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與氣候手抄報圖片

本文已影響1.81W人 

手抄報一:天氣符號介紹


晴:指天空無雲或雖有零星的雲,但云量佔天空不到1/10稱為晴,有時天空中出現很高很薄的雲,但對透過陽光很少有影響的也稱為晴。

多雲:當空中的中、低雲的雲量佔天空面積的4/10~7/10或高空雲量佔天空面積的6/10或以上時稱為能夠為多雲。

陰天:凡中、低雲的雲量佔天空面積的8/10及以上是稱為陰。陰天是天色陰暗,陽光很少或不能透過雲層。

霧:指近地層空氣中懸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體。當這種集合體使水平能見距離降到1000米以下時稱為霧;當能見距離降到1000~10000米之間時稱為輕霧。

小雨:4小時降雨量小於10.0毫米或1小時降雨量小於2.5毫米的稱為小雨。

中雨:24小時內的降雨量為10.0~24.9毫米或1小時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間時成為中雨。

大雨:24小時降雨量小於25.0~49.9毫米或1小時降雨量達到8.1~15.9毫米時稱為大雨。

暴雨:24小時內的降雨量達到或超過50.0毫米和1小時內的降雨量達到或超過16.0毫米時稱為暴雨。降雨量達到100.0~199.9毫米的稱為大暴雨;降雨量達到20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雷陣雨:指伴有雷電現象的陣性降雨,起特點是降雨時間短促,開始和終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強度變化大。忽下忽停並伴有電閃雷鳴的陣性降水。

冰雹:是一種固體降水物。指雲層中將下的直徑大雨5.0毫米的圓球形或圓錐形冰塊,起形狀也有不規則的,單體稱為雹塊,由透明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大的雹塊直徑可達十九釐米。

凍雨:雨滴凍結在低於0℃的物體表面的地面上,又稱雨淞(由霧滴凍結的,稱霧凇),常墜斷電線,使路面結冰,影響通信、供電、交通等。

雨夾雪:指雨滴和濕雪同時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現象。發生時,近地面的氣温略高於0℃,當雪降落到這層空氣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小雪:指下雪時水平能見度超過1000米的或24小時內的降雪量小於2.5毫米的降雪。

中雪:指下雪時水平能見度超過500~1000米的或24小時內的降雪量小於2.5~5.0毫米的降雪。

大-暴雪:指下雪時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的或24小時內的降雪量大於5.0毫米的降雪。

霜凍:在春秋轉換季節,白天氣温高於0℃,夜晚氣温短時間降至0℃以下的低温危害現象。出現時,百葉箱內的氣温可不低於0℃;地面或物體表面常出現白霜。

低壓槽和高壓脊:呈波動狀的高空西風氣流上,波谷對應着低壓槽,槽前暖空氣活躍,多雨雪天氣,槽後冷空氣控制,多大風降温天氣;波峯與高壓脊對應,天空晴朗。

冷鋒和暖鋒:冷鋒即冷空氣的前鋒,在冷、暖氣團交界處、冷空氣向暖空氣推進。冷鋒上多風雨激烈的天氣,鋒後多大風降温天氣;反之為暖鋒,鋒上多陰雨天氣、鋒後轉多雲和晴天,氣温回升。

大風:用風矢表示,有風向杆和風羽組成。風向杆指風的來向,有8個方位。風羽由3,4個短劃和三角表示大風的風力,垂直在風向杆末端的右側(北半球)。

六級風:指距地面10米高度處的風速為10.8~13.8米/秒的風。

七級風:指距地面10米高度處的風速為13.9~17.1米/秒的風。

八~十二級風:指距地面10米高度處的風速分別達到17.2~20.7米/秒、20.8~24.4米/秒、24.5~28.4米/秒、28.5~32.6米/秒、32.7~35.9米/秒時,分別稱為八級風、九級風、十級風、十一級風和十二級風。

颱風:指發生在熱帶海洋上強烈的暖心氣旋性渦旋。當中心附近的平均再大風力達到十二級及以上時稱為颱風。

天氣與氣候手抄報圖片

手抄報二:氣候的類型

熱帶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也稱赤道雨林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温多雨。位於赤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主要分佈區為: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馬來半島和馬來羣島。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也稱熱帶乾濕季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温,降水分乾濕兩季。

主要分佈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南北兩側,即南、北緯5°~15°左右(有的伸達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點,首先是由於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南北移動、交替影響,一年之中幹、濕季分明。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也稱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熱帶荒漠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温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兩季。

主要分佈在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菲律賓羣島,以及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台灣省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 此外,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沿海地帶也略有類似分佈。

