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便便代表着什麼問題

本文已影響1.24W人 

寶寶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來判斷寶寶的健康。比如寶寶的便便,那麼寶寶的便便代表着什麼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來判斷寶寶的健康。比如寶寶的便便,那麼寶寶的便便代表着什麼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的便便代表着什麼問題

吃、喝、拉、撒、睡是剛出生嬰兒的主要成長任務,每樣都不能缺,都極其重要。

我今天要說的是寶寶“拉”的問題。食物被吃進人體後,營養會爲人體吸收、利用,其餘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廢物、殘渣,就會變成排泄物,藉着糞便將毒素與廢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體循環。

大多數新媽媽新爸爸看到寶寶的大便,都會覺得很吃驚!也難怪,嬰兒大便的形狀和質地多種多樣,即便是有經驗的父母,也未必都見過。

便便的性狀、次數、顏色等,也是判斷寶寶健康與否的依據。那麼,寶寶拉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拉什麼樣的便便是不正常的呢?

一般寶寶正常便便: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粘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可能偶爾偏稀或偏綠,有酸味但不臭;

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固體狀,淺黃色或淡黃色,偶爾會伴有臭味。除上述正常便便以外,其它性狀的便便並非就是異常的。爲什麼這說呢?因爲寶寶個體存在差異,生活環境也有差異,會存在非常規的排便情況。

寶寶出生頭一兩天排出的便便即爲胎便,通常是黑黑的顏色(類似深黑或墨綠色黏土狀),出生第三天以後,就漸漸成爲轉型便,介於綠色和黃色之間的粘稠便。如果不是胎便,那麼就需要考慮到一下幾種原因:

1、食物原因:如食用了動物的血、肝和較多的肉類,或服用鐵劑、碳劑,大便可呈黑色。

2、消化道疾病:爲便血最常見原因,包括食管靜脈曲張、食管異物、潰瘍病、急性胃炎、胃粘膜脫垂、腸套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絞窄性腸梗阻、美克耳憩窒、腸息肉、肛裂等。

3、血液疾病:新生兒出血症、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及過敏性紫癜等。

4、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症、傷寒等,寶寶吞入母親產道血或乳頭破裂的血,鼻、咽、齒齦出血的吞入等。

溫馨提示:

1、要考慮添加了輔食的寶寶大便爲黑色首先考慮爲輔食的染色,比如吃了香蕉,柿子等停吃後也會立即便好。如果這些都沒有,則要考慮爲孩子消化道出血造成的黑便,建議立即將大便送檢,化驗一下潛血,確診一下。

2、如果“黑色”只是墨綠色,那就要考慮是消化不良所致。建議給孩子喂些複方澱粉酶溶液以幫助一下。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建議把奶沖淡一點。如果孩子是母乳餵養的,那乳母的飲食就要注意清淡、有營養,不能吃過於油膩的食物。

第二、綠便:綠粑粑看上去怪嚇人的,其實看了下面這些原因後,你就會知道:大多數情況下,它只是看上去嚇人而已。

1、如果寶寶吃了含有鐵的食物,不能完全吸收,就可能出現綠色的粑粑,粑粑裏的顆粒物較大,味道臭,媽媽可以無視它,一般寶寶到了6個月以後就會慢慢變好。

2、除加菜泥時,寶寶粑粑中常會排出少量的綠色菜泥,這是健康嬰兒添加輔食常有的事兒。數日之後,腸胃自然就會習慣的。

3、當母乳媽媽吃了什麼不易消化的食物,超過了寶寶腸胃消化能力的時候,也會出現綠粑粑。

溫馨提示:當寶寶拉綠粑粑的同時,還伴有煩躁不安、哭鬧,甚至起皮疹等反應時,就要考慮寶寶是否對麻麻吃的食物過敏了,如奶製品、海鮮、雞蛋、花生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便便帶泡沫是糖代謝不完全的產物。若純母乳餵養,常見於前奶吃的多,後奶吃的少;也可能媽媽吃的甜食較多。若奶粉餵養,考慮奶粉中的糖分是否過多。如果不是腹瀉,就不需要特別處理。

1,、合理餵養、調整飲食

2、腹瀉嚴重的寶寶出現脫水時應去醫院補充電解質。

3、注意衛生、以防並從口入。人工餵養或準備輔食時都要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嬰兒使用的奶瓶、奶嘴要每天煮沸消毒。

