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併重組潮來襲 多家中小乳企準備轉讓離場

本文已影響7.96K人 

近日,乳業資深分析人士宋亮表示,工信部奶粉行業兼併重組方案將會在本月底前後出臺。隨着兼併重組潮來襲,在這一輪的大兼併風暴來臨之前,已有一些企業感到“大難降臨”,多家中小乳品企業已準備轉讓離場。

兼併重組潮來襲 多家中小乳企準備轉讓離場

兼併重組潮來襲

多家中小乳企放出“賣盤”信息

儘管工信部奶粉企業兼併重組工作方案還未正式出臺,但是多家中小乳品企業已準備轉讓離場。2月26日,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這一輪的大兼併風暴來臨之前,已有一些企業感到“大難降臨”,廣州、寧夏、陝西、黑龍江等地區的一些企業已放出“賣盤”的信息,他們下決心清盤並且準備離場而去。

在中小乳品企業離場的背後,是國內幾大乳業巨頭加大了兼併收購力度。去年,蒙牛收購雅士利、合生元收購南山奶粉、伊利投資輝山乳業等一系列收購重組輪番上演,今年年初,飛鶴收購吉林艾倍特後,日前再次出手收購關山乳業。

多變的政策讓中小乳企喪失信心

提高准入條件,資格反覆審覈,自檢必備,自辦牧場,企業併購等,這對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很難達到。

王丁棉表示,近一段時間有十多家中小乳品企業想退出市場,欲找合適的買家。記者獲悉,目前廣州柏賽羅藥業有限公司想把旗下奶粉業務出售,而寧夏紅果乳品企業也想把企業賣掉,已主動對外“放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中小企業也想“清盤”退場。

記者就此事致電寧夏紅果乳業有限公司,其管理部張主任以“所有問題由公司老總迴應”拒絕回答,而其負責人嚴總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根據紅果乳業官網介紹,該企業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乳製品生產骨幹企業,是吳忠市首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該企業已通過驗收並取得了嬰兒奶粉生產許可證,目前公司現有奶粉生產線兩條(750公斤/小時、1000公斤/小時),可日處理鮮奶300噸,年加工鮮奶能力達9萬噸。生產的產品有全脂奶粉(有抗、無抗),嬰幼兒配方奶粉、枸杞奶粉、營養配方奶粉四大系列。

而廣州柏賽羅藥業於2011年進入乳品行業,是以藥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營養配方粉、奶茶粉、牛奶巧克力粉、牛奶咖啡粉等研發、製造及銷售爲核心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其董事長貝慶生曾表示,奶粉行業的利潤高達60%,決定進軍奶粉行業。

然而進入奶粉行業不足三年的時間,柏賽羅奶粉卻要“放盤”清場的消息,還是讓業內感到兼併收購潮的巨大沖擊力。

據悉,乳業大致的整合方向是:到2015年12月底,通過兼併重組,前10家國內品牌企業行業集中度提高到65%,原有的127家配方奶粉企業減少到87家左右;到2018年12月底,培育3~5家大型企業集團,前10家國內品牌企業市場集中度達到80%,國產品牌企業最終只剩50家左右。

王丁棉表示,重組方案去年6月份上報,8月份被退回,9月份又開始重新上報,其中雖會有一些小的改動,但可以肯定的是,嬰幼兒兒奶粉行業入門門檻在提高,一些不適應的中小企業要被淘汰出局。

“在此次整合中,中小乳品企業將有三種結局,第一種是等買家兼併重組,第二種是主動退出乳品行業,第三種則是經營不善,質量不過關,連年虧損,只能破產。”王丁棉說。

在王丁棉看來,導致這些中小企業萌生退意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多變的政策讓他們感覺風險太大,沒有信心做下去。比如提高准入條件,資格反覆審覈,自檢必備,自辦牧場,企業併購等,這對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很難達到。

他表示,2010年那次的生產資格重新審覈,數百家的企業就很不幸,躺下也中了槍被迫離場。在新近的這一輪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整頓中,也許將會有相當部分的企業,它們雖躲過了上一輪“初一”的淘汰,卻難逃得過這一輪“十五”的危運。

