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滬籍女生輟學 15歲佔海特微博約辯異地高考

本文已影響2.23W人 

異地高考不僅是家長擔憂的問題,也成爲學生自身的困擾。15歲非滬籍女生輟學,因爲得知不能異地高考,愁悶不已,她還未異地高考微博約辯,爲這個勇敢的女生鼓鼓掌吧。異地高考政策將於2012年最後一個月出臺,結果會是怎樣呢?

  新聞詳情:

因不肯妥協返鄉讀書而輟學在家,在微博上高調爭取異地高考權利,與滬籍人士就異地高考“約辯”……近日,15歲的非滬籍女生佔海特和她的家庭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佔海特說,享受公平教育是她作爲公民的權利,而推動教育公平則是她作爲公民的義務。

昨天下午,這名在微博上以“少年公民”自居的女孩在電話中告訴本報記者:“如果教育不是填平鴻溝而是擴大鴻溝,那就是不公平中的不公平。”

非滬籍女生輟學 15歲佔海特微博約辯異地高考

非滬籍女生輟學 15歲佔海特微博約辯異地高考

  輟學半年

  自學反而更能體會學習樂趣

京華時報:你從今年5月輟學在家,至今已有半年多,每天在家都做什麼呢?還在堅持學習高中課程嗎?

佔海特:一直在學,語文我覺得在微博上就能學得很好,對語言的能力有很大提升。英語在家幾個月來也突飛猛進,因爲我看英文文章、名著、視頻,還 有英文維基百科,各方面都讓我的英語提升得非常快。數學嘛,我已經把高中的課程都學完了,現在在看美國的高中數學課程。歷史方面,世界歷史、中國歷史、美 國曆史,包括美國的獨立戰爭,我都一直在學習,感覺進步很快。

最近還在看網上公開課的哲學課程,讓我從一個哲學的角度來思考這些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問題,也可以爲我的教育公平增加一些理論依據。

京華時報:語文、英語、歷史自學起來可能相對容易,像高中化學、物理其實比較有難度,你自學起來費勁嗎?有沒有上過補習班?

佔海特:沒有上補習班,我們家人很抵制補習班。我都是靠自學,不懂的就和我爸探討一下。現在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純粹靠做習題,不會給你講爲什 麼,而是讓你做練習和背誦,培養慣性思維,這樣不是很好的做法。我覺得自學也是一個學習推理的過程,這樣反而能更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京華時報:聽說你的目標是要依靠自己的實力,通過自學達到和上高中一樣的效果,甚至超過這個水平?

佔海特:是的。我不得不說,國內的教育辦得很差勁。像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很多大學生畢業出來,還稱不上是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因爲現在的教育並不是把人往應有的方向培養,他缺少創新精神和改變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很缺失

京華時報:看你微博,感覺你的知識面很廣,你通過哪些途徑瞭解這些內容?

佔海特:我接觸電腦比較早,5歲就開始上網,有10年網齡了吧。我和別人不同,就是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京華時報:微博是你討論異地高考的主要陣地,什麼時候開的微博?

佔海特:6月初。微博對我來說就像我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當時臨近中考了嘛,我把微博作爲我最後的希望,呼籲教育公平。因爲微博的傳播範圍和影響力都很大。

  高調抗爭

  面對不公不想妥協不會屈服

京華時報:你跟着父母在上海待了十年,第一次意識到戶籍給你帶來的影響是什麼時候?

佔海特:小孩子時沒有意識到這麼多問題。其實這個戶籍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比如說,以前非滬籍的學生上學要交贊助費,小學時他們更照顧上海學 生。上初中時,雖然教委沒有明文規定說公辦初中不能招收非滬籍學生,他們會讓你參加考試,但是不會錄取你,因爲你不是上海戶籍的學生,這樣你就沒有辦法參 加中考、高考。

京華時報:很多人知道無法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後,都選擇回老家讀書,你爲什麼沒回去?

佔海特:上海市教委說我這人比較難辦。我是不會妥協的,回去就相當於妥協。其實有很多種妥協的方式,比如說辦一個假的人才引進,假的收養,或者辦一個外國國籍,回來享受超國民待遇,以很低的分考進清華[微博]、北大。我就是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妥協,也不會屈服。所以我纔會出來推動教育公平。我已經意識到這個事情是不平等的,同樣是在上海長大學習,爲什麼就不能擁有一樣的權利在上海蔘加高考呢?

京華時報:不覺得這種抗爭方式過於激烈嗎,會對你有不好的影響?

