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缺失症離你有多遠?小心別讓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本文已影響4.18K人 

自然缺失症離你有多遠?過去的小朋友玩的是泥巴、樹葉。石頭,而現在的小朋友的玩具基本成了電子產品,過去的小朋友還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現在的小朋友面對的是高樓大廈,家長要小心別讓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不要讓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已經成爲城市兒童普遍患有的一種"病",具體表現就是兒童與自然的疏離,他們對數碼產品的知識瞭解越來越多,而和自然的接觸卻越來越少。動畫片、數碼電子產品以及網絡的發展,對知識灌輸額過分強調,讓兒童與自然的疏離日趨嚴重.應試教育主導下和受計算機、互聯網的影響,兒童與自然的疏離甚或隔絕。家長應該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擁有“電子病”呢?如何更好的讓孩子發現大自然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如何讓孩子在親近自然的同時受到教育和知識的啓發?

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NDD)是個新詞兒,由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在2005年《叢林中的最後一個孩子》一書中提出來的一種現象,即現代城市兒童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孩子們處在高科技的包圍中,遠離大自然,他們被電視、電腦、網絡遊戲、智能手機等吸引,更喜歡室內玩樂,有些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反而會手足無措,感到無聊,喪失了與自然親近的本能。從而導致了一系列行爲和心理上的問題。

“自然缺失症”的不良影響自然缺失症已經成爲城市兒童普遍患有的一種“病”,具體表現就是兒童與自然的關係斷裂,這導致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症狀,包括兒童肥胖、注意力不集中、抑鬱、創造力下降等。

自然缺失症離你有多遠?小心別讓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產生原因

1.父母出於工作因素,自己不再經常到戶外活動。而更是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很少讓孩子獨立外出體驗大自然。這是造成自然缺失症的首要原因。

2. 在社區和城市中“可接觸的”自然景觀的缺失。這是政府和教育者的職責。很多公園和保護區都限制人們進入,或者是豎着“請不要踐踏自然植被”的告示牌。環保主義者和教育工作者建議孩子們“只能觀察大自然,但不要亂採亂折”,進一步地阻隔了兒童和自然的聯繫。儘管人們這樣做是爲了保護環境,但最終對於人和環境關係的作用並不一定是積極的。真正的體驗自然應該是將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將人作爲自然的旁觀者。

3. 越來越多“留在室內”的原因。隨着電視機、電腦、遊戲機和手機的迅速普及, 兒童有越來越多的原因留在室內——美國兒童平均每週(除睡眠外)在室內度過的時間爲44小時。

主要後果

1. 兒童對於自然界缺乏起碼的尊重。兒童不再理解食物的來源,不再認識家鄉的動植物,不再對家鄉的地理感興趣。兒童對自然體驗的理解對社會是有着深遠的影響的,不僅僅是對未來的一代健康體質的影響,最終將對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有巨大的影響。自然缺失症也有可能導致新的一代人的平均壽命較他們的父輩下降。

2.憂鬱症和注意力缺乏症有上升趨勢。當孩子不再接觸自然,很多問題都會出現,比如壓力過大,憂鬱和無法集中注意力。而每週在自然界中度過靜謐、放鬆的時光對緩解這些症狀大有好處。

3. 在學校中,壓力過大和注意力缺乏症會造成兒童各科學業水平的下降,以及創造力的下降(由於在自然中玩耍爲主動的發現,而玩電子產品或看電視爲被動的接受)。

4.兒童肥胖症也成爲了一個顯著的社會問題。目前大約有9百萬的年齡6至19歲的兒童有肥胖症。學校中大多使用在操場上鍛鍊的形式對付兒童肥胖,最佳、最有效的鍛鍊方式是在自然界中呈放鬆狀態的活動(而不是有計劃的、有領導的、強調競爭意識的體育活動)。

擺脫方法——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活動一:賞鳥活動

帶着孩子到賞鳥區來一趟鳥之旅,聽聽解說員分辨不同鳥的特徵,認識鳥的習性。除了到野地賞鳥之外,也可以到鳥店、動物園的鳥園區,認識不同的鳥類,和孩子討論飼養與放生的意義。

活動二:傾聽觀賞大自然

讓孩子聆聽、欣賞大自然就是一種美,所以父母可以帶孩子到野外,讓他閉上眼睛,專心聽聽風聲、雨聲或是蟲鳴,並鼓勵他尋找聲音的來源。另外,也可以帶着他用雙眼觀察自然,看看雲的變化,帶他上山體驗第一次看雪的經驗,或是看看花開花謝,聽聽孩子說說他看到的自然。

活動三:種植花草、養養動物

除了觀賞接觸自然之外,也要讓孩子懂得照顧自然。雖然身處都市叢林中,不過還是可以和孩子在陽臺上種植一些簡單的植物,例如栽種一些瓜果蔬菜,並記錄瓜果蔬菜的生長情況。還可以與孩子一起飼養寵物,如果空間允許,貓狗等很受歡迎,否則養小烏龜或小魚,可以讓孩子有個寄託。讓孩子學習自己照顧植物,體會生命成長的可貴。

活動四:看大自然相關的書籍或是影片

基本認識自然之外,也需要多瞭解自然知識,因此親子可以一起閱讀相關書籍,電視上專屬的自然性節目也很受歡迎,全家一起討論,會讓自然之旅變得生動又有意義。同時,也要教導孩子如何分類動植物,比較相似或者相異的動植物,讓他們進一步有認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