亞熱帶類型

需要注意的是,亞熱帶也屬温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夏幹氣候)

地中海氣候(也稱亞熱帶夏幹氣候、冬雨型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熱不同期。

亞熱帶沙漠氣候

亞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大陸的內部,包括西亞的伊朗高原和安納託利高原、美國西部的內陸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欄查科等地。

亞熱帶草原氣候

亞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同,但分佈在亞熱帶。

温帶類型

温帶海洋性氣候

温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降水均勻,温和濕潤。

温帶季風氣候

温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温帶大陸性氣候

温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冬冷夏熱,全年少雨。

温帶草原氣候

温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也稱温帶荒漠和温帶草原氣候,主要分佈於亞洲和北美大陸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和潘帕斯等地。

温帶沙漠氣候

温帶沙漠氣候是位於温帶大陸腹地沙漠地區的一種氣候,極端乾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無雨。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也稱亞寒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佈,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

寒帶類型

苔原氣候

苔原氣候分佈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在南半球則分佈在南設得蘭羣島、南奧克尼羣島和南極半島等地。其特徵是:長冬無夏,暖季短暫,降水稀少。年降水量約200~300毫米,以雪為主;地面有永凍層,只有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

冰原氣候

冰原氣候終年嚴寒,降水稀少。該氣候主要分佈在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包括格陵蘭內陸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

高原山地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佈於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以及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等地都有分佈。

天氣與氣候手抄報圖片 第2張


手抄報三:關於天氣的諺語及其解釋

1、先雷後雨不必慌,雨後聞雷無處藏。

説明:先雷後雨一般多見於夏季熱雷雨,這種雷電時間短,雨量小。所以遇到這種雷雨,不必着慌,避一會兒就會過去了。但雨後聞雷則多指系統性降水,一般有鋒面經過,這種雷雨時間長,雨量大,遇到這種雷雨,躲一會不解決問題,應採取其它措施。

2、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

説明:這條俗諺對於我國東南地區來説特別靈驗。所謂偏南風包括西南到東南方向的風,它來自南方海洋,帶來的是暖濕空氣,天氣自然變暖,而且温度越高越覺暖和。

在秋冬季節,北方的冷空氣的勢力較強、較活躍,經常爆發南下,於是刮西北風,勢力強的可直達華南。冷暖空氣在本地區交鋒時會出現陰雨天氣,隨着冷空氣趕走暖空氣,氣温就明顯下降。

3、日落胭脂紅,無雨便是風。

説明:晴轉陰雨以前,空中水汽、塵埃顯著增多,陽光中除紅色光外,幾乎全部散射,所以太陽光盤呈現"胭脂紅",預兆將有風雨。

4、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説明:從雷雨的形成原因來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冷暖空氣匯合時造成的,稱鋒面雷雨;一種是局地受熱不均而產生的,稱熱雷雨。

鋒面雷雨範圍廣,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往往是先下雨後打雷,而熱雷雨則範圍小,常常是先雷後雨,持續時間短,下了就停,雨量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指的就是熱雷雨。

5、雨中知了叫,預報晴天到

説明:“知了”學名“蟬”,以其鼓動葉翼,發出“知了、知了……”的叫聲,而得名“知了”。當天氣轉陰雨時,由於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增多,知了的葉翼被沾濕,不易鼓動,也就發不出“知了、知了……”的叫聲。

只有當天將轉晴時,空氣濕度減小,被沾濕的葉翼逐漸變幹復原,知了才能重新鼓動葉翼發出“知了”的叫聲。故有“雨中知了叫,預報晴天到”之説。

6、青蛙吵叫,雨要到。

説明:青蛙的皮膚對天氣變化感覺特別靈。在春、夏久旱後,要是濕度變大,高温悶熱,青蛙會跳出水面呼吸,叫個不停,叫聲又大又密,預示不久就會下雨。

7、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要來到。

説明:大雨前,高空風大,空氣潮濕,地面小蟲翅膀受潮變軟不能高飛,燕子們趁機會低飛,就可以飽餐一頓。同時,下雨前氣流較亂,輕巧的燕子得不到合適的風力抬升它高飛,因此飛時忽高忽低,翻飛不定。

天將下雨前,氣壓下降,温度升高,地面非常悶熱。這時,躲在陰暗處或草叢裏的小動物到處亂竄,蛇就趁此機會出洞捕食。同時,蛇在洞裏也會感到憋悶, 不如爬到路面上邊乘涼邊吃飯。

天氣與氣候手抄報圖片 第3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