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降價購奶背後:奶粉進口激增奶荒變奶源過剩

本文已影響2.85W人 

一場乳企與奶農在鮮奶原料上的“討價還價”,將中國乳業產業模式的弊端暴露無遺。儘管蒙牛乳業在山東膠東地區降價收奶的事件以蒙牛讓步暫時終結,但其中所牽扯到的產業問題卻依然缺乏應對之策。

蒙牛降價購奶背後:奶粉進口激增奶荒變奶源過剩

一場乳企與奶農在鮮奶原料上的“討價還價”,將中國乳業產業模式的弊端暴露無遺。儘管蒙牛乳業在山東膠東地區降價收奶的事件以蒙牛讓步暫時終結,但其中所牽扯到的產業問題卻依然缺乏應對之策。

乳業從業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價格問題受市場規律的影響,但是中國的產業模式不健全,上下游之間不能達成利益協同,而是零和博弈,因此擁有強勢話語權的企業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奶農的利益就會受損——這種扭曲的供需關係是諸多問題的根源,奶荒或者過剩皆由此而起。

 降價收購非個例

“原奶價格有較強的波動性,2014年以來,國內、國際奶價均有較大降幅,我公司收奶價格亦會據此進行調整。”蒙牛乳業內部人士於9月24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公司與萊西個別奶站在收奶價格上的爭議已妥善解決,雙方已繼續合作。”

時間要推至7月底,蒙牛乳業泰安有限公司(下稱“泰安蒙牛”)負責人在青島即墨市向各養殖場宣佈,自8月1日起,青島、煙臺和威海等地的牛奶收購價格從7月份的4.5元/公斤降至3.5元/公斤。

對此,泰安蒙牛方面給出的降價理由是,受國外進口原料粉價格大幅下降影響,企業減少了對國內奶源的需求;其次,國內消費市場疲軟,導致企業成品消費需求不旺;加之奶量供大於求,企業滿負荷運轉。

雖然理由充分,但是卻忽略了供方因素。據奶農介紹,當地鮮牛奶的成本價在3.7元/公斤左右,蒙牛給出的3.5元/公斤的收購價,連成本都無法收回,所以聯合起來向蒙牛方面提出抗議。

據瞭解,當地奶農於2012年2月1日與蒙牛乳業簽訂《生鮮乳購銷合同》,有效期至2015年1月31日。2014年5月29日,雙方又重新簽訂了一份五年期的《生鮮乳購銷合同》。而兩份合同最爲顯著的區別在於,新合同取消了2.8元/公斤的最低保護價,並在“隨行就市”定價的基礎上補充了“根據供給關係”條件。

依照上述協議,蒙牛根據“市場供求關係”做出降價決定,並未違反合同規定。但是,奶農認爲,當時雀巢在當地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的鮮牛奶收購價格爲3.9~4.05元/公斤,伊利爲4.2~4.3元/公斤,光明爲4.1~4.2元/公斤,蒙牛爲3.5元/公斤明顯違背合同中的“隨行就市”約定。

幾經博弈之後,蒙牛方面做出讓步,自9月16日起,收購價格在3.5元/公斤的基礎上上調0.4元/公斤,雙方繼續購銷合作。事件看似已經平息,但是,據記者瞭解,近期蒙牛已經交付了8月份的奶款,單價在3.4~3.5元/公斤,而奶農仍希望向蒙牛方面追討8月份的供奶損失。

另據蒙牛在山東的奶農透露,蒙牛在山東中西部地區的收奶價格也下降約0.4元/公斤。還有一位爲另一品牌供奶的奶農告訴記者,他們雖然沒有降低收奶價格,卻在收奶檢測上提高了標準,以未達標爲由拒絕收奶,將生產出來的鮮奶低價賣給大包粉公司。

而濟南、泰安、東營等地的奶農反映,一些乳企對日產1噸左右的奶站已經拒收。

利益博弈的雙輸局面

在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董事長雷永軍看來,不論是乳企還是奶農,在價格方面的據理力爭都沒有錯。但博弈的結果無法導向雙方共贏,根本原因在於國內不健全的產業模式。

