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更好的陪伴?

本文已影響2.9W人 

經常看到有媽媽留言,說自己爲了孩子健康成長,特意放棄工作全職在家三年,結果孩子如今依然問題多多,她很頭疼,不知道哪裏出了錯。

其實,陪伴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方法不對,哪怕媽媽是在陪伴着孩子,也只是“假”陪伴而已,孩子會缺乏安全感的。

有的時候,並不是說爲了陪伴孩子放棄了事業就代表能陪伴好孩子了,正確的陪伴要注意以下三點,忽視了這三點,就算整天陪着寶寶,孩子也沒有安全感的。

如何給孩子更好的陪伴?

一是跟孩子之間有能增加感情的互動

有時候,有的媽媽所謂的陪伴就是孩子自己無聊地玩着玩具,媽媽則一直不停地忙家務,忙玩手機,忙各種事物 ,卻忽視了和孩子的溝通。

如今大家都在提倡“高質量陪伴”,這對上班族爸媽來說尤爲重要。可該如何利用下班後的有限時間增加對孩子的陪伴,從而增進親子感情呢?重點就在於——有感情的互動。

比如跟孩子一起讀繪本,或一起搭積木,或一起跑跑跳跳,這個“一起”就表示,你和孩子是同頻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和你互動,得到了快樂,感受到了你的愛。這樣纔是真正的陪伴。

二是不過度干涉孩子的活動

有些家長盡職盡責,孩子做什麼事他都陪着,結果發現自己特別累不說,孩子還挺煩自己。其實這是因爲,他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過度干涉孩子行爲了。

比如寶寶正在專心玩玩具,家長過來遞水杯讓喝水,一會兒又拿餅乾讓吃,再一會兒又提醒孩子注意坐姿......這就是過度干涉。寶寶三歲前,正是專注力形成的關鍵期,總這麼被幹涉,專注力屢遭破壞,還不如不陪呢。

三是家長陪在孩子身邊時,自身情緒怎樣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年齡越小,情緒受家長影響越大,尤其是媽媽。這是因爲,孩子在剛出生的6個月裏,以爲自己是跟媽媽一體的,因此媽媽的喜怒哀樂決定着寶寶的喜怒哀樂。即便寶寶月齡大了之後,自主意識逐漸顯現,但精神上依然受家庭氛圍的影響。

如果陪在孩子身邊的媽媽,精神上很壓抑,或者焦慮以後自己的工作事宜,就會無形中給孩子造成壓力。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焦慮,會表現出生病、精神緊張、煩躁不安等症狀。

爲了給孩子更好的陪伴,你有注意到以上三點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