子坐不住了,拉着媽媽跑到了教室外面。等玩到第三個遊戲(距開始約30分鐘)時,差不多一半多的孩子不再聽老師指揮,而是自顧自地玩起來。

在另一間教室,幾個孩子甚至哭鬧着要回家。“‘試入園’的課程安排得較緊湊,出現孩子坐不住的情況很正常。”據該園李倩園長介紹,因爲幼兒的注意力只能集中5—10分鐘,即便兩個遊戲之間有幾分鐘休息,超過30分鐘仍不進行戶外活動的話,孩子們也會坐不住。

家長:多給孩子點適應時間

在“試入園”活動前,多數家長都覺得孩子已經具備了上幼兒園的基本能力:會自己吃飯、穿衣,能背詩,會唱歌。但在“試入園”活動中,不少家長卻發現,原來孩子在很多方面還沒準備好。

“孩子就是坐不住,老想到院子裏去玩。”靳靳的媽媽被哭鬧不已的兒子拉出了教室,她說,平常孩子其實挺乖的,自理能力挺強,也能說會道的,就是有點小脾氣,一不如意就哭鬧打滾。她表示,如果可能,希望幼兒園的“試入園”活動開展的時間更長些,像有些幼兒園集中在開學前一兩週進行,這樣可以在正式開學前多給孩子點適應緩衝期。

第一次帶孩子參加“試入園”的淙淙媽也爲孩子的入園適應問題煩惱不已。原來淙淙從小跟姥姥長大,但姥姥只會說方言,淙淙也因此對普通話“不過敏”。結果,今天在課上因爲聽不懂老師的話,淙淙基本沒跟上課程的節奏,“我一直沒意識到,送孩子上幼兒園,還要先學普通話。”

此外,還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在家挺活潑,可到了幼兒園就“打蔫”:變得不愛說話,不願參與集體活動,也不喜歡和老師、小朋友溝通。

老師:可以嘗試在家“試入園”

“孩子離開熟悉的家,開始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試入園’只能讓這種不適應減輕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市直機關幼兒園園長宗桂萍表示,從往年的經驗來看,父母陪伴孩子“試入園”,可以緩解孩子入園的焦慮情緒,但在正式開學時仍會有部分孩子因不適應而哭鬧不止。因而,對於家長來說,只靠幼兒園組織的“試入園”可能還不夠,有條件的家長不妨在家裏開展“試入園”。

宗桂萍建議說,開學前一個月起,在作息上家長要按照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安排孩子起牀、午休和睡覺,爲入園調好生物鐘;在生活上,嚴格執行生活自理制度,讓孩子自己吃飯、喝水、穿衣、上廁所、上下樓梯;在交往上,每天帶寶寶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散步,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學會交往;在語言上,堅持對孩子說普通話,每天模擬上課的情景,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習慣早養成 入園不犯難

容容媽(女兒4歲,去年入園):去年9月份容容剛入園的時候,就哭了一個上午。因爲,她發現幼兒園的生活其實挺簡單:吃飯、穿衣、上廁所都難不倒她,而且老師帶着做遊戲還挺有趣的。容容適應得快,應該和我過去對她的鍛鍊有關。1歲多,我就訓練容容自己洗手,快兩歲的時候她就能自己吃飯了。入園前,穿衣服、上廁所等自理能力她都掌握了,所以進入幼兒園後適應得很快。

焦紅(經五路幼兒園老師)點評:像容容這樣自理能力好的孩子比較自信,也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而,家長要在入園前重點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黏人寶寶適應慢

齊齊媽(兒子5歲,前年入園):齊齊已經要讀大班了,可他還是沒徹底適應。每天在幼兒園門口,他都要黏着我大哭一場,午睡的時候也必須讓老師握着他的手才能睡着。而且,他也不會和小朋友玩,到現在還交到幾個好朋友。我覺得,這可能因爲在家太寵他了,讓他變得很黏人、不自立。

王嬋(經五路幼兒園老師)點評:像齊齊這樣依賴性比較強的孩子,老想着讓別人給他代勞,適應起來自然較慢。而且,習慣了被大人寵愛,他們的交往能力往往比較差,因而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宣宣媽(兒子4歲,去年入園):去年4月,我就定期帶宣宣去幼兒園看看、玩玩,給他講上了幼兒園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交到很多朋友,培養他對幼兒園的興趣。真正讓宣宣喜歡上幼兒園,還是去年幼兒園搞的“試入園”活動。這期間,宣宣變化挺大,從開始的不敢回答問題、坐不住,到後來的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他每次回來都會興奮地給我們講他的見聞。因此,等9月份開學的時候,他成了班裏適應最快的孩子。

陳晶(市直機關幼兒園)點評:有些家長喜歡用“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來嚇唬孩子,卻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產生負面情緒。像宣宣媽那樣引導孩子對幼兒園產生積極的情感,有利於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