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營養不良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本文已影響6.23K人 

  營養不良是因能量或蛋白質不足引起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多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在我國西部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其發病率在小兒總患病率中佔有一定比例。

小兒營養不良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營養不良是因能量或蛋白質不足引起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多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在我國西部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其發病率在小兒總患病率中佔有一定比例。

我院兒科對2004~2008年收治的營養不良患兒132例進行調查分析,找準病因,探討預防手段和治療措施,爲防治小兒營養不良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32例營養不良患兒中.男63例.佔47.7%;女69例,佔52.3%。年齡最小的45 d,最大的7歲。6個月以下的有15例,佔11.4%;6個月~2歲的有108例。佔81.8%;2歲以上的有9例,佔6.8%。胎次1胎的有118例,佔89.4%;2胎次以上的有14例,佔10.6%。農村患兒109例,佔82.6%;城鎮患兒23例,佔17.4%。寄生蟲感染7例、口腔炎6例、早產兒餵養困難1例。

1.2 臨牀症狀 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皮膚乾燥、臉色蒼白、肌肉鬆弛和皮下脂肪減少,有些伴有水腫。體格發育落後,智力減退,精神呆滯或煩躁不安。其中營養不良1度39例,Ⅱ度80例,Ⅲ度13例。以上標準按小兒營養不良分度統計…。

1.3致病原因  132例營養不良病例中完全用母乳餵養的有24例,佔18.2%:靠人工餵養的有72例,佔54.5%;混合餵養的有36例,佔27.3%。母乳餵養率爲18.2%.人工餵養率與混合餵養率共爲81.8%。母乳餵養的主要是沒有及時添加輔食.人工餵養、混合餵養的主食或輔食絕大部分是以麪糊、稀飯等澱粉類食物爲主。

與感染有關的爲4l例,佔31.1%;與消化道感染(遷延性腹瀉、慢性痢疾等)有關的爲87例,佔65.9%;與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膿胸、肺結核等)有關的爲28例.佔21.2%;與其他感染性疾病(麻疹、肝炎等)有關的爲6例,佔4.5%;與先天畸形有關的爲2例。佔1.5%,主要是先天性脣裂、齶裂、肥厚性幽門狹窄等。有的患兒同時存在以上幾種原因。

1.4 併發症 132例中患有併發症的爲120例.佔90.9%,其中以營養不良性貧血爲最多.共有98例,佔81.7%(98/120);患有併發感染的爲46例,佔38.3%(46/120),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泌尿道感染、口腔炎等:患有角膜軟化症的爲31例,佔25.8%(31/120);患有佝僂病的爲28例,佔23.3%(28/120);患有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爲8例,佔6.7%(8/120);患有尿布皮炎症的有21例佔17.5%(21/20)。

實驗室血常規檢查:132例中血紅蛋白<60g/L的爲11例,61~90g/L的爲55例,91~110 g/L的爲66例。白細胞>10x109/L的爲47例.>20x10/L的爲8例。併發症有低血鉀、低血鈣、自發性低血糖等。有的患兒同時存在以上幾種併發症。

2 結果  132例營養不良患兒發病率最高年齡組:6個月~2歲的爲108例,佔81.8%:農村患兒109例,發病率爲82.6%,城鎮患兒23例,發病率爲17.4%,農村患兒發病率明顯高於城市患兒發病率:完全用母乳餵養的有24例.發病率爲18.2%,人工餵養、混合餵養有的共有108例。

發病率爲81.8%,完全用母乳餵養的發病率明顯低於人工餵養混合餵養的發病率。併發症以營養不良性貧血最爲多見的有98例,發病率爲81.7%.併發感染的有46例,發病率爲38.3%.主要與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感染等有關。

3 討論  3.1   發病情況 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母乳餵養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營養不良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有了明顯下降。通過對5年臨牀資料的分析,營養不良病例數、年度比呈下降趨勢。

發病年齡6個月以內的小兒發病率較低.充分說明母乳餵養能有效抑制因營養不良而引發的病症:6個月以後小兒發病率較高,尤其是6個月~2歲年齡組的佔81.8%(108/132),主要是因爲小兒6個月後,生長髮育快。

需要的營養素多,而這時母乳的質和量卻在逐漸下降.僅憑母乳餵養無法滿足其生長髮育對營養的需求.如不及時科學合理地添加輔食.就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農村患病率比城市患病率高,主要是與農村生活條件差、衛生習慣不好、餵養不科學、多生多育、護理不當以及感染後不能得到及時診治等原因有直接關係。

3.2 病因剖析 哺餵跟不上特別是蛋白質不足是引發該病的主要原因。有的患兒雖是母乳餵養,但因沒能及時添加輔食或僅添加穀類輔食.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不能滿足小兒生長髮育的需要.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營養不良。

急慢性感染特別是慢性腹瀉、痢疾等,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的常見原因,既使小兒食慾減退,攝入食物量減少,又使其消化、吸收、利用功能削弱,最終導致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又引發和加重感染,--者相互影響,彼消此長.惡性循環。

護理跟不上和消化道先天畸形使小兒哺餵困難.也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的原因之一,從我院發生的病例來看只有2例,僅佔1.5%。

3.3 預防手段 注重綜合、標本兼治是預防小兒營養不良的根本途徑。要極力倡導科學育兒。要儘量用母乳餵養.尤其對早產兒更應重視。母乳不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糖和脂肪,而且含有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消化酶等,不僅有利於嬰兒消化吸收,又能預防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

如果母乳不足或不能用母乳餵養的.應採取科學的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方式,以牛奶或其他合理的代乳品代替.不能單用澱粉類餵養.隨着小兒年齡的增長.要及時添加含有各種營養的輔食.母親在孕期及哺乳期也應注重加強營養。要做好各類疾病的防治工作.按時進行預防接種,及時診治各種感染性疾病及先天畸形.合理安排生活,搞好衛生保健工作。

保證小兒有充足睡眠時間.糾正不良衛生飲食習慣.適當安排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以增進食慾,增強消化能力。要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切實做到優生優育。

3.4 治療方法 找到病因。就應該積極治療。餵養不當,要迅速改進餵養方法,調整飲食習慣.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促進各項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度、Ⅱ度營養不良的患兒。消化功能尚好.要以調整飲食爲主,保證熱量充足。Ⅲ度營養不良的患兒.因組織器官功能降低,特別是消化功能不好.飲食要由少到多,逐步增加。選擇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要以補充維生素爲目的。

從小量開始.根據小兒的生長髮育需求增加,防止引起腹瀉。促進消化可用消化酶,改善代謝功能可用苯丙酸諾龍.還可輸血漿或全血。治療併發症、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糾正貧血、繼發感染.可給予抗生素治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