三五百個“假洋”奶粉品牌將被清出局

目前假洋鬼子奶粉在中國有300~500個左右,銷售量在幾十億元,賣得比較好的就有幾十到上百個品牌。

事實上,不僅是國家政策的多變性令中小乳品企業難以適應,數以百計的洋品牌奶粉對市場的衝擊,更是讓他們“腹背受敵”。

王丁棉表示,目前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液態“洋牛奶”來自30多個國家,品牌多達40個。而在2008年之前,在華銷售的洋牛奶只有1~2個品牌。目前嬰幼兒奶粉洋品牌超過百餘個,市場的話語權、定價權已被掌控,留給中小乳品企業的空間越來越小。

乳業資深人士解觀勝告訴記者,目前國家支持國內企業進入兼併重組,全國奶粉品牌分佈情況是,東北市場主要包括早期的完達山、飛鶴、搖籃、紅星等老品牌,華北區主要是早期的三鹿和現在的三元,中間還夾着瀋陽的輝山,目前伊利通過參股輝山達到了對奶源基地的控制。內蒙古主要是伊利和蒙牛,伊利一直是奶粉銷量最大的企業,但前年被貝因美[1.52% 資金 研報]超過。西部主要是關山乳業和銀橋,但其對整個乳業市場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此外,中部乳品品牌不外乎早期湖南的南山和澳優,江西的英雄和美廬,東部乳品品牌包括浙江的貝因美,上海的紐倍滋、聰兒壯、晨冠、花冠,東南部福建的名醫,廣東的雅士利、合生元。

“目前東北三省分佈着有50%乳品企業,大約有60~70家,內蒙古、山西、陝西一帶有40多家,剩下的20多家分佈在華北、華東、華南。”解觀勝說。

解觀勝認爲,由於品牌衆多,行業集中度不夠,加上近年來奶粉事件頻頻發生,奶粉行業整合勢在必行,可以說通過整合將有三部分奶粉企業將被淘汰出局。一種是無法通過QS和GMP認證的企業,由於生產車間達不到認證標準而退出市場,這類企業至少有幾十家。

據悉,今年1月份,國家食藥監總局頒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九條細則,增加驗證、清場等藥品管理規範程序,並要求企業嚴格執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與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GMP),實行覆蓋生產全過程的質量安全控制。這一新細則要求各地在2014年5月31日前全部完成。對暫不能達到細則要求、不能按時提出審查申請的企業,以及未通過換證審查和再審覈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可給予兩年的停產整改時間,保留原生產許可證編號。

第二部分被清出局的是“假洋鬼子”奶粉。由於進口奶粉實行備案制,中國政府派人員到國外的企業要求其提供擔保或資質證明,但國外這些專門爲中國乳品企業進行OEM的企業一般不會爲其提供備案,那麼未來這部分無法備案的奶粉品牌將從中國市場退出。

“假洋鬼子”奶粉就是一些國內貿易商看到國內消費市場的商機,從海外註冊一個品牌,然後再找海外當地奶粉生產企業代加工後,運回國內銷售。這些公司爲了賺快錢,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追溯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籤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5月1日起,未經註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

解觀勝表示,目前“假洋鬼子”奶粉在中國有300~500個左右,銷售量在幾十億元,賣得比較好的就有幾十到上百個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假洋鬼子”奶粉有德露滋、康維多、貝貝頌、澳優、合生元、施恩、百立樂、培芝、荷蘭朵、金奇仕、倍愛、愛迪生、邁高、新怡、紐貝滋、紐瑞滋、貝登、育英博士、新西蘭倍愛、蕊盛蕊、香港明一、諾多純美、伊卡蓓爾等。

解觀勝認爲,第三批被整合的對象是保留下來80多家企業中的一些存在多品牌現象的企業。由於這些企業很多是同一配方對應着多個品牌,並不符合國家食藥監總局“同一配方禁止生產不同品牌奶粉”的規定,這些品牌在今年3月底完成QS許可認證後的第二個階段被整改,存在類似現象的品牌將會淡出市場。

對於可能被清理出局的乳企,解觀勝認爲,他們的出路有三,一是能融到資,捨得在生產硬件和生產工藝上做調整,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讓自己活下來;二是投不了錢,可以賣掉,三是不賣也可以,但可以搞合作。比如聖元與育嬰博士的合作模式,其實就是後者爲前者做OEM。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