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管理格局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

本文已影響1.04W人 

談及學前教育質量,人們會很快地想到一個地區有多少示範園,有什麼特色園,因為這些幼兒園是一個地區的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用優質園的數量來衡量學前教育質量是我們一直在用的方法。然而,這種方法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

我們都知道“短板效應”,以這個觀點來看學前教育質量,則應用最差最弱幼兒園的情況來判斷一個地區整體學前教育的質量。這個想法一定會顛覆許多人的觀點,使目前學前教育管理格局發生改變。

今天,學前教育已經成為一項普惠性公共服務,其相關政策的制定也應從這個思路進行考慮。縱觀世界各國,公共政策的目標是扶弱幫貧,公共財政的思路是保底拖低,向弱勢羣體傾斜。而作為公共教育中最底端的學前教育,其政策也應是首先考慮短板,重點考慮底層,不讓一些地區太弱,不讓一些幼兒園太差。美國的“開端計劃”,英國的“確保開端計劃”,都是向社會底層傾斜的學前教育政策。

學前教育管理格局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

國際上的早期教育追蹤研究已經得出結論,早期教育對處境不利家庭的孩子所產生的效果要比對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大很多。一個地區中,能進入好幼兒園的孩子,其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總體不會太低,而那些社會地位、經濟地位較低的家庭,本來就缺乏學前教育的基本條件,如玩具、圖書、成人的陪伴等,而他們的孩子進入那些收費低、條件差、水平低的幼兒園後,就會讓原有的不利因素更加放大,產生更多發展上的問題。

一個地區中,條件差、水平低的幼兒園集中了處境不利家庭的孩子,這些幼兒園更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更需要公共財政的資助,否則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可能永遠無法達到政府規定的標準,甚至它們中的一些可能因為經濟原因支撐不下去而關閉。但是,只要這些幼兒園存在,政府就應當為它們提供可以保證最基本學前教育服務的條件。從最近媒體報道的某地無證幼兒園佔了當地幼兒園總數的90%的事實就充分説明,目前在許多地方,低水平的幼兒園是大量存在的。

由於自然、經濟、社會條件不同,全國的學前教育發展是不平衡的。即使在一個地區內,幼兒園之間的差異也很大。長期以來,我們更多的是把評優評先作為管理的手段,把長板建設當作是發展的重點。比如,一些地區搞教育強市建設,把優質幼兒園數量佔比作為學前教育質量水平的重要指標,從而導致了短期內大規模的幼兒園等級評估運動。而在一個區域內,我們又往往是通過等級幼兒園的評估、示範幼兒園的建設來對幼兒園進行質量管理。錦上添花的事至今在不少地方還在上演,這就使得一些條件好的幼兒園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另一些條件差的幼兒園得不到扶持,幼兒園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學前教育管理格局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 第2張

因此,衡量一個地區學前教育的質量,不應再是示範幼兒園的數量,不應再用評優評先的方式來增加長阪,因為這樣只會導致“馬太效應”,對處境不利家庭的孩子產生更為不利的影響。用改造條件差、提升水平低幼兒園的情況作為評估一個地區學前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標,這才是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最好方法。

普惠性的學前教育應該是雪中送炭,我們要換一個思路評估一個地區學前教育的質量,以補短板為重點,讓學前教育的陽光惠及所有的孩子,尤其是處境不利的孩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