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來就有這些能力,只是被埋沒了!

本文已影響2.31W人 

生活中,有些孩子總是會動不動就發脾氣,仔細想來,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如果不是我們看孩子一發脾氣、一哭鬧就滿足他的要求,他還會屢試不爽嗎?

其實,很多能力小孩子本來早就具備的,只是我們沒有引導好或者說發掘好。

孩子喜歡具體的可視化的目標

前幾天晚上,涵涵突然對我們說要當家裏的領導,還問我說:“媽媽,憑什麼你就能當領導管我們,就不能讓我當呢?”

於是,我提出了投票選舉的方案。結果我選我,她選她,我老公棄權,導致涵同學未能如願。

涵涵就把眼光放在了他們幼兒園,問我說:“媽媽,爲啥老師選某某就當班長,就不選我呢?”

然後,我給她列舉了一些當班長需要滿足的條件,比如:早上不能遲到、積極幫老師幹活、還要懂得照顧其他同學、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等。

沒想到一向早上起牀拖拖拉拉的她,第二天鬧鐘一響立馬就爬起來了。還不停地催我們快點快點。晚上回到家還搶着幫我收拾桌子和拖地。

這幾天,天天如此,你會發現,那個小人兒全身卯足了勁兒,在努力完成自己當班長的目標。

我老公笑着偷偷地問我說:“你怎麼給我生了個小官兒迷呀?”

我說:“明明是我喚醒了她內在的驅動力好不好。”

想想看,這些具體化可視化的目標,在養育涵涵的過程中,還真的一直湊效呢。

小時候,她喜歡摁電梯的按鈕,每次不好好吃飯時,我說:“你好好吃飯,就能夠到13層的按鈕了。”她就會好好吃。

現在也會爲了美,爲了皮膚白,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就連上英語班最初她堅持的理由,都是爲了能夠去國外買更好吃的巧克力。

因爲有一次朋友從德國帶回來了很好吃的巧克力,她吃完後,就下定決心學英語,然後去國外買的時候,知道該咋說

當然現在她還是想出國看看,只是理由早已發生變化,繪本里讀到的那些東西,吸引着她決心去看看真正的世界。

其實,不光是小孩子,這種目標倒推法對大人也適用。

之前在醫院做營銷總監,跟底下的員工談話時,如果你問他們最想要什麼,然後從最想要的那個東西往後推,直到推理出來,只要每天上班不遲到,對待哪部分工作認真完成,就能很快實現目標。推完後有好一陣子,那些小年輕們總是幹勁十足。

同樣,每個孩子也都是有自己的願望的,而實現願望需要哪些具體的目標,就是我們協助他規範好行爲的最佳時機。

之前看過關於日本教育的一篇報道,裏面說日本小孩子從入學開始,學校就非常重視他們的時間觀念和計劃性的培養。

仔細想下,這兩點,卻是對人的一生都有重大影響。而目標感,是小孩子生來就有的,如何實現他的小目標,就要我們大人幫着規劃規劃了。

孩子本來就懂得心疼人

過年回孃家時,一天下午我跟發小在聊天,涵涵進來坐我們旁邊,不時插話。我就說,去找姥姥聊天去。

孩子本來就有這些能力,只是被埋沒了!

她跑到姥姥那邊後,看見姥姥正在做包子,我小侄女不停地要奶奶抱。

涵涵看到這個情景就說:“姥姥,要不你把中午剩下的臊子面熱一下,就別蒸包子了吧?”

我媽說,當時她聽到那句話,心裏很暖和,都想哭了呢。還說我小時候都沒有那麼貼心。

其實,這不正是教育方法的不同麼

我小時候,我媽都捨不得讓我們幹活,什麼都大包大攬搶着幹。我對涵涵可沒那麼好,做飯時,她會幫我擇菜打雞蛋,我累了,還會讓她幫忙踩踩背,端端水。

所以,就算孩子最後被養成白眼狼,也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人家本性還真不是這樣。

到時候孩子自然會懂得分享

大概從去年夏天開始,涵涵變得特別愛分享。我倆在路上買了啥好吃的,她都要剩下一點兒,回去拿給爸爸吃。

現在吃什麼,拆開包裝都是先往我和爸爸手裏塞點兒,然後自己纔開始吃。

之前,涵涵可沒這麼“大方”,那時連爺爺奶奶都別想從我家拿走一針一線。

現在,卻很慷慨,除了她自己的玩具和書,不怎麼愛讓別人拿走外,吃的東西,已經很大方了。

從她小時候起,不管多貴的東西,我買回來,都是鼓勵大家一起吃的,當然大人肯定會少吃些。

但奶奶卻覺得那是我貪吃,每次涵涵給她,她都說:“奶奶不貪吃(陝西方言我不會說,是這個意思),好東西要都留給俺涵涵吃。”

我也沒想着去說服她老人家,本來就說不通嘛,幹嘛費那個勁兒。

因爲你根本不用擔心爺爺奶奶的生活習慣或者處事習慣會影響到孩子。只要父母也參與到了育兒過程中,孩子首先模仿和學習的是自己的父母。只要我們堅持原則,孩子跑不偏。

所以,不要在意有多少人說你的孩子小氣,不懂分享什麼的。只要孩子的物權意識敏感期很好地度過了,安全感也足足的,有一天他會自動變得愛分享的。

總之,孩子很多看似不好的行爲,其實都是因爲在最初的時候,要麼得到了我們的縱容,要麼是被引導偏了。

目標感、感恩的心、懂得分享,這些孩子本身就具備,只是在養育中被埋沒了。

爲人父母是一場身與心的修行,願愛孩子的我們,能夠做更好的父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