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寶寶適應幼兒園

本文已影響1.9K人 

對於每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哭鬧都是不可避免的,桐寶也一樣。那時,每次桐媽把他送到幼兒園要離開時,桐寶總會眼含熱淚地囑咐一句:“媽媽,你千萬別忘了接我啊!”一次桐媽接桐寶“放學”時,竟目睹瞭如此令人“心碎”的一幕

怎樣讓寶寶適應幼兒園

對於每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哭鬧都是不可避免的,桐寶也一樣。那時,每次桐媽把他送到幼兒園要離開時,桐寶總會眼含熱淚地囑咐一句:“媽媽,你千萬別忘了接我啊!”一次桐媽接桐寶“放學”時,竟目睹瞭如此令人“心碎”的一幕——

桐寶正淚流滿面地念叨着:“媽媽,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兒園啦!”一個和他一起長大的“老朋友”走過來安慰他。“老朋友”默默地扶着他的肩膀,桐寶的情緒逐漸穩定了,兩個男孩“深情”地對視着,突然,兩個人一起爆發了,摟在一起抱頭痛哭起來:“媽媽——”

寶寶入園小貼士

寶寶入園似乎永遠是和哭鬧、不適、生病等一系列問題聯繫在一起的,那麼如何才能讓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進而讓他們愛上幼兒園呢?桐媽就教您幾招——

妙招一: 入園前的鋪墊工作

對新環境的恐懼是很多寶寶抗拒上幼兒園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讓寶寶們能高高興興地去幼兒園,就得先讓他們快快樂樂地接受幼兒園裏的新環境。因此,桐媽在桐寶入園前的2~3個月,就開始有意識地帶他到幼兒園裏提前進行 “預熱”,目的是讓他在熟悉幼兒園的同時愛上幼兒園。

其實這並不難實現,幼兒園中的大型玩具對小朋友們來說是很具吸引力的,每次桐寶都會玩得不亦樂乎,要離開時還會表現出戀戀不捨,萬分期盼地問桐媽:“我什麼時候才能再來玩?”桐媽便順勢告訴他:“你如果聽話,過段時間媽媽就可以把你送到這裏來上學。”這樣一來,桐寶便對上幼兒園充滿了期待。

妙招二: 寶寶的入園準備

幼兒園的生活通常需要寶寶具有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所以,桐媽在桐寶入園前就開始儘可能地訓練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洗手、獨自吃飯、獨立入睡、自己上廁所、口渴時主動表達等,這樣做不僅有助於他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還無形中增強了他的自信心

寶寶入園準備的另外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調整好寶寶的作息。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固定的作息制度,媽媽們可以提前2~3個月,在家中根據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安排寶寶的一日三餐及午休,逐漸調節寶寶的生物鐘以適應將來幼兒園的作息。

妙招三: 讓寶寶適應過集體生活

對於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乖乖地圍坐在一起聽老師講故事、跟老師學唱歌,或者幾個人合作搭積木是件很困難的事情。比較起來,他們更願意隨心所欲地滿屋亂跑,或是一個人獨享某件玩具。所以入園前,桐媽毅然決然地將桐寶原來每週1小時的親子課程增加到每天半天,這樣做有助於他更好地適應即將到來的集體生活。

妙招四: 媽媽陪伴幫寶寶儘快適應新環境

有些幼兒園,在寶寶入園的前兩週時間內是允許媽媽“陪讀”的,媽媽們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讓寶寶儘快熟悉幼兒園的一切,包括在哪兒洗手、小水杯放哪兒、在哪兒尿泡泡、哪張牀是自己的等等這些生活細節。

妙招五: 應對分離焦慮

每年新生入園的頭兩週裏,幼兒園的早上總是哭聲一片,甚至還會上演寶寶在教室裏面哭,媽媽在教室外面哭的“分別戲碼”。

這裏桐媽要特別提醒各位媽媽:寶寶的哭泣是正常的,一般情況下,這種入園哭泣持續兩週左右便會結束,最長也不會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媽媽們在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後不要逗留太久,更不可以在教室門口來回張望,這會讓寶寶的情緒更加不穩定;

分別時,即便你的心裏也很難過,但作爲媽媽千萬不能表現出來,應該換上一副堅強的面孔,和寶寶告別;媽媽們切忌不和寶寶打招呼就悄悄溜走,這容易導致寶寶對你的不信任,增加下一次分離難度,你可以在離開前抱抱你寶寶,告訴他:“等媽媽下班後我們就又見面了。”

專家支招

接下來,桐媽把從幼教專家處學到的緩解寶寶入園焦慮的法寶,與各位分享一二——

法寶一: 可以讓寶寶帶一個安慰物到幼兒園

媽媽們可以允許寶寶帶一個他熟悉的物品到幼兒園,比如他心愛的玩具或常用的小毯子,這樣有助於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和陌生感。但這個習慣不要延續太久,待寶寶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以後,媽媽應鼓勵寶寶改掉這個習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媽媽們爲寶寶選擇的安慰物一定要柔軟安全,不會弄傷寶寶。

法寶二: 寶寶的在園生活媽媽們不必過分擔心

很多媽媽會對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問題十分擔心,其實這種擔心沒有必要。寶寶的生活過程就是他們的成長過程,往往在入園初期寶寶需要老師的特別呵護,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集體生活和其他小朋友的影響,寶寶很快就能掌握很多的生活技能。

法寶三: 幫助寶寶儘快融入集體

初入園時,寶寶們之間的交往沒有太大侷限性,很少會出現不合羣的現象。但如果你的寶寶經常感覺被孤立,交不到朋友的話,你可以向老師索取一份班裏小朋友的名單,聯絡住在附近的一兩個孩子,讓他們和你的寶寶一起開展課餘活動。如果你的寶寶特別害羞,一定要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他處理好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