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手抄報圖片

本文已影響4.79K人 

手抄報一:百家爭鳴基本介紹


百家爭鳴是指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0家被髮展成學派。

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出自這裡。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至戰國時期,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但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

歷史環境

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這個時期,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歷史由分裂走向統一,針對社會的急劇變化,各學派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詰難,於是出現了思想領域裡“百家爭鳴”的局面。

"百家爭鳴"的出現,正是上述社會與階級關係在我國古代思想意識形態上的反映。而這種“百家爭鳴”的出現,則又是有其特殊的歷史環境的。春秋晚期與戰國初期,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改革。這些都是新興地主階級利用政權的力量來改變奴隸制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從而完成封建化的過程。到戰國時期,由於各國處於封建割據的狀態,統一的封建政權還沒有形成。新興地主階級在各諸侯國都把主要精力用於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變法改革,以致於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落後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其他方面。由於居於統治地位的地主階級,本身政權還不鞏固,他們的思想也還沒有形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這就為諸子百家的爭鳴局面的出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期社會的各階級、階層的思想家,都能夠自由地著書立說和四處奔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並不受到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的排擠和束縛。而一旦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確立,封建大一統的國家形成,就很難再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那樣的“百家爭鳴”的盛況了。

百家爭鳴手抄報圖片

手抄報二:百家爭鳴儒家代表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仁”,他主張“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為的準則是“克己復禮”。孔子首創私人教學,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認為不分貧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張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使百姓“足食”,國家“足兵”,取得“民信”。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這種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觀和倫理觀。重視道德教育,特別是個人修養,強調關愛別人,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

著作:《春秋》孔子整理的《詩》、《書》、《禮》、《易》、《樂》五種教本,連同《春秋》被後人稱為"六經"。其中《樂》後來亡佚了,現存《詩》、《書》、《禮》、《易》、《春秋》被稱為“五經”。

儒家學派在孔子以後發生分裂,至戰國中期孟子成為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名孔伋)的弟子,有“亞聖”之稱。孟子的主張是復古倒退的,當時許多諸侯都認為不合時宜。他主張“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的倫理觀是“性本善”。

儒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時人尊他為荀卿。 在政治方面,他主張“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也哲學方面堅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認為人生來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就形成了人們“好利”“好聲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過學習禮儀,通過法治,可以使小人變為君子,普通人變為聖人,荀子的這種主張,被稱為“性惡論”。荀子改造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的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的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百家爭鳴手抄報圖片 第2張


手抄報三:百家爭鳴道家代表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

老子把“道”抽象化,概括為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絕對權威。

老子的哲學裡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

老子主張以柔克剛。相傳老子曾張開嘴讓弟子們看,然後對弟子們說:“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還在!”

政治上提倡“無為”、“順應自然”。無為是指不妄為,不胡作非為,為所欲為。

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的小官,後來厭惡官職,“終身不仕”。《莊子》一書,是由他和門人編成的。 又名《逍遙遊》是與《道德經》齊名的道家經典。

莊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為學說為基礎而發展的,提出了齊物論。《莊子》一書更像是以故事的形式對道家學說加以解說。其中的語言形式對中國的古代小說和傳奇的文字表達有重大的影響。道家思想講究一切講究自然,不可強求,與儒家思想相反。

莊子認為,水行要乘船,陸行要乘車,治理國家也一樣,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莊子批評孔子在魯國想要恢復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在陸地上推船,勞而無功。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楊朱。

百家爭鳴手抄報圖片 第3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