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解熱鎮痛藥

本文已影響1.36W人 

我國大多數解熱鎮痛藥都屬於非處方藥,家長在藥店很輕易就能買到,但在買藥的時候,面對眼花繚亂的解熱鎮痛藥,想必很多家長又是開始煩惱了。孩子發燒,到底該選用哪一種退燒藥呢?家長在選用退燒藥時應該要注意些什麼呢?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解熱鎮痛藥

發熱是小兒很常見的疾病症狀之一,因此提到退燒藥,相信不少家長隨便都能說出幾種解熱鎮痛藥來。的確,我國大多數解熱鎮痛藥都屬於非處方藥,家長在藥店很輕易就能買到,但在買藥的時候,面對眼花繚亂的解熱鎮痛藥,想必很多家長又是開始煩惱了:品種這麼多,不僅藥的品種多,就連同一種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也有很多劑型,如片劑、膠囊劑、咀嚼片、混懸劑、糖漿劑、滴劑、栓劑、分散片、泡騰片等。

    孩子發燒,到底該選用哪一種退燒藥呢?家長在選用退燒藥時應該要注意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1.明確診斷後再合理選擇退熱方法:當細菌、病毒或其他外源性致熱源進入人體後,與粒細胞、單核細胞等相互作用產生內源性致熱源,內源性致熱源可以使得下丘腦體溫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引起人體的發熱。而解熱鎮痛藥的作用機制,就是通過抑制下丘腦體溫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周圍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通過出汗而達到散熱的過程,但解熱鎮痛藥屬於對症治療,只能緩解發熱的症狀,而不能解除病因,也不能縮短病程,並且有時還可能因為用藥後改變熱性掩蓋病情而影響了醫生作出診斷,所以,在選用解熱鎮痛藥時,必須要診斷明確,再根據病情合理用藥,如G6PD缺乏患者只能選擇幾種有限的退熱藥,部分退熱藥是會引起小兒溶血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議有G6PD缺乏患者發熱時首先去尋找醫生的幫助,告訴醫生患者有“G6PD缺乏”,由醫生選擇或建議安全的退熱藥。

2.一般體溫高於38.5℃才使用退燒藥:發熱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當體溫升高時,人體內的吞噬細胞活性增強,抗體的產生增多,有利於炎症的修復,又由於小孩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當處於高熱狀態下,可能會導致小孩發生高熱驚厥或腦部受損,故一般孩子體溫低於38.5℃時,建議不急於服用退燒藥,可以採用溫水擦浴、敷冰袋等物理降溫的方式,當體溫超過38.5℃時,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服用退燒藥。

3.根據情況選擇合適劑型:退燒藥中最常見的是對乙醯氨基酚,目前市面上含有這種藥物成分的藥品種類很多,劑型也不少。藥物的劑型不同,也會使得藥效發揮作用的程度及不良反應等存在一些差異:片劑劑量準確,含量差異小,質量穩定,攜帶服用方便;膠囊劑掩蓋了藥物的苦味和臭味,生物利用度高,藥物穩定性好,能定時釋放藥物,較適合成年人服用;咀嚼片加入了糖、果味香料,嚼起來的時候香甜可口,小孩子比較喜歡吃,但服用時如果直接吞服或咀嚼不充分時,則達不到退熱效果;混懸劑、糖漿劑使用方便,口感良好,比較受小孩子喜歡;滴劑藥物濃度較高,服用方便,起效快,口味也可接受,很適合小孩子使用;栓劑是藥物由直腸粘膜吸收,再進入血液迴圈中,對胃腸道刺激和肝臟的毒性作用減小,適合於小兒使用;分散片遇到水之後可以迅速崩解形成均勻的粘性混合懸液,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應小;泡騰片含有泡騰崩解劑,放入水中後會冒出氣泡,崩解快,服用方便,起效快,口味可,很多患兒都比較容易接受。對乙醯氨基酚本身是比較安全的解熱鎮痛藥,但一般來說,在給3歲以下的兒童選擇時最好選用滴劑、糖漿劑或肛門栓劑,7歲以下兒童儘量不使用複方製劑或緩釋劑。

4.避免重複用藥:市面上解熱鎮痛藥物品種繁多,如阿司匹林、維C銀翹片、撲熱息痛、安乃近、泰諾林、美林、百服寧等,若在服藥之前沒有仔細閱讀藥品的主要成分,極容易造成重複用藥,還有些人認為將幾種藥物聯合在一起使用,總有一種是合適的,還可以增加療效,事實上,這種聯合用藥危害是不小的,因為雖然有些解熱鎮痛藥的藥物商品名不同,但是其有效成分是一樣的,同時服用會導致重複用藥而使劑量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只選擇其中一種解熱鎮痛藥,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自行選擇撲熱息、布洛芬等退熱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藥物。另外,家長在給孩子喂藥時,一定要遵醫囑的量,如果是包衣片、緩釋片等,不能將其壓成粉或把膠囊裡的藥粉倒出來用水沖服,這樣容易引起服用藥物劑量不準,影響療效,還可能造成胃黏膜損傷等不良反應。服用退燒藥後,如果體溫仍是沒有降下來,無論是否同一種退燒藥,都要間隔4~6小時才可以再次服用,體弱或者40℃以上的小兒,解熱劑宜用小劑量,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虛脫,同時應注意多喝水以利於排汗和降溫。當然,在醫生指導下,部分患兒可以選擇泰諾林、美林交替應用以控制發熱,但是其療程不能太長,且用量均較說明書上的用藥稍偏少。

最後,家長在家給小孩服退燒藥過程中,當患兒出現精神、反應較差、體溫持續不能退至38度、出現頻繁驚跳時需第一時間就診,而不是自行再服用退熱藥。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兒科 謝丹宇主任醫師(通訊員 林穗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