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朋友圈拉黑,還有藥可救嗎?

本文已影響2.17K人 

最近時常有家長抱怨,微信朋友圈被孩子拉黑,家長們義憤填膺,一邊爲自己的付出憤憤不平,一邊責怪孩子是沒良心的“白眼狼”。當問家長們做了什麼,被孩子拉黑時,卻茫然不已。

“沒做什麼啊?就是評論,評論他的朋友圈,經常點個贊”小齊的媽媽眼圈紅紅的說。

可小齊就不這樣認爲,“他們都有病,總是沒完沒了的。”這是小齊的感受,也是很多將父母拉入黑名單孩子的感受。

被孩子朋友圈拉黑,還有藥可救嗎?

現在的大人上班,孩子上學,回家相處的時間十分有限,很多父母都是看了孩子的微博、微信才知道他的日常和情緒。突然被孩子拉黑,那意思誇大一些跟“斷絕母子關係”都有的一拼。做父母當然氣急敗壞,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

被孩子拉黑怎麼辦?還有藥可以救嗎?當然,只要我們父母弄清自己的“病因”,對症下藥,自然會被孩子重新放回朋友圈。

病症一:家長的“粘人病”

家長粘人嗎?

“我爸媽會出現在出現在我發的每一條朋友圈中,無論發什麼,什麼時候發,他們總會回覆、點贊,感覺自已一點空間都沒有,到處都充斥着他們的影子”,小齊悻悻地說。“並且他們的回覆經常與我發的內容一點關係都沒有,上來會問飯吃了嗎?作業寫完了嗎?之類的話,讓人難以忍受”。

我們很多父母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管理子女的時候太想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了,有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父母在“最關心子女的哪些方面”中,“日常學習”“習慣養成”“健康安全”排在前三位,因爲我們父母時時刻刻都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是這就造成了我們父母與子女的之間的話題永遠就是那麼幾個,父母追着想說,子女躲着想逃。

藥方:來點空間,自然不粘

其實,我們父母會發現,孩子所發的朋友圈很簡單,無非是曬曬吃喝,炫耀景色,今天的心情如何,吐槽一下生活,而我們父母主要是把哪些東西太當回事了,一有風吹草動,就緊張的要命。

被孩子朋友圈拉黑,還有藥可救嗎? 第2張

我們可以統計一下,孩子所發的朋友圈,99%都跟我們家長沒有關係,非要上趕着在孩子那裏刷一個存在感,自作多了,情就多餘了。我們家長關心孩子這是人之常情,孩子也都能理解,但是每條都回就太過密切了,孩子的發的朋友圈,如果跟我們有關,回覆一下沒有問題,與我們沒關係的,看看也就可以了。

病症二:“家長範”同樣是病

“這是朋友圈,不是父母圈,發什麼都是這不對,那不好的”,上高中的雯雯說:“我要是單獨出去玩,曬曬美食,老媽就會在評論中說,“又在亂花錢,又在吃垃圾食品,這孩子一點都不讓人省心”;有時我在朋友圈抱怨老師、同學,老媽也會念叨好幾天,說什麼“這麼大的人不懂事,不知道體諒別人”。

雯雯說,平常父母就喜歡管教她。現在住校了,離的遠了,他們依舊通過各種途徑“指導”她的一言一行,有了微信後更是變本加厲,讓她煩不勝煩,“看來只有拉黑他們,我才能在網上留下一點私人空間”

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登伯格將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的空間分爲三類,“朋友圈”就是第三類空間,用來滿足人們對社交、創意、娛樂需求,在這個空間裏,人們的關係是自由平等的,沒有職場的上下等級意識,也沒有家庭裏各種角色的束縛,可以把真正的自我釋放出來。但父母秉承着管理者的角色,從第一空間,管理到了第二空間,第三空間,讓子女產生了失去自由的恐慌。

藥方:彎腰俯身,我們做朋友

父母與孩子能做朋友嗎?相信我們很多父母都能夠自信滿滿的說可以,但是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父母總是把腰板挺的直直的,然後俯視着孩子,用不可置疑的語氣說,我要跟你做朋友。難道孩子答應了,就是朋友了嗎?顯然不是。

其實我們家長要做的很簡單,第一,“彎腰”,放下我們的自尊,想想我們平時怎樣對待身邊的朋友的,就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我們孩子,沒有責備、不是要求,更多的是建議。第二,“俯身”,不要讓我們顯得那麼高高在上,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保持彼此的視線的平行,我們對孩子的態度自然發生變化。不用強調,我們和孩子自然會成爲朋友。

被孩子朋友圈拉黑,還有藥可救嗎? 第3張

孩子將父母拉入黑名單,無外乎是因爲覺得我們管的太多,自己的隱私被侵犯,孩子怕我們擔心,這幾個因素。化解溝通困難的處境,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也就是沒有必要事必躬親。對於孩子而言,從哪裏摔倒就會從哪裏站起來,這是一種成長的歷練,也是人生積累經驗的有效方式,放手一些,他們成長才會快一些。

我們常說:“強扭的瓜不甜,強摘得花不香”,孩子不是攥在手裏器物,過分的監視是對愛的傷害,給孩子一些成長和發展的自由,當我們不再有“病”時,孩子纔會更健康。拉不拉黑,在於家長,而不是孩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