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打架的時候 該如何幹預這些“戰爭”

本文已影響5.37K人 

夥伴是一個孩子最珍貴的東西,而男孩的友誼通常是在打架的過程中磨合出來的。

谷谷有一個“發小”,是真正的“發小”,出生31天認識的,他叫歡歡。現在歡歡叫谷谷“大王”,因爲谷谷比他大5天。而谷谷叫歡歡“小王”。

大王、小王的故事堪稱一部小型電視劇,兩個孩子你來我往,看得你驚心動魄。

一開始,也就是在3歲之前,谷谷佔據明顯優勢,他比小歡歡力氣大。他們經常一起玩,一不留神就打起來了,戰敗的總是歡歡。很感謝歡歡的父母,還有歡歡的爺爺,雖然幾乎每次都是歡歡受傷,我看着爺爺拉起歡歡一聲不語地走了,不跟谷谷玩了,但他們從來沒有衝谷谷發過火。到後來,爺爺一看到小谷谷,拉起小歡歡就走,彷彿大灰狼來了一樣。

但是歡歡的爸爸媽媽一點兒都沒有生氣。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爲歡歡媽媽的提醒,兩個小朋友上到了一個幼兒園的同一個班。

上幼兒園不久,有一天,谷谷和歡歡搶一個球,歡歡上去咬了谷谷小臉一口,谷谷的小臉被咬花了。我看到的時候,眼淚唰地掉了下來。我把谷谷摟在懷裏。幼兒園的鳳老師說:“對不起,沒看住。谷谷可勇敢呢,他一聲都沒哭。”我抱着谷谷,眼淚嘩啦嘩啦地掉,可是我並沒有想找歡歡,因爲過去3年,小歡歡一直在隱忍着小谷谷,他必須要發泄他心中的不平,這樣的友誼才平衡。

後來谷谷的臉花了好幾個月。在這幾個月中,歡歡和谷谷總是見到了就跑開。這是他們之間最長時間的分開了。

當孩子打架的時候 該如何幹預這些“戰爭”

打架是小孩子相處之中除了玩之外的主旋律

打架總是發生在很意外的時候,他們可能是爲了一根小棍、一個小石頭、一個玩具誰多玩了一會兒。他們不會居心叵測,沒有準備開始,也不知道怎麼就結束了。因此,小朋友的“戰爭”不像大人的那樣充滿內心,他激動的時間可能只是那一剎那,下一秒,他就忘記他們打過架了。

比較嚴重的“戰爭”,可能會影響他們一段時間的交往,但是並不會影響整個友誼的質量,他們像橡皮筋,被打架彈開了,然後捱得更緊。小孩總是喜歡和與他曾經打過架的人黏在一起,並且已經忘記他們打過架。

瞭解了這一點,無論是他欺負別人還是他被別人欺負,那都是小朋友之間的事情,成人一旦插手,就改變了事情的性質。因此當他和別的小孩打架的時候,你可以教會他如何應對和在適當的時候逃跑,但是不能他打架了,就把他關進你的籠子,保護他再也不受傷,不受傷的動物是沒有辦法成長的。我也不會參與進他和小朋友的“戰鬥”中,告訴他如何戰勝,他要在“戰鬥”中學會如何避免“戰爭”。

如果他在“戰爭”中總是獲勝,結果恐怕也不大好,他會被孤立,那就讓他知道什麼是孤立。只有當他意識到沒有朋友比沒有那根小木棍要令人難受,他纔會知道如何對待夥伴。

有些時候,“戰爭”比較嚴重,大人又該如何幹預小朋友之間的“戰爭”呢?

兒童心理學家史密斯和羅斯,通過他們的研究得出結論,對於3~10歲的孩子,成人以調解人的身份進行干預時:

(1)讓每個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

(2)鼓勵他們討論各自的目的和感受。

(3)啓發他們集思廣益,想想自己該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從而建立處理紛爭的基本原則,並限制爭吵的擴大和敵意的加深。

這時小朋友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想法並友善地解決爭端,甚至下次出現類似情況時也能如此。

說出自己的觀點,是讓他們自己表達自己,如果成人強行解決衝突,小朋友可能不會理解對方的觀點,爭吵的核心內容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或者以一方看起來贏、一方看起來輸的方式解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