中北藍海FMCG品牌營銷策劃機構首席運營官王子恆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國內生鮮乳的價格及需求都受制於國際大包粉的價格。2013年,恆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發生後,國際大包粉的進口量一度下滑嚴重,國內企業只能以國內大包粉和生鮮乳來填補原料虧空,還引發了“奶荒”。

2014年大包粉恢復供應後,價格持續走低,從年初的40000元/噸已經降到了8月份的24000元/噸,這就會促使企業大量採購進口大包粉,而捨棄國產大包粉並減少生鮮乳的採購。王子恆指出:“企業都是以盈利爲目的的,進口大包粉在品質和價格上都佔據優勢,是企業首選,而且爲了減少成本,但凡可以以大包粉取代生鮮乳的原料成分,都會用前者替代,所以,今年生鮮乳的需求量是下滑的。”

許多企業對這種價格波動考慮不足,在進口奶粉價格一路上行,年初回落到40000元/噸時,很多乳企預盼價格即將反彈,所以大量採購進口粉,沒想到價格卻一路下探,導致很多乳企庫存積壓。據乳業從業人士透露,已經有奶粉進口商因此出現鉅額虧損。

“蒙牛、伊利等大型企業,在收奶的過程中,肯定是優先收購規模較大、品質更有保障的牧場的原奶,在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纔會考慮規模較小的散戶。”王子恆表示這就導致在需求被滿足的情況下,企業必然地會向散戶壓價。

因此,上述業內人士指出,蒙牛事件應該是一個普遍現象,大型乳企都面臨着同樣的問題。“這應該是當前國內乳業格局的一個縮影,蒙牛與奶農的價格之爭,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

在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看來,這再次揭示了國內乳製品行業由來已久的問題,即整個產業鏈條中下游乳製品企業佔據優勢地位,而上游養殖戶利益無法保障,同時這也是國內生鮮乳價格上下波動嚴重和供應不足等諸多問題的根源。

“牧場和工廠的分體模式,勢必會產生這些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王子恆告訴記者,牧場一般都存在投資多、回報週期長、風險大的問題,所以往往比較依附下游生產企業。“國外大多是牧場和工廠互相參股,這樣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即使一方虧損,還可以另一方來反哺,這是比較成功的模式,而國內仍是雙方對立,很難實現共同盈利。”

 出路何在?

而此次事件以蒙牛提價0.4元/公斤收尾,看似奶農在價格爭奪上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從長期的產業發展角度來看,其前景堪憂。

從2013年開始,各項“乳業新政”不斷出臺,“自建、自控奶源”屢被提及,並且成爲能否獲得國家政策支持的條件之一。在此背景下,各乳企業紛紛兼併或是興建牧場,以求對奶源有所把控。

以蒙牛爲例,其主要原奶供應商現代牧業去年下半年在山東商河縣投資興建萬頭奶牛養殖場,而該公司80%~90%的原奶都協議供應蒙牛,屆時新牧場投產後,將在更大程度上滿足蒙牛生鮮乳的需求,那麼蒙牛對散戶生鮮乳的需求也就會進一步降低。“到那時,或許不再僅僅是降價收奶的問題,而是停止與散戶合作的問題了。”王子恆指出。

包括馬雲20億投資伊利牧場、恆大成立恆大牧業等,也都證實了乳企巨頭對規模化養殖和大型牧場的需求。“這些資本的進入有助於國內奶源向集約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有利於規範乳業產業鏈,”王子恆認爲,“乳企要有自建、自控奶源,形成上下游的利益共同體,纔不會出現牧場和工廠互博的現象。”

但是,對散戶來講則有可能被徹底“淘汰出局”,“要麼大,要麼死。”王子恆認爲,農戶的出路只有兩條,一個是以片區重組起來,形成規模中等的合作社,實現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和經營,來加強與企業合作中的話語權,要麼就退出市場競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