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育兒學》:美籍黎巴嫩人如何保持家庭的親密關係

本文已影響2.06W人 

作爲家中長子,阿門的父母告訴他要做家族的領袖,一生都要爲家庭成員負責任—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經濟上。

《怪誕育兒學》:美籍黎巴嫩人如何保持家庭的親密關係

家裏的孩子們分享一切:衣服、玩具,後來還有車。如果有一個兄弟打架,所有人都要被罰,因爲每個孩子都應該不僅爲自己的也爲其他兄弟的行爲負責。阿門 13歲時,他的媽媽懷上了小妹妹。他的父母要求他做很多家務:熨襯衫、褲子以及當時流行的蕾絲小杯墊。妹妹出生後,他負責給她換尿布和洗澡,然後爲弟弟們準備衣服和上學用品。

即使到了現在,阿門也認爲他對弟弟妹妹負有直接的責任,儘管他們都已經年過半百,事業成功,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我們見面時阿門告訴我,他正準備把自己多餘的一輛車送給妹妹。那是父母死後他一直留在家裏的一輛2003年產的“水星大侯爵”(Mercury Grand Marquee)。

“如果弟弟妹妹需要什麼,無論是錢或者其他,他們不用向我要求,”他說,“他們只要告訴我‘我需要這個’。”

這些聽起來是很沉重的期望,尤其對一個孩子而言。

但是阿門說,與家人的牽絆雖然有時讓人窒息,但已經深深滲入他生活的每個角落。

“坐下來想想,我並沒有太多‘朋友’,”他對我說,“我交往的大部分人是家人。如果出去吃飯,我們和表兄妹一起去。我們也有些朋友,但我們的社交圈幾乎是僅限於家人的。”

阿門想把這種親密關係的體驗傳給自己的孩子。(他們住的地方離他也只有幾裏地。)他的孩子也總在祖父母和其他親戚家進進出出,幾乎每個週末都會聚在一起吃他們的週日大餐。阿門也總在向大女兒梅林達·費爾哈特強調,她有照顧比她小 5歲的妹妹以及 13個月大的表妹的責任。

表妹是阿門在費爾哈特 14歲時收養的。

“爸爸讓我坐下,對我說,如果我們收養了這個女孩,那麼我就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費爾哈特回憶說,“當時我說:‘好的,我會負責任。’因爲她是我表妹,我不能讓陌生人把她養大。之後,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但是是朝着好的方向。”

放學後,脖子上掛着家門鑰匙的費爾哈特會從學校接回親妹妹阿妮莎,他們一起走兩個街區去託兒所接米拉姆。

然後一起等待父母下班回家。費爾哈特說,阿妮莎有很多朋友,爸爸媽媽一回家,阿妮莎就出去跟他們玩了,但她自己得留在家裏幫忙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和照顧米拉姆。有時她也很討厭這些事,但她明白這是最好的安排。

“我並不怨恨什麼,但是我覺得自己錯過了許多東西,”她說,“爸爸媽媽對我也很公平。如果我提出要離開,他們一定會答應。但我理解我所經歷的,我想,這些經歷讓我能夠在將來成爲一個更好的媽媽。”

學者們說,從歷史來看,阿拉伯人保持家庭緊密的理由很多,例如外族入侵,統治者令人失望,經歷背叛和鎮壓。政府不作爲經常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艱難。人們開始相信他們只能依靠那些他們認識的、有關係的人。讓家庭樹的枝葉縱橫交錯是他們唯一可以信賴的成功方式。因此,人們將自己的網絡編織得越發廣大和強韌,就像那句著名的阿拉伯諺語所說:“自己強過兄弟,兄弟和我強過表親,表親和我強過世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