佔海特:不好的影響?從我開微博到現在,我覺得我就是經歷了一個從失落到淡定再到勇敢的過程,感覺自己真的成長了。

京華時報:不讀高中,以後可能就參加不了高考,不會後悔嗎?

佔海特:不後悔,雖然沒有中考、高考,但不意味着就沒有我的未來。不通過中考、高考,我也會讀大學。只要是金子都會發光的。只要一個人真的足夠 優秀,沒有什麼會難倒他。無論通過什麼方法,我都會讀大學。就算是一個人不讀大學,也可以成爲一個優秀的人。你看很多博士、專家、教授,不也照樣思想很落 後嘛。

  對話佔父

  擔心孩子覺得我無能

京華時報:海特輟學在家自學,是你的決定還是她自己的想法?

佔全喜:不是我們的想法也不是孩子的想法,而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京華時報:全國像她這樣無法參加異地中高考的孩子很多,很多人都回老家了,你爲什麼不讓海特回老家?

佔全喜:她還小,不能離開父母,老家也沒有人可以照顧她,如果陪孩子回去的話,我在上海的人脈關係、工作、積累就沒有了。

京華時報:這事對你們家庭影響大嗎?

佔全喜:班裏的同學只有她一個人沒有辦法讀書。她可能覺得父母無能,會降低我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加上網上有人評論說,上不了學不要怪戶籍,是你的父母無能。本來家庭條件非常好,但是這兩年因爲孩子上學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電信代理)業務受到很大影響。

京華時報:如果海特將來沒法參加高考,讀不了大學怎麼辦?

  對話人物

佔海特15歲,女,江西九江人,1997年生於珠海,2002年隨父母來到上海。小學初中均在上海就讀,今年5月初中畢業前夕,因非上海戶籍無 法參加中考輟學在家,開始自學高中課程。今年6月,佔海特開通微博,並和父親佔全喜以多種方式高調爭取異地高考權利,在獲得衆多類似遭遇者支持的同時,也 被部分滬籍人士斥爲“蝗蟲”。  (圖爲佔海特向上海教育部門反映異地中考、高考問題。佔海特供圖)

  微博約辯

  上海高考人數一直在坐滑梯

京華時報:你在微博上向滬籍人士發出約辯邀請,是自己的想法?

佔海特:一開始是我的想法,後來也得到了家長[微博]的同意。當時是沒有反對者應戰,但是現場來了一些人,戴着口罩、眼鏡,一直罵人。誰見過那架勢啊?他們不是來辯論的,是來吵架、砸場子的。

京華時報:你本來期望達到什麼效果?

佔海特:本來是想心平氣和地討論,但是他們卻是來罵人的。

京華時報:有人支持嗎?佔海特:現場只有一個上海阿姨說了句比較公道的話:上海沒有外地人是不行的。

京華時報:關於異地高考,你有沒有站在反對者的立場上想過他們爲什麼反對?

佔海特:他們反對是覺得我們搶佔了他們的資源。其實資源本來不都是他們的,外地人也在創造資源。他們來上海打工、建房子、賣菜、做清潔,只要能夠生活下來,就代表爲這個城市做貢獻,他們也是新上海人。不能因爲戶籍上的差別就區別對待。資源本身是大家的。

他們並沒有想到,換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一樣的。像馬丁·路德·金說的,他們的生命和未來和我們的未來是息息相關的,其實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他們的生命都是息息相關的。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今天是我們遭受不公平,其實也是他們的不公平。

京華時報:有這樣一個說法,本地人之所以覺得外地人搶佔了自己的資源,根本原因是資源有限。即使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她也沒有能力向所有人提供這樣的機會

佔海特:這個完全是有能力的,這些年上海蔘加高考的人數一直在坐滑梯,2007年全市參加高考的人數是10.5萬人,到2012年只有5.5萬 人,5年內已經下滑了一半。而且,現在非滬籍的家長其實都很忙,沒時間照顧小孩,他們的孩子成績能趕得上上海小孩的,我覺得只有10%。而且,很多人在意 識到無法參加中考、高考後都回了老家。所以,衝擊不會很大。

京華時報:你對自己爭取到異地高考的權利抱有多大信心?

佔海特:這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我們本身就有這麼一個權利,這個權利本身就是我們的,遲早都會實現,我只是希望越早越好。

我們不僅要爭取異地中考、高考,而是全國範圍內都要實現教育公平。如果教育不是填平鴻溝而是擴大鴻溝,那就是不公平中的不公平。

  精彩話題:開放異地高考還有多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