其實就是沒有消化掉的脂肪。由於某些原因導致消化不良,或者吃過多導致營養過剩,消化不掉就排出體外了。

1、麻麻過食的脂肪和蛋白質,有些會經過母乳代謝,從而增加了寶寶消化道的負擔。幼嫩的消化道發育不完善,消化不了這麼多營養物質,就會形成奶瓣。建議麻麻調整飲食,不要過於油膩,也不要補鈣過量。

2、奶粉中部分脂肪皂化後,與多餘的鈣相結合,未被吸收的就會形成“奶塊”樣物質,稱爲蛋白塊或脂肪球,這是正常情況。因爲寶寶的消化能力弱,所以衝調奶粉一定要嚴格按照奶粉說明書所提示的比例。

3、如果不論是喝母乳或是喝奶粉都拉奶瓣粑粑,但寶寶身高體重都達標,精神狀態也好,那麼請耐心等待,等寶寶長大一點、胃腸功能發育完善後,奶瓣自然就會消失了。

第五、便便臭:有的寶寶拉的便便特別特別臭,其實就是蛋白質攝入過多,消化不掉導致。

除胎便以外,以上情況多與消化不良有關。消化不良並非是生病了,主要原因是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未完全,比較容易因飲食不當等因素而引起消化不良。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生長髮育情況良好,沒有其他異常,就不用擔心。此時,媽媽要多從寶寶的飲食以及相關清潔衛生找原因。

第六、稀粑粑

稀粑粑就一定代表寶腹瀉了?當然不是!稀粑粑也可能是因爲……

1、母乳餵養

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纖維素——低聚糖,具有“輕瀉”作用,再加上母乳餵養的寶寶腸道中以雙歧桿菌佔優勢,所以粑粑多偏稀,而且次數也偏多。隨着輔食的添加,寶寶的粑粑次數就會有所減少。

2、奶粉沖泡不當

比如奶粉攪拌不均,有結塊沒調開;或是衝調比例不對,水太多、奶太稀;又或是衝調奶粉時濃度改變過大,等等。

粑粑偶爾變稀,麻麻不必擔心,但是如果稀粑粑還伴有突然的顏色變化、氣味的變化和排便次數增加,就要速速就醫。

如果便便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需要就醫諮詢了。

蛋花湯樣:

黃色,水分多、糞質少,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也不佳,就表示寶寶可能患有病毒性腸炎。

豆腐渣樣:

便便爲黃綠色帶粘液的稀便,有時呈“豆腐渣”樣,這表示寶寶可能患有黴菌性腸炎。

鮮紅色:

表示出血的地方距離肛門不遠,可能與肛門裂傷有關。

奶粉餵養的寶寶,每天便便次數多少爲正常?

奶粉餵養寶寶便便性狀:大便呈泥狀,多爲淡黃色或黃色,偶爾呈淡綠色,可見到奶瓣,無明顯氣味或略有臭味。

奶粉餵養寶寶比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次數一般要少,通常一天1-4次。

混合餵養的寶寶,每天便便次數多少爲正常?

混合餵養:大便的性狀、顏色、次數等都介於母乳餵養寶寶和奶粉餵養寶寶之間。

輔食添加後,寶寶每天的便便次數多少爲正常?

大便逐漸成形,多爲黃色或者褐色,也可呈現出吃入某種食物的顏色,可見到未消化到食物顆粒,有(氨)臭味。

輔食添加後的寶寶,大便次數不規律,可能是1天1次或1天3-4次。

正常用餐後,寶寶每天的便便次數多少爲正常?

大便基本成形,多爲深黃色或褐色,偶爾可見到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氨)臭味較之前加重。

正常吃飯後寶寶的大便次數可能較之前會減少,排便逐漸規律。

哪些情況是需要注意的呢?

■ 若大便有較多未消化食物顆粒,應考慮消化不良;

■ 若大便性狀可但排便量多,與吸收不良有關;

■ 若含有膿血,多與細菌感染有關;

■ 若發熱伴稀水便,可考慮病毒性胃腸炎;

■ 若排便費勁,排氣多,大便稀,可能與乳糖不耐受有關。

■ 若大便乾結,排便費勁,則考慮便祕。

如果寶寶不發燒、不嘔吐、尿量足、精神好、體重長,那麼這些粑粑就都是正常的,寶寶的營養吸收也沒問題。我們可以從粑粑中獲得寶寶消化吸收的信息,但也千萬不要成爲粑粑的“奴隸”,稍有變化就惶惶不安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