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出國鍍金” “洋品牌”或只銷中國

本文已影響2.3W人 

“這年頭,誰還敢給寶寶喝國產奶粉!”這是不是也是你的想法呢?你是不是也在想方設法購買洋奶粉呢?面對衆多年輕父母這樣的想法,不少假洋奶粉乘世而出。因此廣大媽媽們在選奶粉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國產奶粉“出國鍍金” “洋品牌”或只銷中國

“這年頭,誰還敢給寶寶喝國產奶粉!”這是某位“新晉”媽媽針對記者關於選購奶粉的提問時,所做出的斬釘截鐵的回答。雖然這種看法有失偏頗,但根據各種調查的結果,持這種看法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於是,一邊是大量便宜的國產奶粉無人問津,一邊是大量經濟水平尚可的消費者使盡渾身解數,通過各種途徑購買洋品牌奶粉。

在這些洋品牌中,除了傳統的美贊臣、雅培、惠氏和多美滋等奶粉界的“老兵”,還有一些異軍突起的牌子,看起來像是由洋名字音譯過來的,然而正如一個網絡的段子所言“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同樣的,頂着一個洋名字不一定真的是外國牌子,也有可能是“假洋鬼子”。

“洋品牌”可能只銷往中國

乳業專家介紹,目前通過正規渠道流通的嬰兒奶粉通常有三種:國內企業使用國內奶源在國內加工灌裝生產;國內企業使用國外奶源在國內加工灌裝生產;外國企業使用國外奶源,在國內加工灌裝生產。在專家眼裏,其實第二種和第三種都可以稱得上是“洋奶粉”,然而消費者眼中的“洋奶粉”更多指的是最後一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實目前還有一種消費者頗爲認可的“洋奶粉”,就是通過朋友親戚從境外帶回或以網絡代購的方式從國外帶回一些原本並不針對中國銷售的國外品牌奶粉。對於這種徹頭徹尾的“洋奶粉”究竟有沒有害處,目前說法不一。有的專家認爲,這種奶粉並不針對中國人的體質和食譜設計,因而可能有些微量元素要麼不足,要麼過多,對嬰幼兒的身體並無好處;而有的營養學專家則認爲,歐美髮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總體上比我國嚴格,只要奶源以及加工灌裝生產流程符合安全標準,纔是最重要的。

一位不願具名的外貿行業從業者透露,有一些洋奶粉的奶粉生產公司是國內企業在國外開的“空殼公司”,然後對外號稱品牌授權或中外合作,國內的企業“代其在國內加工灌裝和銷售”,通過這樣的方式把自己包裝成國外品牌,其實整個生產銷售鏈條都是“自己人”。

 國產奶粉“出國鍍金”

一業內人士坦言,通常國外註冊的公司只是擺設,從生產設備到銷售人員一概沒有,從原料採購到生產銷售其實都是在國內完成,從本質上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國貨”。

然而,光在國外註冊公司還不算完,還得給品牌取個通常讀起來拗口的洋名,以便與國產的牌子相區別。另外,現在高速發展的傳播業也給“假洋奶粉”的包裝提供了方便之門,頻繁的廣告轟炸與品牌傳播,很容易使得大衆對該品牌產生一種身份上的錯覺。最後,爲了“做戲做全套”,生產企業還會把在國內生產的奶粉採取 “出國後再回來”的方式,拿到海關報關單。

如果將這些奶粉出口到國外,然後再運回國內,所需的運費加上報關所需要的費用在每罐40元以內,然而經過如此包裝後的“原裝進口奶粉”卻可以賣到300元以上。換句話說每罐奶粉出國後比出國前多獲得至少60元的利潤。

國產奶粉銷售萎縮

針對這種“假洋牌”現象,乳業研究員宋亮曾經撰文指出,這種中資企業披“洋外衣”實屬無奈之舉。在2008年三聚氰胺造成巨大的傷害後,在之後的幾年,頻繁發生的“三聚氰胺死灰復燃”“皮革奶”“激素奶粉”等質量事件再次加深消費者對國產乳品的歧視和偏見,在一、二線城市中,國產品牌急劇萎縮,苦苦維持,卻難以翻身。

有業內專家則認爲,有些假洋牌奶粉,可能涉及虛假宣傳甚至欺騙消費者,而且其奶源地與生產加工場所比較可疑,搞不清究竟奶源是來自何方,生產加工過程中遵循的是哪套標準,因此還是存在着食品安全的隱患。

如何鑑別乳品“假洋鬼子”

專家介紹,通常來說,這種假洋牌奶粉的官方網站很多隻有中文版,而且做得比較粗糙,而真正的國際性品牌,比如美贊臣、雅培這類,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銷售,因此,其網站就有多個國家語言的版本。尤其是原產地是非英語國家的,如荷蘭、法國和瑞士等國的奶粉,必然其官方主頁會有這些國家語言的版本,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很有可能是“假洋鬼子”。另外,原產地來自美國的話,因爲美國所銷售的奶粉都需要經過FDA的認證,如果沒有這個認證,那證明這個奶粉肯定沒有在美國銷售。通過以上方式,大致能對洋品牌做出一定程度的鑑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